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创造性教育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应积极赋予学生创造的自信,提供自由的教学氛围,平等待生并讲求创造性示范的教学艺术。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实施创造性教育,主要从制订活动计划、分析教学观摩以及模拟教学等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
韩国职教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韩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非常普及,它为韩国创造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保障。通过分析与评价韩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意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在宏观教育制度上予以改革外,还应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和课程改革作为支持系统,特别是教师的课程运作的自主性是其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教师的课程运作是指教师参与课程决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行为。教师的课程运作包括多个层  相似文献   

4.
品读     
《江苏教育》2012,(12):2
人们在期待着教育能够创造经济奇迹,教育能够使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唯独忽略了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幸福与成就。教育部课程与教材中心原主任朱慕菊语。技能、专业知识、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和未来意识的创造型人才的心理教育,是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课外创造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领域的一种综合性全方位教育。其中,课内创造教育应成为主战场。笔者认为,我国应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专门的创造教育课程,该课程(1)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2)注意传授关于创造的知识;(3)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4)进行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培养;(5)进行创造技法教育。  相似文献   

6.
创造教育旨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核心素质即创造力主要由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三大因素构成.传统教育的课程管理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要革新课程管理策略.以适应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具体策略包括:树立创造教育的学生观,创造教育的课程开发策略、创造教育的教师策略、刨造教育的教学策略、刨造教育的课程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2,(Z2):50-51
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研究始于1980年。从"五小"科技活动、"和田十二技法"、创造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到逐渐形成学校创造教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坚定的实践改革之路。进入21世纪,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更关注创造教育发展的深层问题,对创造教育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并建立了创造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的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认为高等会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认为高等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应为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分析了当前高等会计教育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应注重孩子创造性的培养,而创造教育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先进的理念构建幼儿创造教育课程框架,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创造性、多元性、全面平衡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建设与外国留学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教育经验或影响,它在外国留学生教育中起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希望通过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创造最佳的学校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的),全面提高我国的留学生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