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阿都 《职业圈》2008,(2):81-82
文章结合高校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特点,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和志愿服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着眼,在分析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与高校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关系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其对对高校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和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高校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特点,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和志愿服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着眼,在分析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与高校奥运志愿服务工作关系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其对对高校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和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30日,温州公布首批文化志愿服务"双十佳"奖励名单,温州市与瑞安市两支"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和瑞安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林海靖等名列志愿服务队与志愿者榜首。他们多年来活跃基层,无偿奉献,洒播着文化春雨,提高浙南的文化发展指数和人民幸福感,获得城乡百姓一片喝彩声!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对外援助与合作交流并重的基本框架,在对外传播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对外援助为主要内容,塑造积极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合作交流为发展趋势,创新对外传播手段,开辟了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以青年群体为实施主体,拓展民间交往空间,提供了青年外交的新平台;以志愿精神为组织愿景,顺应国际社会理念,消弭了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以个体实践为具体形式,赋予传播情感向度,实现了影响力的深度扩散。未来,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应从统筹规划、项目设计、人员能力、组织动员等方面不断提升,进一步发挥其在对外传播中的延展效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志愿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也日渐彰显。本文基于延边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通过对延边大学学生志愿者服务组织及其活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趋势,继续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笔者访问香港中央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香港科技馆、香港义工管理局等四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管理机构的访问交流报告。通过访问交流,了解香港地区对志愿工作的政策态度、招募及岗位设置、培训及激励模式、日常管理和统筹调度机制,分析了香港和重庆两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志愿管理存在的差异,总结出香港地区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希望能为重庆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志愿者管理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洋 《职业圈》2014,(1):90-91
日前,一支由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志愿者团队与北京梅赛德斯一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志愿团队、经销商志愿者、车主志愿者、NGO组织、社会公众代表共同组成的150余人的梅赛德斯一奔驰“星愿使者”队伍,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学系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志愿服务的政策经历了早期"摸索"发展、自发到自觉探索、依附到独立发展和体系化建设阶段,其变迁历程反映出文化志愿服务在社会中的功能性日益增强,若要进一步推进其制度化、常态化、社会化、体系化发展,离不开国家层面挖掘多元有效的文化志愿服务政策要素、创建全民共建的文化志愿服务政策环境和建立体系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辉 《职业圈》2007,(3X):107-108
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学系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同志愿服务精神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如儒学强调“仁者爱人”、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由此可见依托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切实可行的。为达到理想化的传统文化传承效果,要求高校将志愿服务的侧重点放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上,借助志愿服务活动的契机,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文章首先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平台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其次基于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培育的现状,从5个方面深入探究高校依托志愿服务平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因此,可通过完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健全经费保障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扩大志愿服务活动主体的范围、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民情收集处理机制等措施,助推新时代志愿服务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田影 《职业圈》2014,(24):113-113
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与国家电网公司始终提倡的“四个服务”、“奉献社会”等理念是相一致的。电网企业通过开展社会志愿活动,在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将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其中,既会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又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坚定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自信并探索其建构策略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指基于对本土志愿文化的内涵、特征、意义和价值的客观认知而稳定持有的肯定、乐观和饱含信心的积极心态,它主要体现为走本土化志愿服务道路的战略定力、中西志愿文化比较的自身底气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从容耐力。建构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自信要着眼于既有的文化资源和实践基础,深化中国特色志愿文化理论研究和教育宣传,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志愿文化国际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5.
《职业圈》2014,(31):116-117
成都龙泉驿诗书画教师志愿者协会会长、诗书画教师志愿着协会关工委主任周俊明今年75岁,右臂截肢也有48年了。就是这样—位既老且残的人,用他坚强的毅力追逐着美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体系的构建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这种本质特征体现在美学思想上便是“美善合一”的理念。通过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提升其审美素养、健全人格培育的层次,来改善、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力量是高校美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文在儒家美育思想的视域下探析当代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路径,通过儒家美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启示,阐述如何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发挥美育作用,以及在儒家美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情感需要和人格发展的需要,力求把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育融入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实质中去。  相似文献   

17.
高凯  薛峰 《文化学刊》2011,(2):33-37
当前大学生群体受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影响,在个人生活目标上存在迷茫、消极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影响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目标现状,研究新形势、新变化对大学生生活目标的影响,从法律政策、激励机制、舆论导向、就业服务、应激教育等多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仁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思想,均与情商五大能力自知、自制、自励、知人、待人等息息相关。同时论文探索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结合情商培育,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研究,传承与发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志愿者组织应该发挥协调优势,从自身的能力、特点出发,以满足平安和谐示范矿区的需求点作为切入点,本着“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思想,加强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一方面要紧密围绕企业生产发展的中心任务,强化志愿的服务职能,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在企业机制和市场机制之外的空白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紧密围绕建设平安和谐示范矿区的战略目标选择、设计活动载体,确保志愿服务既要有量,又要保质;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有声势,更要有实效,从而达到服务平安和谐示范矿区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陈海林 《文化学刊》2016,(4):156-158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现代社会主义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高校档案在农业高校校园文化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帮助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诚信素质、敬业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