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李四光     
去年十一月间,李四光研究会在黄州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不少是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我校借此机会,邀请了报告文学作家黄钢教授来校作了《学习李四光》的长篇报告。他的讲话,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本文发表前,征求黄钢教授的意见,他欣然同意。他在讲话记录稿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增删整理工作。政治处的周晖同志,不断与黄钢教授书信联系,并作了记录稿的整理工作与修改稿的誊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学习李四光》分为三部分,即“李四光是怎样一个科学家”、“李四光是怎样看待西方的”、“我们怎样学习继承李四光”。本期先刊登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黄钢:手持摄影机的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化是黄钢报告文学的典型特征。这首先是黄钢的艺术修养决定的,其次是黄钢的艺术追求所至,还与黄钢的电影思维习惯有关。其意义表现在:增强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感,丰富了报告文学的艺术因素,扩大了报告文学的容量,开创了报告文学的电影流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电影视角透析了著名报告文学家黄钢的创作,认为电影化,是黄钢报告文学的艺术特性。全篇分为三部分:黄钢报告文学电影化特征化源于其“电影情结”;黄钢报告文学电影化特征的表征观照与分析;黄钢报告文学电影化特征的艺术功能及其文体意义的揭示与简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告文学丛书》从去年年底起,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分三辑陆续出版。本丛书由黄钢、华山、理由为正付主编,并由国内知名报告文学作家、教学人员、研究工作者组成编委员集体编选。华中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学院、江苏师院、西北大学及武汉师院的中文系参加了  相似文献   

5.
尹均生教授是国际报告文学学科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二十年间 ,尹均生的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经历了由拓荒到成熟 ,再到深化与拓展的几个阶段。尹均生将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带入学院 ,带进课堂 ,将其纳入历史、新闻与文学的视野 ,纳入世界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黄钢教授来信:“前次收到82年一期学报与清样。这一期学报可供学习材料很丰富。收到后很高兴——相信它会对我有很大帮助!清样排得也好,错漏字很少。”(1983年7月7日)“贵刊明年拟公开发行,这是很好的发展;建议可以把贵刊数年来内部刊发过的好文章(只要是时效性不是太大的),似乎还可以再行刊用,例如对苏东坡研究有水平的论文等。“在1984年你刊发表过的《学习李四光》一文,‘湖北省李四光研究会’与‘中国地质力  相似文献   

7.
尹均生,1936年生,湖北均县(今丹江口市)人.1958年毕业于华中师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华中师大出版社总编.现任文学院教授、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报告文学及散文研究方向硕士导师暨现当代文学博士点指导教师、中国作协会员、闻一多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暨湖北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暨学术委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即湖北散文学会秘书长,湖北“三S”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出版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中国写作学会武汉中心副理  相似文献   

8.
新书消息     
本刊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尹均生最新学术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欧美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中国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报告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三大板块,50余万字。对一百年来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进行了经纬互补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教育》2014,(1):F0004-F0004
正王成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63和555项目主席,连续任两个国家"973"项目和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首席科学家。曾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等荣誉称号。2013  相似文献   

10.
尹均生教授近日出版《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国际报告文学史研究第一人的地位。这部著作的独创性在于采取解读作家、作品的"个案式"的研究方法,把"源起与发展"溶于个案叙事中,从而完成国际报告文学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6月24日下午,上海市高教学会、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会三家联合在上海师范大学会议中心举办"综合素质测评研究高峰论坛"。上海市高教学会会长张伟江、上海市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德广、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上海基础教育国际课程比较研究所所长唐盛昌、上海市打虎山路小学校长卞松泉、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系主任谈胜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叶银忠、上  相似文献   

12.
黄钢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升起的一颗记者新星。他早期的报告文学《雨—陈赓兵团是怎样作战的》受到毛主席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他写了大量报告文学,反映新中国的光辉业绩和新人物。他的报告文学具有登高瞵远的格局和壮丽俊逸的笔调,大气磅礴,激情昂扬,具有鲜明的政论色彩,是一位有独特风格的报告文学家。  相似文献   

13.
各位教授、各位学者、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十三大改革开放的方针,带来了理论学术界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一九八八年即将到来、万象更新之际,武汉召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发展态势探讨会”,并宣布“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龙年伊始,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北京举行“首届全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奖”颁奖大会,我刊学术委员会委员、《报告文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尹均生的专著《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荣获优秀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民、原中宣部副部长龚兴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等出席颁奖大会。  相似文献   

15.
由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南分会,对外友协湖北分会、华中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斯诺学术讨论会于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三日在武汉隆重举行。湖北省负责人陈丕显、李夫全:胡金魁等,斯诺夫人洛伊斯·惠勒和女壻彼得·恩特尔,华中师院负责人刘介愚、刘若曾、杨平等及师生两千多人出席了在该院礼堂举行的学术讨论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学术讨论会筹委会主任李夫全主持。《时代的报告》杂志社总顾问傅钟的书面致词由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第一副会长黄钢宣读。斯诺夫人在会上作了热情友好的讲话。华中师院副院长杨平和学生代表周艺平也在会上讲了话。少先队员向斯诺夫人及其亲属敬献了红领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联委员,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专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武汉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欲文、杂文学会顾向)(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研会副会长,华中师大副校长;教授)(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散文学会会长,湖北省杂文学会顾间).牧非毅.卓生问庆 秦林李曾王.橄平祖杨评委会主任. 愁野(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里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J 长、教授)湖北省徽文学会名誉会评级会翻主任: 尹均生(中国“三任s"研究会理事; 任;教授)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 邓片生禅二 …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2月30日,在一阵热烈的迎新鞭炮声中,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在武昌桂子山庄严宣告成立。成立大会由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邓宗琦教授致开幕词,由中文系副教授尹均生主持。邓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对来自北京、西安、厦门、青海、四川、河南等省市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专家表示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18.
龚举善教授研究报告文学的著作《走过世纪门》日前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谢冕教授和尹均生教授给予了很高评价。该著以文化人类学视角为观察点,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了20世纪中外报告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因与演进路线,对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及若干重要而敏感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到位的阐释,并就新世纪以报告文学为核心的纪实写作前景作出了令人信服的乐观展望,堪称报告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19.
单纯从字面来看,报告文学的含义似乎很简单,就是运用文学手法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事件或重要人物的形象的报道。从这个定义来看,报告文学应该是一种新闻文体,其中心概念是报道,主要价值就在于向读者提供新闻信息,只不过强调运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形象化的报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许多人都把报告文学看成是新闻体裁的一个种类。正如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黄钢所说:报告文学是一种“用文学形式所进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但是,在人们承认报告文学是一种新闻报道的同时往往又把它看成一种文学样式,看成是文学上的轻骑兵。如我国的第一篇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20.
尹均生教授对国际报告文学的研究作了开拓性贡献。在这个广阔的领城内,他路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开展埃德加.斯诺及其《红星照耀中国》的学术研究,写出几百万字的论文,出版了11种著作文集,瑶养出我国第一批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生,主办参加20多次斯诺研究学术会议,为中美人民友谊谱写新的篇章,为中美文化交流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