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年前.我经历了一次糟透了的签名售书活动.这让我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义。那次活动没有多少人参加,这是让任何一位作者都害怕且尴尬的事情。更糟糕的是,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忘记完美》的首次公开活动之一。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推介.但只来了两个人。我觉得他们只是刚好来了书店。但他们为我感到遗憾.所以一人买了一本。  相似文献   

2.
光明和黑暗     
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那些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早就来了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来了无数个对不起我当然按照数量来判断但我并不坚持他们就是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引起了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妨碍了光明【解读】这首诗选用了一系列在语义和情感上相互对立的词语 ,诗歌的意义就在语词构成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悖反中生发出来。“黑暗”和“光明”是贯穿本诗始终的一组相反相成的词语 ,反复出现 ,作为人生世相的阴影及其对立物的喻称 ,是本诗题旨关键所在。诗歌前三节还反复使用了另外几组对立性词语。第一节中分别对应于“光…  相似文献   

3.
开学初,某中学一位校长同我说,他们想请一些名人来校为新来的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讲演讲演,但苦于没有什么关系,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能不能为他们请几个来。我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校长说:当然要有名气的,而且是越大越好,比如著名科学家、著名作家、著名艺术家或者著名企业家等。我虽然因为爱好写作而熟悉一些文人,但我以为都未曾至于著名。因此,只好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后来他们有没有请到,我也不得而知。对这件事,我当时没有多想,觉得经常请人来校讲演,这是好事,也是开放性教育的一种体现,有利  相似文献   

4.
顶尖好手     
我知道他们四个人会来。是我衷心的恳求将他们带到这儿来。我知道在这个复杂的队伍中,每个人动机不同,但无论如何,他们来了。  相似文献   

5.
ABCDEFGH情况介绍一次,我去学校调研,听了这节随堂课。此课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解决问题”中的“怎么多了2个人”。课下我与教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教学片断及思考一、创设情境师:三年级三班参加数学活动小组的有10人,参加美术活动小组的有9人,参加上述活动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生1:一共有19个人。生2:当然一共有19个人喽。……师: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都错了。其实他们是17个人,并不是19个人。为什么不是19个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研究的是重叠问题,这是我事…  相似文献   

6.
孔慧 《家长》2011,(10):10-12
现在上初二的我,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越来越感觉学校就是我的"地狱"。同学们都嘲笑我开口闭口"娘娘腔",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越在意,他们叫得越凶。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流泪,不敢招惹他们,担心他们会更加欺负我。最让我难堪的是那节体育课,体育老师要求六人一组,自由组合进行比赛。一组组的男生组合成功了,但没有人愿意和我一组,  相似文献   

7.
有幸跟导师游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看到这样惊人的一幕,数百人在进行一场赛跑,从大到小,从高到矮,他们都拼了命般在往前冲。我以为这是一场趣味活动,但还没调侃两句,便遭到松岛先生的驳斥,他告诉我,这是早稻田学校每年最重大的活动,没有丝毫趣味性,它是一项纯粹的竞赛。  相似文献   

8.
我一直相信,那些迷恋音乐的少年们,内心总有着无法诉说的心事,所以他们只能低头迷恋起爱和美,靠音乐来麻醉和抒情,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醒来。当他们清醒的那一天,他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早已无法远离这一切了。我想,我也是这一类人。我总是习惯性地带上耳机,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一个属于我的世界。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最贵的雨伞     
人在利益之外,还有别的真诚的东西。黄昏的时候,开始下雨。街上的行人很快就寥寥无几了,于是我想关了小杂货店回家,忽然有一男一女飞奔进来,像一对落汤鸡。他们不是买东西来的,而是来躲雨的,我不忍生硬地赶走他们,就顺手拿张报纸来看。这一男一女无疑是情侣了,但给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又值隆冬时节,泰星人竟再次奇迹般地出现在了地球上,这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据说,他们此次来的目的是要挑选一位地球人去进行太空旅行。他们恰恰选中了我。一阵简单的寒暄之后,我随他们钻进了一个形状类似甲壳虫的飞行器里。一位叫大卫的泰星人告诉我,他将是我遨游太空的  相似文献   

11.
从事教学工作两年,我发现班级中总有几个学生不易被人注意,对什么都是很漠然的样子。各项活动不积极参加,但又不会给老师惹麻烦;学习成绩一般,但还不会拖班级的后腿。这部分学生似乎没有值得批评和表扬的地方。面对这些孩子我曾经很困惑,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他们。但我们班级里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让我知道了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就能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把握住表扬时机,转变他们。  相似文献   

