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瑜乐我心     
都市节拍每一秒都紧凑密集,不容松懈。现代都市女性更懂得在工作之余享受愉悦身心的节拍,让自己更健康美丽。今冬,NIKE为你量身打造全新瑜伽系列,让你「瑜」乐自我,更成为引人注目的「瑜」美人!  相似文献   

2.
「より」与「何より」都是日语中经常出现单词。「より」有两种词性:副词、格助词。「何より」是由「何」和「より」组成的短语。对于「何より」中的「より」的词性,一般认为是助词。有的甚至明确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格助词。那么「何より」中的「より」究竟是什么词性呢?此文作者综合了各家关于助词、格助词、副助词的说法,结合具体的例句,通过分析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是助词但并非格助词,并且经过进一步研究论证指出「何より」中的「より」其实是一个副助词。  相似文献   

3.
作为学习日语的外国人,由于对个别单词的用法理解不够到位,或是把该单词的用法画蛇添足,从而在具体应用当中出现了很多误用。「明日のうちに読み上げなければならない」中的「うちに」的误用就是典型的例子。「うちに」是"在一定的时间、数、量的范围之内。期间。"的意思。与「までに」、「中に」有相似的意义和用法,但是在表达将来时态的句子当中,「うちに」所接续的时间名词不能使用将来时态,而是应该选择现在时态。也就是说「明日のうちに読み上げなければならない」这个句子,就是由于没有理解「うちに」的特殊之处,从而产生的一种误用。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思」「忆」二字作何解?课后注释曰:「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忆,思念」。不难看出课文是将「思、忆」注作「想」。笔者认为「思、忆」当训为「愁」。「何所思」、「何所忆」即「有什么忧愁」或「愁的是什么」。诗的开篇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就透出了木兰愁苦忧思的端倪。这位热爱生活、勤劳纯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5.
段继绪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1):125-126,130
对于日语助动词「ル」形和「タ」形,经常用「ル」形表示现在的状态,「タ」形是表示过去状态。但是,即便使用「タ」形也不能排除事情到现在的可能性。文章将对用于表示发现和想起的「ル」形和「タ」形的意思和这种形式下用状态动词「アル」和断定助动词「ダ」的不同点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鉏耰棘矜     
课本注:「鉏,同「锄」。耰,古时的一种农具,似耙而无齿。棘,同「戟」。矜,戟柄。」这里仅对「棘」的解释提出异议。「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贾谊以「鉏耰棘矜」与「钩戟长铩」相比较,比较的结果是「非銛」  相似文献   

7.
「但」是连词,同「但是」一样,常与「虽然」、「尽管」相呼应,表示转折关系。和「但」具有同样语法意义的还有语气副词「却」。《现代汉语词典》说:「却:副词。表示转折.比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中的「被减数」、「被乘数」……「某数乘以几」、「某数除以几」……一些人认为它再简单不过了,没什么可解释的.学生也不求甚解,对它的含义也似懂非懂.时间一久,题目中的数哪个是被乘数,哪个是乘数……,就搞不清楚了.如果数学教师能运用古汉语知识讲授这些知识,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得多.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首先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编者推荐:首段用「这是我生活、学习的地方,更是我心灵的家园」,确立全文思路——用「学习」之「象」载「心灵」之「意」,其所升华之意同所叙之事十分契合。但是,「生活」二字可删除,行文所叙三事——「《归去来兮辞》」「《呐喊》」和「抚平那早已翻皱了的页脚」——都是「学习」方面的。此文材料可变格用于2006年高考安徽卷以「读」为话题的作文,其变格的措施是:删除第一自然段第一句,第二句改为「我读我的小屋——「兰石轩」……」;后面行文依据新的首句微调;三件事中所载之「意」,有更鲜明的指向;标题改为「心在兰石轩」。  相似文献   

11.
「と」、「ば」、「たち」、「なら」在日语中都表示条件,「と」、「ば」、「たち」都既可以表示假定条件,又可以表示确定条件,还可以表示恒常条件,虽然「と」、「ば」、「たち」在意义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可以替换使用,有些地方不能替换使用,而且即使能替换使用也会产生一些意义上的差别。「なら」的用法比较特殊,它表示纯粹的假设。另外它们还有一些独特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也有过去和非过去的时态对立。英语中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是用「V+ed」的形式来表达,日语则是用「た」形来表示过去时。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但日语中的「た」形并非单单表示过去,对日本语的「た」形时间点的理解我们应该理解为它可能是与现在有关联的那一瞬间的现在这一时间点,也可能是完全与现在分割开的过去这一时间点。  相似文献   

13.
张亚文 《考试周刊》2013,(31):67-68
「よく」是形容词「よい」的连用形,是常用副词。作者发现很多学生对「よく」的用法不能准确把握。本文通过一些例句进行分析,归纳「よく」的用法,并与近义词「たいてい」做比较分析,以期给日语初学者带来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积贮疏》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一句里的「以」字,课本注解为:「以,这里用法较特殊,大致属于助词性质,没有实在意义。」我以为这个「以」字应理解成连词,用法与「而」同。自《经传释词》提出「以」、「而」互训后,各家虚词专著多已援引认可。古文中「以」、「而」互文的例证并非鲜见,尤以骈文中为多。既然「而」可连结状语和中心词(谓语),如「顺风而呼」、「终日而思」、「时时而间进」  相似文献   

15.
▲音乐小节时值的计算单位叫「拍子」。▲在相同时间里,强弱有次序的重复叫「节拍」。▲在为平均律大型弦乐器调音时,除同度和八度外的各音程,在听觉上感到音量的周期性强弱叫「拍音」。  相似文献   

16.
田野 《考试周刊》2010,(35):110-111
日语中「を」和「から」是两个非常常用的助词。「を」按其用法和作用可以被归类为宾格助词和补格助词,「から」常被认为是补格助词。作为补格助词的「を」,与移动性自动词搭配使用,可以表示离开的场所。本文针对日语中出现的助词「を」和「から」在表示离开场所时的使用区别入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日语中「は」和「が」的表现方式和用法复杂,同时,汉语中又没有「は」和「が」的用法区别,这些都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理解使用日语造成困难.本文解析了野田尚史总结的关于「は」和「が」用法区别的五种原理,笔者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一种原理,并根据难易程度调整顺序,形成区别「は」和「が」用法的六种原理.通过这些原理来进一步解析「は」和「が」的用法及区别,旨在达到使日语学习者理解并准确运用「は」和「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16):79-80
日语中存在较多的表示递进追加的接续词,如「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等。虽然这些词都可以表示递进,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围绕「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四个词展开论述。首先分别介绍四个词的详细用法,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这四个词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19.
对于《史记》鸿门宴中的「斗卮酒」和「生彘肩」,历来解释不一。过去有人认为「斗」字是衍文。李笠说:「《汉书·樊哙传》。「与」下无「斗」字,「斗」盖衍文。上云「赐之卮酒」,下云「卮酒安足辞」,此非泛言可知。」(《史记订补》)也有人认为「生」字有问题。梁玉绳说:「生」字疑  相似文献   

20.
形式名词「こと」和「の」具有互换性,「こと」表示抽象的概念,「の」表示由五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的动作、状态等。此外,「の」不仅可以表示事,也可以表示人或物。因此,表示人或物时,不能使用「こと」。「こと」也存在一些惯用型,不能和「の」替换。代替连体名词的「の」也不能和「こと」替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