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初中几何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课程。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从诸多方面去探求问题、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学有所获。如果缺乏“眼光”和胆识,仅限于某章节、某单元的知识点,甚至单方面的技能和经验,力图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尝试“一题多解”和“多题一法”。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用“特殊法”解平面几何题。一、代数法有些题目,貌似“几何”而实则通过代数途径去解决。有的题目通过转换,运用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的…  相似文献   

2.
求证某些结论比较复杂的几何题,若能根据题目要求实行“凑”的策略,常能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相似文献   

3.
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握题目的多与少,衡量题目的难与易,扬弃题型的新与旧,是每位教师的首要问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一方面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境界。 笔者经过探索与尝试,觉得通过设计再生题,是可以避免题海战的。具体作法是;每讲评一道典型例题,便立即当堂“下水”,示范改造,以演化为相应的再生题。即通过一题多思、多问、多变,让“旧题”、“陈题”在“旧瓶装新酒”或“新瓶装旧酒”中萌发新意,让学生一题多得,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与解答是我们的一个老栏目,拥有不少读者。但是,随着“数学问题解决”,“数学模型化”及“数学思维方法”的深入研究,题目的类型和样式应该有所改变。本栏目自1995年起将问题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将推出模型题,应用题,思辨题等等,以区别目前采用的题目(即第二组题目),欢迎读者赐稿,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文字题又叫文字式题,它是用文字直接说明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的题目.文字题由数学术语、数字和问题三部分组成.怎样教学文字题?我是这样做的.一、批划法.通过批划帮助学生正确读题,理解题意.例如,42与36的和除以43减去37的差,商是多少?可以边阅读,边在题目下面或中间批划各种符号大(用“||”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开;用“—”标明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标明题目所要求的问题;用“·”标出数学语言中的关键字词)如:  相似文献   

6.
刘丽华 《教师》2012,(30):88-88
数学解题训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解题训练中典型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发散性、创造性,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阐述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眉眼盈盈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之感,能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正是这个含义。如何使文章的题目吸引人呢?下面的一些方法,同学们不妨一试。一、妙用修辞妙用修辞会使文章的题目含蓄、耐读。拟题时,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如面对“诚信”这样的话题,同学们可运用修辞手法,拟出这样的题目:“诚信如水”(比喻)、“诚信出走”(拟人)。如面对“人在初三”这样的话题,同学们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拟出这样的题目:“初三,想说爱你不容易”(拟人)、“初三如茶”(比…  相似文献   

8.
答卷顺序以按卷面排列次序,先易后难逐题解答,会一题答一题,对把握不大的题目画上记号待查。遇到不会做(或难度较大)的题先跳过去.免得被“拦路虎”缠得太久,待完成一个轮次之后再回过头来解答跳过去的问题。试题的逐一解决,使考生的信心随之增强,越做越顺手,有时第一遍不会做的题,第二遍再做时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错题也是教育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高考临近,各地“模考”便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与教育教改同步、推陈出新,提高命题质量成为命题的最重要目标,确实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叫绝的“好题”。但“问题题目”也难免出现,有的还犯了科学性错误的大忌!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评讲时往往是告诉学生“题目出错了”草草了事,而这些错题又常会“错误水平”很高,不容易看出错因。这时教师若能帮助剖析出错因,则“错题”的意义将会比“好题”还大,“错题”就成了一个绝好的反面教材!下面就探讨今年较大规模“模考”中的一道题目(其他资料也出现了类似的错题)。  相似文献   

