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张懋镕 《收藏》2007,(8):115-115
广东消息;在“南海Ⅰ号”古沉船打捞过程中,近期又在粤东南澳岛附近海域发现大量古瓷器和一艘古沉船。由于这艘沉船的发现可以证明南澳海域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古沉船已于6月9日被定名为“南海Ⅱ号”。  相似文献   

2.
林亦秋 《收藏》2009,(11):32-37
2003年2月在距印尼爪哇岛中部约100海里外的井里汶岛海域发现一艘五代沉船,船沉没至海底深达56米,打捞难度很大。打捞工作始于2004年7~8月间,至2005年10月底才告完工。出水沉船的船身(或龙骨)长约28米,应该是当时航行于苏门答腊诸岛之间的一种接驳船,运送货物之用。  相似文献   

3.
杜文 《收藏》2010,(2):64-65
1998年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阿拉伯式缝合帆船沉船,沉船上满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在打捞出水的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中,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了巨大轰动。遗憾的是,这些沉船打捞文物与中国文博单位擦肩而过,未能入藏中国,于2005年落户新加坡,被圣淘沙集团购藏,并在下属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展出。据新加坡藏界介绍,有少量的黑石号沉船瓷器在打捞时散出,被新加坡藏界购得,后来有些出水长沙窑瓷还被中国大陆收藏家购回国内。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7,(12):131-131
10月23日,考古专家在胶南市琅玡镇辖区海域发现了一艘400多年前满载景德镇瓷器和其他生活用品的沉船。考古队从琅玡镇一带的水文状况和现场足迹分析,当时船是重重地撞在礁石上翻沉的,从“凝结”在一起的青花瓷碗和铁锅可以知道,这是一艘运送瓷器和铁器的商船。  相似文献   

5.
杜文 《收藏》2008,(1):40-48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沉船,船只装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此次打捞出水大量长沙窑瓷器、金银器和3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引起各界轰动。  相似文献   

6.
袁维恩  袁维恩 《垂钓》2009,(7):20-20
2009年5月16日清晨7:40,我和五位钓友乘坐小型快艇从老虎滩渔港出发,经一个半小时航行后,来到大连东南部海域的一处沉船钓点。此时临近中午,东流水刚刚兴起,此处沉船钓点水深约53~54米。几竿下去后,我们几人陆续开张。不过刚开始时,我们钓到的多是0.5~1.5千克的黑鳍。  相似文献   

7.
林亦秋 《收藏》2008,(1):49-51
1998年,印尼爪哇海峡勿里洞水域发现了一艘触礁沉没的唐代船只,在沉船附近有巨大的黑礁石,沉船便被称为“黑石号”。沉船上发现中国唐代出产的瓷器、金银器及铡镜等共6万多件。瓷器包括5万多件湖南长沙窑器,几百件越窑、邢窑器和白釉绿彩器物。“黑石号”成是从扬州出航,  相似文献   

8.
麦克明 《垂钓》2010,(3):84-85
照片上的太阳号沉船点是我们此行的目标。从前的太阳号是一艘面积极大的豪华邮轮,但不幸于1999年5月20日沉没在马六甲海峡。经数年时间洗礼,太阳号沉船处成为一处垂钓胜地……  相似文献   

9.
袁维恩  陶世君 《垂钓》2010,(4):44-45
对我们广大钓鱼人来说,在享受大海与沉船为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该为我们的海,我们的沉船尽一己保护之力。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要我们能一起发出实在的呼喊,不远的将来,大连海域的沉船资源终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回报……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10)
正时间约是在元至治三年(1323年)后不久,从中国庆元港(今宁波)出发前往日本博多港(福冈)的一艘远洋商船,行驶至韩国新安海域时不幸沉没,这就是著名的新安沉船。经1975年意外发现后,1976年至1984年期间,韩国相关部门进行了1次调查和10次考古发掘,打捞出陶瓷器、金属器、石制品、木制品等各类文物24000余件和铜钱28吨。  相似文献   

11.
韩光亮 《新体育》2008,(6):16-17
场景一 时间:2008年4月13日, 地点:青岛奥帆赛比赛海域。 弥漫的薄雾刚刚散去,煦暖的阳光照耀着奥帆中心海域,海面上一片风平浪静。突然,青岛边防支队一艘海上警戒巡逻艇传来急促的警报声。“各部门注意,一艘不明身份摩托艇驶入比赛海域,艇上有一伙携带枪支弹药和爆炸物品的恐怖分子,企图破坏比赛设施!”  相似文献   

