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把体育课程资源作为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结构,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体育课程资源的本质和开发与利用的规律.本文本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有利于构建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的原则,将体育课程资源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
生成性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一种课程类型,它自身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从一般结构、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微观结构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促进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冬奥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意蕴与多元物化载体,使其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精神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元素来源、内在特质与独特优势进行分析。认为,冬奥志愿服务、“双员”赛场圆梦、场馆建设活动、一线抗疫行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来源。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从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指向、动力、能力、质量、愿景五个方面提供支持,体现了其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内在特质。彰显国家发展底气、民族坚强意志、优良道德风尚、国民勇毅品格与时代奋斗底色,增加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高度、厚度、温度、深度与宽度,是其融入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体育资源的开发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小学体育健康课程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并指出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各种要素,才能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学体育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探讨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助于深刻认识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对构建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加强对于体育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体育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对于体育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对于中、小学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着体育课程各学段相脱节、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非均衡性、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形式主义倾向性等短板,已经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以上短板,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课程整体设计;破解学校体育资源供需错位困境;促成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题调查法等对西部地区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实施新课程,开发西部地区课外体育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开展课外体育和校外体育活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即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研究;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研究;体育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研究;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展望: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以及哲学观,明确界定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分类;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深对体育课程资源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在进行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应该遵循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并注意结合伦理原则;领会新课程理念,关注特殊体育课程资源研究;重视体育课程资源内非物质层面的开发与共享;加强实践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基于课程实践视角,对体育课程资源管理的实施主体、策略及程式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研究,旨在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实现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提高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率。结果表明:体育课程资源管理的主体逐渐由一元化的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型,但其在管理职能、内容、方式等方面需要体现出各自的管理重点;体育课程资源在管理实施策略上主要是建造立体化的体育课程资源库、建立科学化的体育课程资源配给制度、打造体育课程资源的网络共享平台;管理实施程式上主要是建立学校体育工作改革领导小组、完善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化、筛选与整合机制、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统筹部署等。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板块设计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普通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方向,以及教育部在2002年8月颁布与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以课程论、系统论和方法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提高为中心来统摄课程结构板块设计的思路.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板块进行系统的设计,从而构筑体育课内教学(常规性课程)、课外体育活动(拓展性课程)、校外体育活动(开放性课程)等三个板块共同组成的体育课程整体结构.通过对本文的研究,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界定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表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它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职业教育特点的内容体系。如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高职体育课程的内容,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可分为认知内容、技能内容和活动内容3大类。在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身体运动技能(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训练分为车间操作、户外活动、办公管理和办公交往4大类,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通过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发展、体育态度、心理发展和职业身体训练6大模块的教学过程实现高职体育课程总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是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核心。不同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具有不同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界说。本文从哲学视角着重对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价值层面进行分析,以及从狭义的视角对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范畴方面加以审视与探讨了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的合理构建问题,特别在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理念问题和教材化问题上,以期为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我们的课程改革概括为"三自主"、"三互动"、"三自治"、"三开放"."三自主"模式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三互动"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自治"模式是课余体育锻炼自治、课余体育竞赛自治、课余体育训练自治;"三开放"模式是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十年实践表明,该体育课程模式既能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育的质量,又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的意识,有效完成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内容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的学校、学科和地域分布、教学团队、网上资源可浏览量以及网上资源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级体育精品课程的发展建设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为了“精品”而建“精品”、学科和地域分布不均、公共课和技术课的教学团队职称和学历水平偏低、资源重复使用率不高、教学评价形式单一等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认识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放课程资源、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优化教学内容与建设立体化教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对体育精品课程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和监控等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现代体育课程以锻炼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质为目标,它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和提高技术人才素质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面向21世纪,研究和探讨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身气功是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方向之一,国内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体系还不成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理性的看待与分析当前健身气功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体育院校健身气功的发展应着眼于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促进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完善,争取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甘肃省重点高师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问卷调查、访谈、查阅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分析,其在近两年的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基础课(必修课)旧教材重复、内容繁杂,教学组织形式单调老套,单项教材内容授课时间短,部分单项教材授课时数与教学进度不符,必、选课连续安排不科学,学生重选修、轻必修课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同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