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阅读经历吴炜旻(以下简称"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您分别读了哪些类型的书?又是如何读的?和我们平时理解的"读书"有什么内涵或者形式上的不同?为什么很多教师抱怨书读了都记不住而您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困惑?陈日亮(以下简称"陈"):小学时无书可读,从不记得老师有过读书方面的指导,也不知道读书有多么重要。中学开始读些童话故事,更多的是反复读《水浒》和《说岳全传》,全然是凭兴趣,除了教语文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在做"读文答题"的时候,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错题、偏题比比皆是,失分现象很严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解答"读文答题"的正确率呢?短文后面常有一些问题,诸如: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中的某某说些什么?读了短文,你想到了哪些名言?阅读短文,补充文中空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学,又到了如何选择的时候。该选择哪些大学?面对着全国的2000多所高校,要想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院校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本次志愿指导的院校介绍,我们就从几个角度,给大家介绍几组大学,希望您能对它们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上学记     
又是春日开学时!唐代的诗人元稹有句诗这样写:"钟声欲绝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古时学童上学的情景:无论是宽街窄巷之间,还是乡村田埂之上,三五孩童背着书包,迎着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踏着晨露奔赴学堂……这画面一点都不陌生,我们的祖先、父辈、以及今天的我们,都是这样学习成长着。我们在校园中度过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然后走向那未知而又广阔的世界。然而,当我们谈到"上学"这个词的时候,它究竟是指什么?上学,它是学习知识、谋求前程的必要修行?是为了结识朋友,走向人群的必要准备?还是它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我们必须要上学?上学的时候,我们又都经历了些什么?走过哪些路?认识了哪些人?读了哪些书?有过哪些趣事?又生出了什么样的感悟?关于"上学",可说的故事说也说不尽,就让我们翻开这期的"上学记",读一读作家名人的上学故事吧。  相似文献   

5.
本刊编辑部向作者提的问题: 1、您的真实姓名、籍贯和出生年月。 2、您的生活和文学创作经历。 3、您发表过哪些作品? 4、您目前正在写什么作品?您有哪些创作计划? 5、您最喜欢读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  相似文献   

