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初入大学的新生 ,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会产生很多不适应而影响学习、生活、交友等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活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了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和目标调适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卢谢锋编制及修订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内蒙古四所高校320名蒙汉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生活自理、专业以及择业等五方面的学校适应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在总体适应状况、学习适应、角色适应和环境的总体认同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角色适应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男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总体适应、学习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总体认同适应上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生源地在学校适应总体、环境总体认同适应维度上存在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3.
首都体育学院新生入学适应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我院五个系新生共475人为研究对象(男生345人,女生130人),对新生入学心理适应情况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院新生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自信及情绪反应四个方面适应性较好。各系别、是否有过住校(住队)经历及是否愿意担任班干部入学新生间差异较明显;性别、居住环境、本外地入学新生除人际适应外,其它各维度均未出现差异;而在是否曾任班干部方面所有维度都没有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4.
依据对贵州几所大学的新生共262人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新生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制、焦虑、恐惧等几个方面,对自己及周围环境的不正确评价和缺乏相关的独立生活技能是影响大学新生不适应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开展校园心理剧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力举措。本文通过探讨校园心理剧的干预模式来进行新生适应心理问题的调适研究。新生适应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症状,其中情绪低落、自卑、焦虑、恐惧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1]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进校后会面临一系列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包括学习方式,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理想信念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了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的五个转变,为整个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的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而要发挥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作用就需要对它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有针对性地改进。  相似文献   

8.
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改变、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对就读高职院校的认识偏差,高职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发展。高职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高职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活的适应过程是每一位刚刚迈入大学的大学生需要经历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涯的起点。现今高中教育阶段的言论误导和学生的自身素质等原因直接导致了这一环节的脱节,也成为了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难题。本文通过阐述某一高校新生因独立性差和人际关系处理差等原因导致大学生活无法适应的案例,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查找出该生自身内在、外部环境、心理素质三方面的问题,并叙述了此案例的处理流程,总结出此类案例的分析与应对对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常见的问题有: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引发失落感,自我评价的失调而形成自卑心理,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学习适应困难导致焦虑和困惑,人际交往困难产生孤独感。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有:帮助新生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克服人际交往障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