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10年来,人类在太空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太空中的杂物日益增多。这些杂物包括:已停止工作(已失效)的人造卫星,火箭运载器的末节,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分离时脱落的部件,助推器部件,运载火箭或人造卫星的碎片(卫星或火箭可能因偶然原因而炸毁,也可能按照事先安排的计划而被炸毁)等等。所有这些杂物在近地轨道上累积起来,形成所谓的太空技术垃圾。目前,越来越多的这种垃圾已经对宇航员构成现实的危险,特别是当宇航员走出飞行器在开放的太空中工作时,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前,废弃的卫星、剥落的隔热瓦、燃料舱的残片、宇航员们的排泄物……据估计,有近5500吨人类制造的太空垃圾正环绕地球旋转.……  相似文献   

3.
载人航天飞船在茫茫太空飞行过程中,宇航员为完成某项科学试验,或者为排除飞船因遭“太空垃圾”撞击而发生的外部故障,或者为修理其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等,需要离开飞船到舱外进行太空作业。那么,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行走”的呢? 宇航员在太空的所谓“行走”,实际上是用安全索紧紧地与飞船联接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人语     
岁末的欢歌
  女儿一直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宇航员,直到我们看了科幻电影《地心引力》之后,她打算放弃这个念头,尽管我一再强调这是科幻电影,但是我们心里都明白,既然我们周围堆满垃圾,城市周边到处是垃圾,陆地被垃圾覆盖,海洋被垃圾填塞,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的确确可能在太空垃圾中漂浮。这事实在日常生活中被集体忽视--在光鲜亮丽与阴暗肮脏中,人类自然地趋利避害了。然而我们仅仅在这部电影中稍微正视了一眼,就感觉垃圾之恐怖令人窒息。  相似文献   

5.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3):27-28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是句老生常谈的话了,就在人类逐渐走向太空深处实现自己的探索之梦时,也给太空带去了它一定不想要的东西——太空垃圾。与国际空间站、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一同围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太空垃圾开始受到航天部门的注意,它们实在已经开始威胁太空探索的安全问题。而欧洲航天局对太空垃圾处理的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据欧洲航天局近日的报道,最近取得新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利用厌氧细菌来"吃掉"宇航员在太空路途中产生的废物。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太空飞行中,失重状态使得大多的宇航员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在持续4~6个月的飞行中,宇航员体内骨头的密度每个月会降低1.6%。如果按照这个速率降低下去,科学家估计,在两年半的火星旅行中,宇航员骨头的密度将降低一半,那将是可怕的骨质疏松症。宇航员对太空中骨质的变松是没有感觉的,但一旦回到地面,健康状况就面临着明显的挑战。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最新研究表明,轻度的振动可以保证宇航员在长期太空旅行中的身体健康,这个研究结果也有民用价值,它可以用来帮助治疗那些骨质疏松证的患者。这种振动要求强度低…  相似文献   

7.
我是宇航员     
《中国科技信息》2013,(22):27-27
《图灵新知:我是宇航员》作者若田光一是日本著名的JAXA宇航员.他采用问答的方式,讲述了宇航员的训练以及在宇宙中的生活。如怎样驾驶载人航天器,宇航员在太空中如何吃饭、洗澡、上厕所,在太空里可以养宠物吗,等等。  相似文献   

8.
太空环境保护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被人类送入空间轨道的太空飞行器已经超过4500个,由此产生的废物一直在地球外空间运转。这些被称为“太空垃圾”的废物将长期污染外层空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公布一份报告说,有些太空垃圾可以在空...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在太空连续生活340天后不久前重返地球,他迄今累计在太空生活了522天,成为在太空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而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波利则保持着在太空连续逗留的最长时间纪录——438天。长期在太空生活对人体会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宇航局是个热爱创新的航天科研机构。最近,它通过电子邮件给国际宇航员发了金属扳手的设计图,根据这张图,宇航员利用3D打印机,在太空里造出了第一个太空3D扳手。尽管此前,美国宇航局已经在太空中演示了3D打印功能,但这次是第一次打出实用的物体,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打印。未来,宇航员将可以利用3D打印机轻  相似文献   