6.
阎永锋 《同学少年》2009,(11):20-23
[文题和要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伏尔泰说:"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你是怎样"读书"的?是怎样理解"读书"的?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哪些值得回忆的故事?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钟玲(以下简称"钟"):张老师,您好!我一直想问您一个问题,我们的工作站冠以"浙派"这个称谓,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浙派"这样的提法.那您认为我们"浙派"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我们又该如何保持特色又能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8.
记者:韩教授,您好!《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正式颁布,在进行修订解读的时候,您特别提到要"突出综合课程的独特价值"。请问,历史与社会有哪些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带孩子出门旅游,总有不少烦心事。在旅行之前,你可能就开始担心:该为孩子的旅行准备些什么呢?在旅行的时候,你可能又会面临许多问题:在漫长的坐车过程中,孩子晕车了怎么办?旅行途中,该给孩子吃些什么?又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下面我们就帮您一一解决旅途中常见的"麻烦事",让您开心出游。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结果公布后,不少读者来函要求对有关作者情况作一介绍。为此,本刊特致函有关作者,请他们就下列问题作一简略介绍: 1.您的真实姓名、籍贯和出生年月。 2.您的生活和文学创作经历。 3.您发表过哪些作品? 4.您目前正在写什么作品?您有哪些创作计划? 5.您最喜欢读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一聚焦关键词句,整体把握,领悟表达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生:写了大猫和小猫. 师:课文哪些段落写小猫?哪些段落写大猫? 生:第1~3自然段写大猫,第4自然段写小猫. 师:(打开课件)你再读这句话,看哪个字给我们带来了大猫的一些信息. (大屏幕呈现)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生:"更"字说明大猫也可爱,因为课文中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一个"更"字透露了作者心里想说的话,看来读书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在作者眼里大猫小猫都可爱,但它们又各有特点,小猫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对于写文章即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标准,小学生的习作同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为了解决"言之有物",课标强调要"乐于表达",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上则是从一个个话题"开路"。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章法,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小学生的基础呢?认真研读苏教版教材之后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从话题出发,却内隐了语用的训练,但是如何解读恰恰是广大一线老师面临的难题。把厚书读薄——由"二"而"一"的专项训练,落实材料古人说,可以把厚书读薄,对于我们的习作教材来讲同样适用。貌似篇篇不同的习作,有时实质上是同类的专项训练,这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识别,并且据此加以反复的训练,以夯实习作刚入门的学生的基础。比如,苏教版第六册习作5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您如何看待"教育局长"这个角色?乡镇党委书记做教育局长,有人说这是"外行领导内行",您如何看待这种议论?从乡镇党委书记到教育局长,这种角色转变对您来说有哪些挑战?邵建华:对于教育,我有两种最朴素的感受:一是如果学生毕业了,对学校的回忆是甜美的,有读书的美好,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雨中》,在培养学生语感敏锐性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该教师是这样揭示课题的:师:今天我们学习《雨中》(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与什么有关?生:与雨有关。师: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生:该写清楚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得怎样,在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我们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呢?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雨,雨下得怎样,事情与雨有什么关系。师:你看,读题时这么一想,不仅能对课文内容先猜一猜,而且能帮助我们初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这还不够,猜了以后,还要在阅读中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一回顾实际测量过程师:说到测量,如果要测量这支粉笔的长度,我们用什么测量工具比较好?生:直尺。师:如果我们要测这桌子的长、宽、高和体积,我们要用什么来测量?生:卷尺或者米尺。师:关于"实际测量"这一章,我们来复习一下。第一,要熟悉测量工具,我们使用了哪些测量工具;第二,步测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尽量减少步测的误差;第三,练习目测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样练习的?哪位同学来说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记者:您策划研究生学术研究入门这套书的目的是什么?葛兆光:其实我们关注教材、教科书已经很久了,我以前也写过关于历史教科书的文章。因为,教科书是争论很多的一个领域,日本、韩国、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都引起过较大的风波。我常讲:"一打著作的影响,比不上一本教科书。"因为我们很多的年轻学者,从大学以来,他的成长就和教科书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学术生涯和学术基础也许都是在教科书里发展起来的。包括我们学术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17.
王逸舟 《大学生》2013,(23):58-60
正最近几年我在写"中国外交三部曲"。第一本书是2011年出版的《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这本书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创造性介入"(creative involvement),它强调现在的中国已经同过去很不一样了。讲座开始前,有同学问我:"您读大学的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我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现在扮演的是全球的角色。"我读大学的时候,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处在边缘化的位置,我们看很多大国是仰视的。现在的中国俨然是一个全球的要角。  相似文献   

18.
《父母必读》2014,(6):14
最近几期《父母必读》杂志有哪些好文章您仍能记起?它曾带给您什么样的感受?您对杂志内容有什么样的期望与建议?请给我们写邮件吧,我们渴望得到您的回馈。E-mail:li_wei@bphg.com.cn来信请注明"回馈"字样  相似文献   

19.
一、读题质疑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2.谁来把这个故事的题目读一读?3.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如有哪些小动物,它们什么时候开始过冬的,用什么方式过冬,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相似文献   

20.
正翁和(以下简称"翁"):今年3月我们一中搞了一个读书节系列活动,回想当时学生们的风采,不禁感慨——阅读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这也触发我想与几位老师一起聊聊经典。陈老师,在您的阅读记忆中,有哪些作品是您的老师推荐给您的呢?当时是怎么看的?陈荔香(以下简称"陈"):按今天的话来说,我是一个"60后",早些时候没什么书可读,老师推荐的也是《红岩》《卓娅和苏拉的故事》《林海雪原》之类的。十来岁读《青春万岁》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