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公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而这无疑对现场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镜头,采访新闻的当事人、目击者等不同的参与人员,通过有效的问答为观众呈现新闻现场的状况.如何在采访中获得有效的新闻线索,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就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以及相关的经验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采访中合理运用现场报道,可使新闻更加丰满,有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深度和广度的作用.而记者个人素养决定其在现场的报道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直播节目的质量,因此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采访记者,都应该具备高超的现场报道能力.  相似文献   

3.
浅析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电视发展迅猛,资讯的激烈竞争使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入直播常态化,直播节目、现场新闻需要大批优秀的出镜记者,培养优秀出镜记者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记者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出镜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可信感、亲切感,使报道与事件同步,把观众带入新闻发生现场,取得其它媒体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雄母题是远古神话中主要的叙事母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英雄母题在新闻叙事中继续存在.新闻中的英雄故事表征了读者和观众的英雄情结,而读者和观众的英雄情结最终通过新闻中的英雄故事得到情感的宣泄.在新闻报道中,媒介和记者扮演着英雄的替身和英雄故事的叙述者双重角色.而媒介和记者之所以具有此双重角色,关键在于他们拥有的宝物--国家和公共舆论所赋予的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深度报道类节目以其理性思辨、对新闻事件的整合强化、过程性、解释性满足了观众对于新闻质感的深度诉求,同时吻合了观众对于社会疼痛的理性诉求.于是,在这种有别于消息类报道的独特文本中,调查记者的话语介入和话语设计无疑构筑了深度报道独具魅力的调查语境.  相似文献   

7.
体育摄影这份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就是体育记者在新闻现场简简单单的拍几张照片即可,这是人们对于这份职业的不了解.一个优秀的体育摄影记者想要拍出一张满意的作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个谨慎的工作过程,工作人员要根据事实真相,并且对该新闻进行判断,从而得到真实可靠且有价值的新闻.与此同时,体育记者还要对采访的新闻现场进行尽可能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吸引受众的眼球.所以,对于体育新闻的采访,这是对一个新闻判断真伪同时也是阐述新闻的过程.新闻价值的大小以及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都决定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是否顺利,同时也决定了这则新闻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四川电视台在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倾全台之力采用直播报道展现现场情景,在新闻资源运用、新闻现场报道、新闻叙事手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直播报道模式,喻示着西部地区省级电视媒体区域突围的态势,为省级卫视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用新闻报道实现跨区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
如今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契合受众希望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心理,各家新闻媒体多档新闻直播节目开播。直播节目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第一时间报道新闻,那么如何保证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真实性,就需要记者在报道时交代新闻信息来源,对该信息做科学分析,并且采取连续报道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录音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以自己特有的绘声绘色的表现方式吸引听众,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广播新闻的魅力。而后起之秀——现场连线,更让广播新闻的时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因为这是一个追求原声版的时代,广播原声版体现的不仅仅是真实,更是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英语电视新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以其覆盖面广、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等优势吸引大众。英语电视新闻具有内容丰富、传播的时效性强、图像与声音共同传播和语言形式的现代性等优势,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选择英语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3.
叶霭云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33-134,F0003
新闻电视的翻译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桥梁,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新闻的特点,结合"跨文化化"这一新跨文化新视野,提出电视新闻的翻译必须协调有声语言层面、文字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因素层面,才能释放新闻信息交流中的深层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当下,媒介化社会已经真正来临。电视媒体在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下,遭遇了观众分流和公信力下降的现实危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媒体选择了主动改变自身并积极与新兴媒体展开合作。在此过程中,我国电视新闻在融合和合作中发生了历史性转向,它不仅重新确立了直播日常化的基本理念,还将文本引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时空,并表现出"即兴叙述的现场直播、超文本链接的传播平台、受众改变的主体创造"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闻作品创优是媒体人追求的目标。广播新闻作品选题要重大,要有针对社会意义的新意,有开掘的余地;要精心策划素材,采访到位;要选准报道角度,同时做到细节处理到位,笔头到位;要实现理念、事实与技巧的有机统一,就能创作出好的广播新闻节目,展现时代强音并引起听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景韬  赖慧昌 《河南电大》2012,(4):110-112
随着第三代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信息服务的迅猛发展,3G视频通信的高可用性已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本文着重论述将3G视频技术应用于新闻直播的可行性,描述3G视频直播系统的构建和技术特征.探讨不同制式下的3G运营网络对3G视频直播设备使用的影响和技术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策划能力问题,认为以往只在直播间或录音间里对编辑好的稿件进行二度创作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广播节目制作的要求,主持人必须具有强大的节目策划能力.主持人的策划能力应包括新闻敏感性、对受众需求的把握、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传媒中,广播依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是“听”的艺术,因此广播新闻的语言应该口语化、形象化、大众化,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与报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报道形声并茂,是最能体现电视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最具电视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深受电视观众欢迎,是需要大力提倡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电视记者要报道好现场,就要驾驭好现场,并要注重报道艺术,才能使现场报道节目成为与观众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媒不但反映现实,也建构现实,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拟态"环境里。受众通过对拟态环境中媒介信息的认知,进而将之转化为现实行动,影响其生活。而拟态环境中的虚假新闻与客观事实背道而驰,虚假新闻传播所产生的"麻醉"、"污染"、"欺骗"和"背离"功能会误导和损害受众的心理环境,给受众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