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引入量子空间的概念,指出它是以描述量子态的波函数为元素的N维Unitary空间,当N趋于无限时就过渡到Hilbert空间.接着论述了量子空间中波函数、力学量、运动方程和力学量平均值公式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表象变换的规律,指明表象变换属于么正变换.然后,进一步论述在么正变换下态矢,力学量算符的线性和厄米性,算符的对易关系,运动规律和力学量平均值等均保持不变,从而得到一切表象都是完全等价的结论.本文自始至终采用狄拉克(Dirac)符号,并反复利用狄拉克符号律,使得全部数学推理过程异常简洁,其物理含义也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2.
表象理论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该文深入分析和讨论表象变换的规律和特征,详述量子态和力学量算符在不同表象中的表示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幺正变换矩阵的特点,提出幺正变换公式的巧妙记忆方法。这些特征和规律将有助于理解、记忆和掌握量子态和力学量算符在不同表象间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对量子力学中算符的矩阵表示法及算符用矩阵表示时,变换矩阵的求法作了初步归纳。对几种常见算符的矩阵表示和表象变换作了详细讨论。 1、力学量算符的矩阵表示 将算符表示成矩阵形式一般教材上多给原理上的讨论,少有具体方法。总结两点如下: 算符用矩阵表示时,该矩阵一般是方阵,当算符处在包含其自身在内的表象中时,该矩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矩阵元的一般定义出发,通过讨论它在一些具体表象中的表示,进而从本源上弄清算符矩阵元,平均值及对角元是本征值诸公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典型例题的设计与解析,从而解决学生在学习力学量算符矩阵元求解中的困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习海森伯矩阵力学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简并态评论     
前言在量子力学中,表示系统状态的波函数(或状态函数,态函数)与某算符所对应的本征函数是两个基本的概念,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又有密切的联系:系统的波函数可以写成系统的某力学量算符所对应的本征函数的迭加,当对这个力学量进行测量时,波函数编缩为被测得的力学量的值所对应的本征函数。这时,系统的态就由这个本征函数表示。  相似文献   

6.
运用表象理论讨论了氢原子中的p电子轨道角动量算符及其本征矢分别在(^L)x,(^L)y,(L^)z表象的表示及力学量表象的相互转化,得到了简洁实用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7.
在原子物理教学中,要讲清量子力学初步这一章,需要介绍本征值方程、本征值、本征函数的概念,在这基础上介绍力学量如何用算符来表示,讲清算符和它所表示的力学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力学量算符和波函数的矩阵表示,在Sz表象中讨论了电子自旋算符及其波函数的构造,找出并证明了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9.
<正>在量子力学原理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切力学量在量子力学中都表现为作用于波函数的某种算符。由于所有力学量的数值是实数,而表示力学量的算符的本征值是这个力学量的可能值,因而表示力学量的算符,其本征值必须是实数,厄米算符就具有这个性质,所以力学量的算符都是厄米算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量子力学教学中自旋的一种新的引入方式。通过空间转动变换后粒子内秉空间波函数的转动不变性可以引入自旋算符,由作为矢量的自旋算符平均值的空间转动不变性可以进一步导出自旋算符间的对易关系。这样引入自旋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空间转动对称性与自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角动量升降算符与角动量分量算符的运算关系,计算了当角动量量子数为1时z表象中Jx和Jy的矩阵表示,并进一步给出从z表象到x表象和y表象的变换矩阵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可以推广到任意角动量耦合情况,对于量子力学学习与教学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已被证明的厄密算符(HermitianOperators)对应力学量(实力学量)的测不准关系进一步探讨,推导出了正则算符(NormalOperators)对应力学量(复数力学量)的测不准关系表达式,并阐明了关系式的物理含义。这一结果能将厄密算符对应实力学量作为特倒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力学量算符及其本征函数的讨论,给出测量偏差定义以物理意义,并指出算符对易不是两力学量同时有确定值的充分或必要条件,两算符是否有共同的本征函数才是对应力学量在测量中是否有确定值的条件:在共同的本征函数态中两力学量同时有确定值,偏差满足测不准关系。本文还给出两力学量是否有共同本征函数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同时指出一类不对易算符没有共同的本征函数。  相似文献   

14.
以De Broglie假设为基础的波动力学,其理论结构可用三句话概括,就是“状态用波函数表示”,“力学量用算符表示”,“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  相似文献   

15.
王渝华  黄天顺 《天中学刊》1998,13(2):71-72,105
在量子场论中,K-G方程描述自族为$的粒子的运动.为了讨论量子场的粒子住,可以将杨叩(r,t)的运动分奶为平面波,这样就可以引进产生、湮灭算符与粒子数算符,因之,场的总能量、总动量、总电荷等可观测的物理量就可以很容易地表示为产生、湮灭算符或粒子数算符的函数.在位子数表象中,总能量、总动量、总电荷等均是对角矩阵,因此就很容易地求得它们的本征值,置于场的位于住就很清楚地显示出来.但是,用这样的方法求角动量的本征值就很不方便,因为在位于数表象中,场的总角动量不是对角矩阵,求角动量的本征值的较好的方祛是将…  相似文献   

16.
王炳文 《中等数学》2006,(4):12-15,21
折叠、展开和拼接问题,一般是由已知状态(变换前的图形)和终点状态(变换后的图形)组成.而观察、比较前后两个状态,分析两个状态的差异,找出变换中的不变量和不变关系,往往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利用Dirac符号法和有序算符内的积分技术,建立初等量子力学教科书中一些常见表象(坐标表象,动量表象,粒子数表象和相干态表象)的外积可以表示成D1raC函数的形式。发现量子力学表象不仅其内积(即:正交性)与D1rac函数有密切关系,而且其完备性也密切联系着D{rac函数。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数理化》2010,(1):44-45
知识梳理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题,分析、理解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3)求解(如求最值等); (4)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波函数按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函数系展开是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要求表示力学量的算符线性、厄米性,且全连续。本文证明了异于零的全连续的线性厄米算符有正交的完全的本征函数系,并就正交函数系的封闭性、完全性及展开的唯一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浅谈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理实验中,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是经常遇到的,也是专门从事实验的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一般有以下两种处理方法:门)、由直接测量的平均值利用已知函数关系求得该物理量的值.(11)、由每个直接测量量代人函数关系求得每个物理量的值,再求该物理量的平均值.这两种处理方法是否等价的问题,有关文献已作了详细讨论,结论是:线性函数时是等价的;非线性函数时是不等价的.既然如此,那么非线性情况下,究竟该采用哪种处理方法呢?这个问题至今尚未定论.本文对此作一回答.为了方便,仅讨论一元函数的情形.设直接测量量为X,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