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素质教育新探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孙惠卿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对“应试教育”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应试教育”也有素质教育的因素,不能说“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没有好的素质。“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偏”,即偏重智育,轻视德育和体育...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鞍山师范学院冯颖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它显然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  相似文献   

3.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事业的一次飞跃。如果用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把素质教育重新纳入应试教育的框子,那它实际上就成为了一种“素质应试教育”。所谓“素质应试教育”,就是以各种方式把“素质”变成仅仅是一门考试的科目,要求它与其他各门课程一样,服从和服务于考试、升学、就业等外在目的。比如,有的学校和老师用“不过好素质考核这一关,就不能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就不能提高升学率”为理由,要求学生重视“素质教育”,并搞出许多“素质”的量化指标和形式来。而在一些学生那里,则走向了相反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存在着对举对立的联系,找准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估体系、教育环境和教育者素质要求六个方面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素质关怀”到“教育关怀”——论素质教育的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素质教育只是从单一素质目标的应试教育转向了全面素质目标的应试教育,素质关怀淹没了对教育自身的关怀。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教育”,素质关怀不能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应试教育的背景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功利教育,这种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生命的全面关照。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向在于从教育的外在指向转向教育自身,转向教育中真实而整体的人。素质关怀应转向教育关怀。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一种教育。具有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个性性以及创造性。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既对立又统一。在育人的指导思想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政府做出政策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素质与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素质与教育●孙喜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问题,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的内涵是什么呢?人们尚无统一的认识。教育理论界应对“素质”的内涵作出规定。否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就无从操作。本文试图从“先天素...  相似文献   

8.
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要求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依据、要求和原则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米仁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只有打破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旧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构建素质...  相似文献   

9.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陕西省镇安中学纪勇柳斌同志多次讲:“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把国家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了。然而,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淹没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叶倩 《职教论坛》2002,(24):31-31
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把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培养教育的学生。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实施科教兴国要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去一段时期,我…  相似文献   

11.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重提“素质教育”,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发生了重大改变,其内容之丰富,外延之扩展,意义之提升,已远非一个概念所能涵盖,而是成为了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思想。假若以前得出“素质教育”是为了针对“应试教育”,那么,今天的“素质教育”所指对的绝不仅仅为单一的“应试教育”,而是妨碍学生素质发展和提高的各种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素质”涵义的剖析,揭示了要想开展素质教育必须自上而下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定位 仔细考察有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比较研究,有以下问题值得商榷:(1)以为素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要实施素质教育便必须彻底否定“应试教育”;(2)以为素质教育下所要培养的人才素质就是“应试教育”中被忽略的那些品质,实施素质教育便是查漏补缺式的补充教育;(3)以为只要“应试教育”格局得以打破或消除,那么素质教育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那么素质都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觉得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艺术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是互相渗透,相互关联,综合起来构成人的总体素质。目前“应试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下,从学校到学生、家长都过分强调智育的发展,形成了素质培养极不平衡的严重局面。 国家教委提出,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把艺术教育作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把艺术教育摆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是个英明的举措,我…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亟待教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评说之十一○宁冠群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的确,教师是素质教...  相似文献   

16.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将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电大“注册视听生”试点工作必须把“素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一、“注册视听生”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它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现代教  相似文献   

17.
几种通行的“素质教育”观点1.“活动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教育活动。把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目的混为一谈,用教育目的取代了教育过程。2.“方法说”。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教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战线的当务之急。但是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阻力,其中教师素质成为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一、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素质教育”是由于以前的“应试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应试教育”以单纯传授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应试升学为唯一目标。这种教育模式对…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以前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提高人的素质,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就其内容来讲包括六个方面,即智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创造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品德素质教育、交往素质教育。素质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环境和学习形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品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使人的智力、心  相似文献   

20.
吸引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盛丽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重任。一个素质优良的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以自身的素质深深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