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其明  管晓蓉 《辅导员》2009,(21):57-58
一天,老师把小比切叫到讲台前,要求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切是个勤奋的孩子,背诵一篇课文时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比切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可才背了个开头,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不”。比切停顿了几秒,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可几秒后,又被老师一连几声的“不”打断了。比切慌神了,他变得结结巴巴,背诵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2.
滨州市实验小学开展语文教改实验以来,我的孩子所在的班级有幸成为实验班。自从参与了这项实验,孩子发生了许多变化。  首先,孩子能背诵大量诗文,积累了丰厚的语言文化财富。一天,孩子让我给他检查背诵,我一看背诵内容大吃一惊,孩子背的是臧克家的《有的人》,而且背得很熟。他所背的内容出自学校自编的小册子《诗文精选》第一册。这本书选编了 40篇精美诗文,孩子每学期背一册。我从来没见过孩子在家里背诗文,一打听才知道他都是在学校早读时背熟的。没有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轻轻松松背熟了大量诗文,作为家长在为孩子进步…  相似文献   

3.
我有个同事,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连一首完整的歌也学不会。每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唱唱跳跳,自己的孩子象个哑巴,他心里就不愉快,于是经常训斥孩子,骂他是“黄鱼脑袋”,越骂孩子越自卑,甚至连最简单的儿歌也忘得一干二净。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私拿了一只苹果,邻居的孩子告诉了他的爸爸,做爸爸的不进行正面教育,把孩子劈劈拍拍地打了一顿。第二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把邻居的孩子也打了一顿。这事让他爸爸知道了,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相似文献   

4.
宁波读者周薇来信问:“我觉得孩子的记忆力不是很好,他刚刚学过的内容,经常记不住,在背诵文章时,我教他读了好几遍,他只记住了前面的一段内容,后面的结结巴巴,还是记不住。我非常恼火,经常为此责骂他,这不但无效,反而搞得一家人不欢而散。看上去孩子挺聪明的,怎么背诵起来就那么吃力呢?真不知孩子到底哪方面有问题。请教一下,  相似文献   

5.
一次背诵     
刻板不是什么褒义词,用它来形容我的背诵真是再贴切不过,不信你们看:令人头大的英语背诵又出现在了备忘录上,有了这只"拦路虎",今晚的作息表又要被打乱了。我像往常一样,把背诵留到最后,等写完作业已是八点半,我不得不抽出英语书背诵起来。先读一遍,再读一遍,直到我能合上书背个两三句。我如法炮制,继续往后背,可我刚背了下一句,上一句就忘记了,我不相信还有人比我忘性更大。都说雁过留痕,可我却根本记不得是否有雁来过,不一会儿便忘得精光。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农民,他养了10头猪。一天,这个农民要他的儿子约翰去数数看有多少头猪。孩子很快就回来了。父亲问:“你点清楚猪的数目了吗?它们都在那儿吗?”约翰答道:  相似文献   

7.
古诗朗朗上口,文质兼美。小学生多背诵一些古诗不但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情趣。《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规定小学生要背诵古诗80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背诵方法,积极探索背诵古诗的新方法。1.想像成画,边想边背。如背诵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图画:古代有一个好奇的孩子,他正在抬头仰望夜空。夜空中有一轮圆月,孩子叫不出月亮的名字,就叫它大玉盘。看月亮的孩子又怀疑那是仙人用的镜子,飞落在天空中。又如苏轼的《春江晓景图》,可以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喜欢读小说的学生告诉我,读课外书,没有外在压力,没有人规定他分段,没有人要求他背诵,更没有人要求他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所以他感觉自己的心是不受束缚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文本,甚至只是读过就忘。  相似文献   

9.
朱芳 《高中生》2015,(10):44
亨利·沃德·比彻还是小男孩时,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要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背诵。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不"字。比彻停顿了几秒,心想,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并无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他慌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起  相似文献   