12.
“黄海大战” 所谓“菜园子”,实际就是大鱼的栖息地,它们一般是在沉船、暗礁等适合躲避敌害、繁衍生息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鱼多且大,定会让你钓获丰收。所以,刘士义形象地把这种地方叫做“菜园子”。 这次我们要去钓的这个“菜园子”,是位于老片岛附近的一艘沉船地,水深40~50米。“菜园子”不大,只有大约50平方米的样子。这个“菜园子”不是刘士义的“自留地”,而是他不久前偶然发现的。但当时,他没能搞清确切方位。这几日,趁着我们出海考察,他便驾船到这片海域“蹲点”,终于将这个“菜园子”的确切方位搞清。 清晨5…  相似文献   

13.
邵进成  邵进成 《垂钓》2009,(7):21-21
2009年5月3日,唐山钓友一行9人到达威海。说来真是运气,就在他们来威海后,已横扫北方海域多目的七八级大风停了。于是根据事先安排好的行程,5月4日清晨,我陪这些钓友踏上了威海最专业的深海钓船“百锦苑”号,直奔事先探好的沉船钓点。只要天气状况允许出海,深海沉船钓法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这种钓法的主要目标鱼是黑鲳、六线鱼、鳕鱼。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08,(2):179-179
2007年12月22日,经过打捞人员8个月的辛勤工作,深藏于广东阳江南海海域水底20米深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终于重见天日。22日上午11:30分左右,在半潜驳船排出近6000吨海水后,“南海一号”沉箱被半潜驳船上一个面积约540平米的巨大托盘托起,成功出水。这是世界考古史上首次对古沉船实施整体打捞。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这次打捞成功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专业打捞的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15.
杜新财  李安景 《钓鱼》2014,(12):52-53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有点闹心,气象“砖家”不发布寒冷气候特征预报本就不正常了,偏偏还是个暖和的出奇的冬天。更有一小撮坏分子们,过完年了也不歇竿,隔三差五地就在论坛上“放毒”,搞得我等没门路者心痒难熬。好不容易盼到了春风拂柳,却逢休息就坏天,天好了总是忙,阴差阳错的,马上快到五月了。就在我心烦技痒之际,一位相熟钓友打来电话,说有一艘很有名气的渔船,准备到三山岛海域去钓沉船,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  相似文献   

16.
好古 《收藏》2008,(1):39-39
近年在福建厦门收藏市场可看到一些“碗礁一号”出水瓷。据统计,碗礁一号沉船共载有瓷器5万件,均为清代景德镇烧制。该沉船在打捞前即已遭到了捕捞和破坏,经水下考古队抢救性发掘出约1.5万件,除了破残损失的,失散存外的约1.6万件左右。这些散布在各处的出水瓷以不同渠道流入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戚兴林 《垂钓》2008,8(4):59-59
时下,海钓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浙江学习期间,应象山友人之约,我也赶了一次时髦,乘一艘游艇,奔赴象山南部,到濒临东海的一处海域体验深海钓鱼之乐。  相似文献   

18.
李有观 《垂钓》2001,(5):54-54
在东南亚海域发现了一种会射击的鱼。这种鱼身长20厘米左右,长有一对水泡眼。它一旦发现有飞蛾之类的小昆虫.使偷偷游近目标。先行瞄准,然后从口中喷出一股水柱,将昆虫打落水中捕食。该鱼能把水喷到-一米多远。对于距离30厘米以内的昆虫几乎是百发百中。  相似文献   

19.
林亦秋 《收藏》2011,(12):52-61
本文由新加坡陶瓷学者林亦秋先生撰文,通过比较黑石号、井里汶号等沉船打捞瓷器,提出位于东南亚的室利佛逝(中国文献曾称“三佛齐国”,即今印尼苏门答腊的巨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一群印尼人在苏门答腊群岛彭加岛附近海域采海参时无意间捡到了一些瓷碗。于是,一个被称为"黑石"号沉船的宝藏轰动了全世界。沉船上仅唐代长沙窑瓷器就有5万多件,占其全部出水瓷器的90%以上,这引起了古陶瓷界的极大关注,逐步形成了一个长沙窑学术热和收藏热。长沙窑古称石渚窑,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