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广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节目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各频率的节目大都似曾相识,归根到底是栏目内容的同质化。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广播特色栏目,使之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品牌,进而在众多的广播栏目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将特色栏目品牌效应放大到频率发展中,从而提升广播频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维权类节目存在样态同质化日趋严重、节目的选题主观性过强,系统性不足,专业类维权节目主持人的驾驭能力欠佳等问题。结合安徽经济广播《维权先锋》这档节目从节目选题,主持人驾驭能力和节目未来方向谈如何做好广播维权类节目。  相似文献   

3.
孟阳 《东南传播》2013,(6):78-80
媒体市场竞争促使广播向专业化、类型化方向发展,故事广播是典型的类型化广播,经历几年同质化发展后,各地故事广播经过改版后推出各自特色的节目,用不同风格形式的故事节目为故事广播立台,本文从节目题材、品牌活动、入驻微电台、读书节目创新等方面谈故事广播频率的新特点,并通过分析其出现的问题来讨论如何实现故事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探讨目前我国广播经济新闻现状,即经济广播陷入收听低谷、节目内容具有综合性特征、交通广播频率成绩斐然、经济广播定位两难选择、同质化竞争中的品牌缺乏和品牌意识觉醒、节目主持人素养有待提高等。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频率专业化已经成为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各种专业广播风起云涌的背后,存在着节目形态单一、节目设置同质化的问题,专业频率不专业削弱了其影响力,阻碍了其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专业广播频率加强对听众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开门办广播,调动社会智慧参与节目设置,创新节目形态,使节目常办常新;内容为主,突出特色,以主持人为核心,打造品牌节目。一、专业不专、特色不特制约了专业广播发展所谓专业广播频率,我们可  相似文献   

6.
以新闻立台,创名牌节目是地方广播,尤其是专业新闻台品牌化的发展要求。现代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广播想保留一席之地,必须在提升节目品质上下功夫。省会城市电台林立,新闻想避免同质化,让自己的声音响亮,则必须重视广播新闻编辑。  相似文献   

7.
张梦醒 《视听》2018,(6):94-95
广播专业化发展的今天,要提升主持人与节目的粘合度,促使主持人在专业化频率呈现独特风格,必须加速主持人的专业化转型。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专业化频率背景下的主持人专业化,希望有助于广播主持人在同质化节目的藩篱中寻求突围。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广播发展也不平衡,并且大多数电台经营模式雷同,节目设置同质化,造成节目运作成本的增加,没有形成产业开发的整体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媒体如何自救?如何改变其弱势地位?这就要求广播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开展深度整合。  相似文献   

9.
当前广播界特别是经济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着选题雷同、节目克隆、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为此,全国经济广播电台协会在2005年会上,首次开展“2005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评选活动,意在发现、鼓励并推广在经济广播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方面,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方面作出新探索、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作为广播媒体参加市场竞争,除了打造出色的节目外,灵活运用节目编排策略至关重要。好的节目编排既能体现频率的定位与特色,又能使听众加深对频率的印象。本文结合各地广播频率的实践对广播节目编排策略作了些总结和分析。并提出同质化背景下的品牌化编排、节目编排应该体现人性化、巧妙运用错位竞争以及创新是节目编排的特性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于潞 《新闻窗》2011,(5):87-87
广播节目的同质化早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对于广播,要挖掘节目的潜能,实现媒体间竞争重围突破,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加大节目互动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广播互动节目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丰富互动主题、避免内容同质化;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要强化把关意识,加强互动掌控,只有这样才能把贴近性和服务性发挥到极致,打出自己的节目品牌。  相似文献   

13.
广播法制节目伴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批风格各异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活跃在听众面前,但同时存在播音主持同质化、播音员素养不高和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为此,必须从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基本素养培养着手,不断提升广播法制节目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的选题雷同、节目同质化等弊端,从广播节目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时段等方面探讨了广播实现有效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广播直播节目的开通,听众的广泛参与让广播媒体独树一帜,但由此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克隆、抄袭,使得各电台的节目同质化严重,渐渐失去了有品位的听众,而广播情景剧以其独创性、本土化和艺术性,在快餐文化风行的今天,吸引着那些喜欢细嚼慢咽的听众。本文结合秦皇岛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系列情景剧《秦皇一家人》的运作实践,对广播情景剧的运作技巧做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黎佳 《中国广播》2006,(2):69-72
本文试从受众、节目、市场三方面通过比较北京电台音乐广播与中央电台音乐之声这两个国内代表性音乐广播的定位,结合广播发展史、传播学理论及调查统计资料来分析二者突破同质化、寻求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从而对我国音乐广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量是广播录音报道腾飞的翅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华 《中国广播》2005,(11):36-38
近年来,广播界对节目形态进行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鼓励记者以录音报道的形式来突出广播特色,避免新闻同质化成为广播节目的一个新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李莉 《中国广播》2006,(4):50-51
当前广播界特别是经济广播节目普遍存在着选题雷同、节目克隆、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为此,全国经济广播电台协会在2005年会上,首次开展“2005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评选活动,意在发现、鼓励并推广在经济广播贴近性、实用性、服务性方面,在节目内容和节目形态方面作出新探索、新尝试并取得新成效的优秀节目。我有幸应邀作为评委参与了这次全国经济广播创新节目大赛的评选工作。此次参赛节目总体形式比较活,创新意识较强,节目制作上显示出明显的精细化倾向;部分节目在形态和表达方式上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普遍,本文以泉州广播电视台FM105.9刺桐之声为样本,结合全国各地部分广播频率的具体实践案例,通过地方元素和区域文化的特征剖析以及本土受众的需求分析,指出:灵活、合理地吸收、运用地方元素,是避免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打造个性化节目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同时在应用层面,对如何在广播节目中融入地方元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众多广播频率的同质化竞争中取胜,湖北广电总台楚天交通广播的回答是:提升媒体公信力,构建舆论监督和指导服务的立体化网络成为提升广播公信力的最有力手段。从主持人素养这个“点”到节目监督这条“线”,乃至贯穿其中的日常服务“面”,楚天交通广播提升公信力的内涵就是主持人素质“专业化”、节目监督“联动化”、日常服务“公益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