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各科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美育内容,每一位教师皆可以肩负起美育任务,把美育渗透到本学科的教学中去。本文拟就作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把美育渗透到语教学中去,充分控制挖掘教材中储藏着的美的因素,把语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失为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3.
柳斌说:“中学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操。”在学校教育中,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才能真正完成中学美育教学的任务。历史是反映人类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与一些学科相比更具有美育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学启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主课程,是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在低段语文教材中充分发掘美育素材,将其渗透到学生美育素养的培育中去,对于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也是实现美育目标,促进学校、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从教材中挖掘美育的素材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识字  相似文献   

5.
美育,也称之为审美教育,是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发挥教材中美的因素,把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把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就必须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美的因素。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从美的角度去指导学生朗读,启发想象力,使学生感受不同作品中各种艺术形象的美和文字语言的美。小学语文中,有故事、童话、儿歌、寓言等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从这些不同体裁的作品中,使学生感受到伟大祖…  相似文献   

6.
儿童审美教育虽然有着固有的特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时代对学校美育提出了挑战,“中和协调”、“陶冶情性”的美育思想已远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了,学校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健全人格、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创造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要想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与思想,学校在儿童审美教育中必须体现时代特点与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征,以及审美教育中的形象感染性、情感动人性与娱乐性;必须从开阔学生视野入手,多方位地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与欣赏力,把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作为美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重视加强中小学的审美教育》一文中指出:“在中小学里面加强美育,要强调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各科教学中,都可以从自己的特点出发,进行美育。”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机地进行美育渗透,注意发挥美育的作用,运用多种方法,寓美育于教学中,可使英语课堂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的氛围,使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思维,陶冶情操,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水平,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美育可以反映并渗透到教学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把审美教育自然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提炼审美主题,系统地贯彻美育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因势利诱,在以下方面进行审美主题的提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诸多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可见,美育与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科学这个学科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如何在科学课中体现美育,把美育渗透到科学学科的教育之中,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激发感受  相似文献   

11.
苗飞 《教师》2013,(10):10-10
音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个体文化的成果——人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就是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以美辐射,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他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美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2.
詹忠芸 《考试周刊》2013,(48):103-103
<正>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美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美育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应用教育形式,还应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所有活动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英语学科的特点,为这种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一、学校美育观的基本内涵 我们将学校美育观看作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的理想大美育,它是对儿童在所有的教育时间和空间里实施全面的“大美育”,通过八条美育之路实践并丰富教育的理想目标。我们把残障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作为我校美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审美育人作为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育是属于最高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美育所追求的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即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然而,已往的学校美育大都只把美育价值取向定位于工具价值,即把美育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或是审美的人的手段。这种价值取向的...  相似文献   

15.
小语大纲指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陶冶美的情趣。”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美的陶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美的内涵,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不少学校都很重视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然而,就普遍情况而言,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它们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不是全部,如果仅以此作为对美育的诠释,无疑会把美育与学鉴赏混为一谈,使美育退化为另一种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削弱了美育的价值。从根本意义上讲,美育实质上是一种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教育,即审美人生教育。席勒曾把美育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审美的人”,即通过美育,使人从感性必然与理性强迫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而自律的人。美育须与人生教育结合方能显示其深层意义。因此,我认为语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又指出:“在中小学里加强美育,要强调把美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任务,而不仅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任务。生活中处处有美,各科教学中都可以从自己的特点出  相似文献   

18.
美学的最大社会功能和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美育。这是因为由人的实践所形成的审美理论,最终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参与塑造人的个性与品格,参与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途径。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又渗透到教育体系的各个学科。长期以来,人们把文学、美术、音乐等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体育中的美育教育。对  相似文献   

19.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把教师主要精力引导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的一个重要举措。我校除了努力抓好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学科课程的建设外,还建设了美育课程。 一、对美育课程建设的认识 开设美育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通过美育,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其最终目的还在于完美人格的塑造。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但美育有着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  相似文献   

20.
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具有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的属性特点,因而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挖掘和激活内在的美育元素,把它渗透到教学活动并进而植入到学生的思想情感之中,有助于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逐步转化为学生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意识和自觉行动。这是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功能的应有之义。然而,在语文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等因素蒙蔽了许多教师那"一双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致使语文的美育功能大为淡化或者黯然失色。本文强调语文美育一说,意在突出并渗透其内在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