10.
王家臣 《考试周刊》2012,(75):39-39
背诵,曾是我国旧时私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许多人对背诵颇有微词,但在现实教学中明显可以感到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力、思维力,更可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因此,让背诵回归语文课堂很有必要。然而,让“人”始终在场,是背诵的理想追求。一、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课文教师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才更会有心地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这样学生的愿望、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才会在教师的心中。如果总是以成人的目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一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就会被否定,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教师对学生更多的应该是平视。只有真正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才能够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何落实背诵任务呢?如下是背诵教学的片断,从中可以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电视剧、电影很容易让人记住,而书中的知识却总是记少忘多?因为电视剧、电影是由一个或多个故事组成的,故事具有趣味性。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是不喜欢背诵的,对背诵内容的准确性也缺乏信心。对此,笔者对如何用故事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与实践。一、让一句话故事点燃识字兴趣许多家长经常感叹孩子识字困难,的确生字如同散落的珍珠,在每一册语文书里都有200来个。其中不乏一些难  相似文献   

12.
狼爸最近跃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争议:他的4个孩子中,3名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在他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他打孩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对于狼爸的棍棒教育,其中不乏大赞其道的人。大众的舆论总是忽左忽右,刚刚把西方教育理念炒得热火朝天,转瞬又把棍棒教育吹上了天。不错,在这位狼爸的棍棒下,他的3个儿女上了北大,但凭这一点就能说明这种教育模式是成功的吗?这位狼爸说:我还用过一周时间的捆绑式方法教育一名孩子,同时逼着背诵古代的礼法书籍。最严厉一次是捆在我家阳台8小时,我给  相似文献   

13.
一位叫李洪彬的五年级小学生曾在北大电教中心,当众表演了正、倒背《老子》81章全文。据他的父亲称,孩子前几年对古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逐篇背诵《老子》等经典古文,现在还开始背诵起了《新概念英语》课文。李洪彬本人告诉现场的观众,"我背诵时就好  相似文献   

14.
从古到今,背诵一直被我们中国人视为学习的良方。但有些同学一听说要背书就脑袋发胀,有时直读得口干舌燥才勉强背下来,可到课堂上或考试等关键时刻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比起理科更需要背诵与记忆。对英语初学来说,有了背诵的习惯,就有了开口的基础,也可以自然地学会单词、句型或成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5.
每天课前5分钟,我都请学生背诵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快步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都在等待着背诵,想展示自己,于是我开始指名背诵。前几位学生背得很熟,但最后叫了一位学生背诵时,他断断续续背了几句,却始终背不完,我看着他,同学们看着他,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当我正准备开口训斥他时,他忽然抬起头,小声地说::“老师,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保证第二节课能背熟。”当时,我半信半疑地叫他坐下了。第二节课,上课一开始,还没等我开口,他就主动站了起来,高兴地说:“老师,我现在背给你听。”说着,一口气背完了这首诗,而且背得很有感…  相似文献   

16.
喜欢读小说的学生告诉我,读课外书,没有外在压力,没有人规定他分段,没有人要求他背诵,更没有人要求他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所以他感觉自己的心是不受束缚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自已的方式来理解文本,甚至只是读过就忘.  相似文献   

17.
俞群 《家庭教育》2006,(4X):34-35
有一个孩子,我负责管教过他几个星期,这个孩子不仅已经养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而且还惯于指挥别人照他的心意去做。从头一天起,他为了试验我对他是不是依顺,半夜就起床了。当我睡得很熟的时候,他跳下床,穿上睡衣就来叫我。我起床,点燃蜡烛;他要我做的事情就这一点:过了一刻钟,他就瞌睡起来,很满意地去睡了。  相似文献   

18.
王亚 《幼儿教育》2000,(11):26-27
什么时候摸孩子的头,根据经验,我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问候幼儿来园时,对我说“老师早”,我就轻轻摸一摸孩子的头,表示应答。这会给孩子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因为孩子会感到老师很喜欢他,家长看了也会放心地离去。离园时,用同样的方法互道再见。2.表扬每当孩子有进步或表现出色时,除了言语表扬,我也不忘摸摸  相似文献   

19.
时光如流,不觉间儿子已成为一名初中生。回顾一下孩子的成长历程,我这个作母亲的心中感到欣慰,孩子没有辜负我的教育。从孩子懂事起,我就注意培养他,教他说活、数数,等到上小学时,已经背诵不少诗歌,运算简便的加减法了,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0.
一天放学,我刚到家门口,就听见妈妈喊:"不要吃!"爸爸不解地问:"我吃个苹果怎么了?""这是留给孩子吃的,孩子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吃一个苹果。今天忘了买,这是咱家最后一个苹果,留给孩子吃吧!""行!"爸爸痛快地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