11.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声称,身体放血和服用维生素丸将对宇航员太空之旅十分有益。科学家最新研究称,宇航员身体放血可有效降低太空环境下基因突变人类在太空中将面临着各种疾病,从较低引力下产生的成骨不全,至宇宙辐射引发的癌症,生活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为了预防这种疾病,经常服用维生素增强骨骼强度。但是当旅行至火星或者某颗小行星,宇宙射  相似文献   

12.
太空生活ABC     
众所周知,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环境和地球上是不同的,那宇航员在太空究竟怎样生活呢?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就把活动的半径从地球延伸到了太空,各种各样的人造机器被送上了太空,太空中人类“到此一游”的见证越来越多。它们显示了人类科学的辉煌,人类智慧的伟大。然而,随着人造机器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太空,环境污染的阴影也开始在太空扩展。垃圾使卫星化为乌有1983年6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其第二次飞行途中出现了一件怪事。在它进入太空后的第三天早晨,机组人员在舱外前窗玻璃上看到有一个豌豆般大小的孔。太空飞船的窗用玻璃特别坚固,宇航员当时以为只有空间小砾石才能撞出这样的小洞。返航后,美宇航局对此…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08,(1):39
美国航天局(NASA)目前最雄心勃勃的人类登上天体的航天飞行计划也不过是登上月球。宇航员、航天爱好者和麻木的公众渴望更戏剧化、更冒险、更新奇的太空探索行程。例如将宇航员以每秒15英里(约24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速穿越太空,送往一块遥远的岩石上。  相似文献   

15.
太空生活     
众所周知,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环境和地球上是不同的,那宇航员在太空究竟怎样生活呢?  相似文献   

16.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17):11-12
正太空什么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在密闭的太空舱内,在舱外活动时又会被太空服所包裹,所以很难闻到太空的味道。不过,曾经在太空走过一遭的宇航员都表示,太空有着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是他们刚刚执行完舱外作业,返回太空仓,摘下头盔之后所闻到的。这种附着在宇航服、头盔、手套和工具上的太空气味有点像烤牛排时所发出的,此外还有一种金属的味道。昆虫可助预测暴雨日本气象专家们借助一种新方法,以地面附近被上升气流卷入的昆虫为标识物,捕捉肉眼无法看见的空气流动,从而分析上升气流形成积雨云并引发局部暴雨的前兆。  相似文献   

17.
正星空神秘未知,登陆距离地球300多千米的太空并在那里生活,或许是我们普通人所憧憬、幻想的。除了失重会给宇航员的日常生活带来种种困扰与不便,其他的我们似乎了解的并不多。其实,在太空生活,挑战的不仅是宇航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宇航员的身体极限。太空生活究竟会给宇航员的身体带来哪些影响呢?一起去看看科学家的对比研究吧!  相似文献   

18.
在1年前,通常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的尿液都是简单地倾倒在太空环境中,一旦尿液落在真空舱上,它会很快冷冻形成微小晶体结构,作为太空残骸漂浮着。据称,宇航员们曾描述了观看尿液释放到太空中的情景,称这是太  相似文献   

19.
正可爱的波斯猫真够幸运,前段时间被伊朗政府选中为宇航员,被送往太空中。其实,幸运的不止它一个,在此之前,当许多人梦想着飞向太空的时候,不少动物就已经作为先驱者飞向了太空,为太空探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莱卡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旅行、火星定居等是我们"星辰大海"美好愿景中的一部分,但人类毕竟是肉眼凡胎,如何抵抗太空旅行或在其他星球上生活可能受到的伤害呢?最近,有科学家提出,或许可以将水熊虫的DNA与人类细胞相结合,利用其强大的生存能力,使宇航员更能抵抗太空飞行的有害影响。水熊虫究竟是"何方神圣"?其DNA真的能与人类细胞结合吗?对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表示:"将水熊虫的DNA与人类细胞相结合并不靠谱,还涉及伦理问题。目前,金属壳体和强磁场屏蔽技术是宇航员抵御长期太空辐射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