10.
胡宗龙 《中学生阅读》2005,(4):23-24,22
在政治备考过程中,很多老师非常注重考试后的试题评讲,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如果仅仅是就题论题,缺乏一般性总结和提升,对学生而言,好像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临到一个新的题目,仍然不知从何下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构政治学科的解题思维模型,把握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有一类复数题,没有给出复数的具体形式,也就是说没有给出其实部和虚部,往往是以抽象的复数z给出。这类题目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入手。在此介绍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配积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已知条件配成乘积的形式,再应用复数有关的知识(比如模、共轭复数的有关性质)将问题给予解决。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许多习题,是解决其它问题的基础,利用这些习题所揭示的性质可以迅速找到其它一些问题解决的途径。我们把这样的习题称之为“题筋”,在数学命题中,可以利用“题筋”,将其条件或结论加以发散,从而得到新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对考生来讲,似曾相识,但又与原题不同,这有利于由一题迁移解决多题,有利于开拓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现举一例,来介绍这种命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文摘     
(1)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就是目的明确。一方面,要针对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2)阶梯性原则。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按照教材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梯次安排,由套用题到综合题,由基本题到技巧题,逐步提高。 (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指的是题目的类型多样,解答的方法多样,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练习、运用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启发性原则。在设计课堂练习中,应配制一些结论可以推广的题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具有数字内在美感的  相似文献   

15.
常言说:“题好文一半”,拟题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来说,要拟好题必先审好题,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要求和作文题目的限制内容,然后从切合题意的出发点拟写标题。怎样拟出既合题意,又有创新,且能使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呢?我以为要掌握变化的技法。一、化宽为窄有的命题者故意从宽泛的角度出题,乍一看大而无当,同学们感到“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这时,才思敏捷的学生就可以采用化宽为窄的方法,将宽泛之题化为有一定范围之题。例如题目是《理想》,审题时,只要在原题前面加上“我的”、“妈妈的”、“老师的”,变成“我…  相似文献   

16.
课本中每节后面设置的练习题 ,基本上都是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 ,学生完成时 ,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势 :本节的题目用本节内容解决。因而思考方法单一 ,做起来也轻松自如。在章节复习或总复习时 ,很多教师对这种“小题”都不屑一顾 ,认为太简单了。其实 ,这些练习题中的许多题目 ,如能认真挖掘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这些“小题”进行“大做” ,不仅可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 ,而且可为学生创造很多创新的机会 ,同时可免去一些寻找新题之苦。例如 ,在复习课上 ,我曾对新教材第 1 1 7页练习中2 (2 ) :“在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17.
解数学题时,如果直接解原题难以入手,不妨先考察它的某些简单特例,通过解答特例,最终达到解决原题的目的.这种思想方法,称为“特殊值法”.特殊值法的逻辑依据是:对于一般性成立的结论,特殊值必然成立,而当特殊值成立时一般性的结果未必成立.虽然“特殊情形”只是“一般  相似文献   

18.
解题是数学的心脏。本文想就解题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解多写、多解一写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关于一题多解 用多种方法寻求一个题目的解答,老师们都是很重视的。“一题十解”、“一题九证”之声不绝于耳,似乎在暗中比赛,看谁能创“解(证)法多”之最。  相似文献   

19.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是文题的眼睛,也称“题眼”。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文题入手,抓住题眼推断课文要写的主要内容,再扣题分析课文,捕捉中心,是中高年级常用的释题方法之一。此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仅以常见的课题类型试谈几点看法。一、题目是主谓结构的,题眼多是谓语或谓语部分。《晏子使楚》题眼是谓语部分“使楚”,课文着重写晏子为什么出使到楚国,并通过晏子“使楚”的经过和结果来突出晏子的智慧和勇敢。《将相  相似文献   

20.
所谓审题,就是审察辨析作文题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准确无误”上提几条实在的方法:第一,立即抓住“题眼”。例如《神圣的爱》这道题目,“眼睛”就是“爱’宇。写作时,从开头到结尾,都要让字词句篇洋溢着爱的热浪。“题眼”的表现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keywords)”,也就是信息蕴含量最大、最丰富的词语。而该词语所蕴含的信息,有的是题目本身提供了暗示的,有的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加上去的。我们知道,一般性文题是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一个词。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中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