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做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环境,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难题,但互联网的发展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部分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的传播事业带来了深刻的革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无疑又是一柄双刃剑。当我们在对网络传播唱赞歌时,冷静的人反思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好这把剑,更多地为人类谋福利。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它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它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而受影响最大的便是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最快,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下的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历史任务。要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趋利避害、兴利除弊,发挥网络文化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于以下五个方面。它是建构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基础的重要手段;是阶级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是解放思想,提高群众觉悟的有力武器,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的前导;它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现代化,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相似文献   

7.
政治合法性是政治认同的产物,而信息传播是政治认同产生的必要条件。信息传播是否带来政治认同,主要取决于信息的性质和流量与信息传播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农民的信息传播中存在政策传播截流、负面信息封锁、利益需求信息传播受阻、大众传媒信息沟通低效、不良信息传播等障碍,对农民的政治认同造成了负面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缩小城乡“知识淘”、培育和引导农村意见领袖、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和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功能,构建良好的信息传播机制,能够有效地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8.
用化分析的方法来看,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问世是一场技术革命,它部分改变了现代化的器物层面、制度层面以及风俗习惯层面,但并未彻底改变这些层面,它根本未触动现代化的信仰和理念层面,实际上它就是现代思想的产物。这就是说,电脑网络的问世是一次技术革命,但远不是一次明(或化)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2007,(2):2-2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培训与研究》2001,18(2):33-34
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升华,不仅是革命战争年代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和平建设时期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根本保证、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最好阶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中的战略地位;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与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它有悠久的历史,推动人类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世界,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美学成为了一门渗透能力很强的学科,对美的追求也成为各门类学科普遍的社会实践。传播在人类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不仅要给人类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要提供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本文从传播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角度,对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一次美的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和读者阅读需要而进行文献的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的文化教育机构,也是公民教育的终身学校和重要场所。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事业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 1.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使人类精神文明的成…  相似文献   

14.
Chat GPT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拟真度和功能维度方面达到新高度,其特性由三种关键技术支持,分别是预训练、大模型、生成性。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激发传播领域的生态级变局。在信息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穿透网络资源壁垒,成为下一代网络入口和超级媒介,驱动传媒产业变革。在个体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刻地对个体赋能赋权,促进传播权力下沉和人的数字化生存。在连接层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连接中枢,激发移动互联转型为智能互联。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全面智能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传播与社会的治理逻辑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首先,主流媒介的角色需要从“To C”转为“To B”;其次,要注重智能算法模型的“赋魂”机制;最后,构造“算法失灵”的社会补充及“算法脱轨”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知识分子扮演着先进思想传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推进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挥好他们的先进思想传播作用,是推动新阶段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霞  王秋生 《中国教师》2010,(Z1):183-183
<正>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人们思想、观点交流与互动的广阔平台。它不仅以信息量大、传播快、覆盖面广、环境开放等特点引发了一场媒介革命,同时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成为当今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它同时以虚拟性、隐蔽性、信息泛滥及难以监控等特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解清  熊渤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1):148-149,16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闻题的诀议》指出“应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发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高等学校作为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基地,更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8.
革命歌曲能把人们带回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素材,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请阅读下列试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正>互联网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可是,互联网的出现也给人类带来了问题和挑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各种文化和意识形态飘荡,常常带给人们一些"迷茫",从而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行为。面对互联网上的问题和挑战,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传播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领域.具有受众面广、传播效率高的特点,对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特殊的作用.应当充分重视科技传播在公众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科技传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