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思考这些问题是现实的,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是手段的技术性、难度性的问题和教学方式问题,而且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鹏 《成才之路》2011,(16):54-54
作为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才能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圆满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是历史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学历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必学的一门学科,要求我们历史教师通过教学,不仅传授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教学生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然而,近几年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导向,历史学科考试分数仅占总分的十五分之一。因此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难题。究竟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要经常思考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也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中华 《中学文科》2003,(10):33-36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光有教师教的积极性不行,还必须把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蔡元培说:“教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国心理学家张文山同志说得好:“一个人如果对某事物有兴趣,对该事物就会表现出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思想活跃,想像丰富,因而能促使他认识活动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名…  相似文献   

6.
教学方法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7.
一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 ,这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归根结底 ,这一切都涉及了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 ,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 ,而是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 ;在论及教学方法时 ,主要是说教师教的方法 ,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 ;组织观摩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怎样教、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涉及教学方式和手段,更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9.
许祥 《成才之路》2013,(16):66-66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高中历史学科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老师如何才能教得精彩?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这是一个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何走过高中历史学科的三"道"门槛?笔者认为只有把握历史学科的道、门道和味道,才能真正走过三"道"门槛。一、道道是何物?《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意思是:阴阳的交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起点。另一说法,道即要从头开始行走。那么高中历史教学的起点在哪儿?头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过去及现在历史教学中仍在的严重问题。那么,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持久的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从学习中提升其基本素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使命感?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历史课创造性教学的根本点就在于开掘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既是形成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动力,更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而要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靠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可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二者紧密配合,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创造性的教,时时离不开教师的再创造。我认为,创造性历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胡凤 《考试周刊》2012,(40):124-124
对于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是老师们一定要思考的问题。 1.做好教学设计 1.1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为什么有时教师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理想?其实原因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学生。  相似文献   

14.
邹见芳 《山东教育》2000,(29):48-49
我们知道,最好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即教学生“学会学习”。导学法教学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导”是指教师的指导,是学习方法和要求的引导;“学”是指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探究。其宗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以初一历史教材第十七课“两汉与匈奴的和战”为例,对这一教法的各个环节和这一教法的意义做一简单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同仁们指正。   一、课前准备   第一,布置预习。在前一节课结束之前,用三至五分钟时…  相似文献   

15.
既然我们是学历史的、教历史的,就应该不断叩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历史?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历史?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总结、反思出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我本人粗浅地认为历史有三方面价值让我们为之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7.
那秀敏 《考试周刊》2009,(21):120-121
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需的,也是很现实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教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反思是在每一学期开学时进行的反思,是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进行一次"定位",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及时、自动地对每一节历史课的具体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又分为"课前反思、课后反思和课余反思"三个方面,这种反思能使历史教学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是反思的重要部分;教学后反思是在每一学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本期历史教学行为进行"扬弃"总结,做到既"扬"其长处,又"弃"之糟粕。如此反思才能使教学经验择优化、理论化,才能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9.
教与学是师生双向行为,教要得法,学要主动。少教多学理念是当代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中学历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校要给予从上而下的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是在《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原则精神指导下进行的。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编出一套教材,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观、课程观和教材观的转变,并由此推动首都中学历史教育的变革。我们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教材要改革,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基础教育阶段为什么要开历史课,这是历史课程观,是改革的出发点;二是历史教材怎样编才能便教利学,这是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具体操作问题。下面仅就此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