12.
国内有个朋友让我帮他找一些资料。我问:"你什么时候要?"他说:"这两天吧。"因为跟他很熟,于是我接着问:"两天是多久?"他说:"一个星期。"中国人说话喜欢用虚数,这对于我周围的德国人来说,就会给弄糊涂了。对他们来说,两天就是两天,怎么可能变成一个星期呢?"我马上办。"这句话对中国人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分钟、一小时,但也有可能意味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这要说给德国人听,他们该睡不着觉了,非琢磨出个所以然来不可。为了提高效率,德国人基本上什么都要量  相似文献   

13.
以往我一直埋怨学生的作文内容贫乏、枯燥干瘪、言之无物。在指导写作时我强调文章要写得生动具体;在批改作文时我也指出写文章要多想,内容要充实。但始终不能解决问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反复学习《实践论》,逐渐地懂得了人的认识来之于实践,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这样一个道理。我想儿童写作文是反映他们的思想认识,他们只有对事物有了认识才能有所反映。可是我过去忽视了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认识事物,提高思想;而是单纯考虑如何把书本中的思想内容、词语章法塞到儿童的作文中去。比如要儿童写《我的家乡——仪征》一篇作文,不引导  相似文献   

14.
开学初,某中学一位校长同我说,他们想请一些名人来校为新来的和即将毕业的学生讲演讲演,但苦于没有什么关系,问我有没有这方面的熟人,能不能为他们请几个来.我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来.校长说:当然要有名气的,而且是越大越好,比如著名科学家、著名作家、著名艺术家或者著名企业家等.我虽然因为爱好写作而熟悉一些文人,但我以为都未曾至于著名.因此,只好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后来他们有没有请到,我也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双边活动,可我刚接这个毕业班时,问题提出来,学生中知而不言者,思而不答者,无话可说者,若无其事者皆有。面对现实,对症下药,不久就打破了这局面。我的做法是: 一、沟通感情,让学生乐于发言“人逢知己嫌话少。”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铺垫。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活动:下棋、打球,渐渐地同学们不怕跟我说话;帮他们克服困难,生活上为他们分忧,学习上为他们解难,慢慢地同学们和我亲热了,想跟我说话;和他们友好交谈,谈课外阅读书籍,谈自己的爱好,同学们视我为朋友,乐意跟我说话。加上课上清楚的讲解,耐心的指导,风趣的语言,现在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回答问题自然、大方。  相似文献   

16.
踏歌而行     
我是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老师,我欣赏孩子们的朴实和自然,但也看到了他们课余活动的无趣。说俏皮话、打打闹闹、动画片似乎成了他们全部的生活。为此,我心痛不已。难道这就是孩子们全部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17.
一个好爱好     
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徐市。它以葡萄而著名。夏天,这会有很多紫的绿的葡萄,非常好吃,我们都喜欢葡萄。现在,在我的家乡流行一种新的爱好。那就是跳舞。你会问:“是哪种舞?”我来告诉你,是广场舞。在大广场有一个大音响。很多人在那里站好队,然后他们开始随着音乐跳舞。因为既简单又有趣,所以各种人都来这跳舞,有男人、女人和孩子。就连我的妈妈和奶奶也都很喜欢跳舞。他们每天晚上都去跳舞。有些人跳舞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减肥。我认为这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爱好,因为跳舞,他们会很高兴,广场舞真是一项好活动。 I …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师道》2006,(4):11-11
50年前的4月18日,科学巨匠、物理“至尊”爱因斯坦溘然长逝。50年后的这一天,科学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追思这位伟人: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一个建筑物接一个建筑物亮灯光,使光环绕地球旅行一周。这项活动就是“物理照亮世界”光接力活动。渴望民族复兴的中国,自然成为这次活动的重要参与国。据报道,中国有10万人参加这次活动,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学生。据说这是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我在想,就算爱因斯坦的纪念活动挑起了年轻人对物理学的兴趣,这种兴趣又能走多远?我甚至在想,假如…  相似文献   

19.
Happ Together     
我型我SHOW两届十人的阵势,从采访明星以来还是第一次,几乎出动了娱乐部所有的人来应对。一抬头,君君在旁边搞笑,过道上是薛之谦在唱歌,那厢刘维又跳起了舞,还有因为迷了路,而急忙打电话来的张杰……,这所有的一切,仿佛就像是一场圣诞节的家庭聚会。虽然拍照真的很累,但却真的很幸福,因为知道此刻的他们是快乐,因为知道这将是一场快乐的相聚。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