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萍 《新闻世界》2012,(10):137-138
声乐是从一个较高的审美角度通过声音来表现情感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也是用艺术表达情感的最高形式,从古到今它都在人类生活和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存在着。它不是简单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并加以美的艺术化,所以大家听到众多的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感觉是美不胜收,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2.
张翠平 《大观周刊》2011,(21):42-43
声乐表演是歌唱者表达内心视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集合神情姿态、形体表演和情感表现于一体,充分体现歌唱者对艺术的深情感悟。歌唱仅是通过对歌曲作品的概要理解,真正的艺术表演则是将作品拟人化,展现一种活灵活现的艺术文化。精湛的歌唱技巧仅是声乐表演的手段.只有当技巧与相应的神态、形体、情感完美统一时,才能真正地实现声乐表演自身的价值。在声乐艺术中,表演技巧的娴熟运用是一名优秀歌唱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董雷 《传媒》2021,(14)
声乐艺术是一种以人声音调为表现手段,形成的音调与语言相结合的音乐形式.声乐艺术形态作为表现内容和形式相结合的有机体,在题材、体裁、行腔等方面表现出了瑰丽多姿的艺术内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者.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在梳理了中国民族音乐悠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当今世界声乐艺术领域的地位和发展现状,揭示了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探讨了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策略及民族化发展路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以及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声乐技巧与情感表达是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二者要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唱好一首歌的关键所在.因此,学习声乐的目的是用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有情感的内涵来表达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6.
张颖 《大观周刊》2013,(10):297-297
声乐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对情感体验的培养,培养学生优良的情感体验也是学习声乐技能强大的推动力,使声乐教学达到声情并茂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是每位声乐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只有达到了声与情的结合才能使作品的内涵完整的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探析了在声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杜青云 《大观周刊》2010,(46):22-22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而声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人的一个总要途径,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原则以及声乐教学的情感效应。本文简单的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庞毅 《大观周刊》2010,(41):46-46
声乐是文学与音乐相综合的艺术。声乐中的文学成分具体体现在声乐作品的歌词上。深入认识歌词凝练美、韵律美、抒情美的审美特征,对于更好地发挥声乐艺术的抒情魅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影视剧配音和为动画片配音同是一种配音活动,由于创作手段和创作内容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为影视剧配啻是配音演员以原创人物的语言、性格、音色、音量、语音、语调、情绪、节奏为依据,在对作品深刻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运用声音,展示人物个性,表现人物情感的艺术再创造。动画配音(这里指国产动画片)是配音演员以文字形象和动画设计师绘出的画画形象,也就是视觉形象为依据,通过自身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运用自己的声音,展现动画人物造型的个性,把握语言节奏的艺术创造,而不是再创造.影视剧的创作手段和形式是影视…  相似文献   

10.
王雯沁 《大观周刊》2012,(35):311-311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  相似文献   

11.
正电视是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它是以画面为基本元素,与声音共同构成了电视语言。如今,电视节目的种类多种多样,而电视纪实作品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电视纪实作品,又称为电视专题片,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果说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支柱,那么,电视专题就是电视台的血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大批堪称艺术精品的电视纪实作品《沙与海》、《西藏的诱惑》、《最后的山神》、《藏北人家》和《望长城》已经冲出国门,并掀起了中国纪实作品的新运动。电视纪实作品中的声音主要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部分,也叫做声音三要素,语言是用来表意的,音乐是表情的,音响是表真的,他们一同构成了丰富的声音世界。电视  相似文献   

12.
播音作品通常被认定是"声音的艺术",这种有声艺术语言正是以听觉符号为象征,进而把情感动态地展现在时间的流程序列中.因此,有声艺术语言可归入象征性艺术的范畴.而艺术作品不但要具有审美风貌,也要带有意境美.  相似文献   

13.
声音的魅力     
蔡玖 《记者摇篮》2008,(12):111
声音在电视中,作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已成为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部分。声音是画面的诠释,画面的补充。声音可以转场,可以延续,也可以淡入淡出。电视片的声音魅力,既取决于主持人和配音员与生俱来的嗓音,更取决于主持人和配音员声音中情感因素和声调艺术的运用。所以说,电视片的配音,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姚岚 《大观周刊》2011,(15):280-280
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演唱者在处理与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气息的运用来完成实现的。因此,在演唱中如何正确处理艺术表现力与气息运用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每一位声乐演唱者与学习者必须正视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大观周刊》2013,(1):236-236
情感沟通作为日常生活当中最为普通的的一种社交心理活动,在钢琴小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而课堂中作品的情感体验是钢琴教学艺术的核心问题。钢琴小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成为承载作品情感体验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说过:“人声本质上是一种最原始的声音,世界上一切其它的声音不过是这神圣的原始声音的一种遥远的回声。人类喉咙是世界上最初的、发声最纯正的、最值得赞美的乐器。”这话道出了声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我认为,如果说人类的声音是纯正的乐器之音的话,那么,儿童的喉咙就是发声更纯正、更值得赞美的乐器。童声是我们人类最初的、最原始的声音;童声的音质是最纯的,是世界上其他声音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这种银铃  相似文献   

17.
广播作为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广播文化正在形成、发展。广播突出的特点是声音。由声音而带来了自己的优势——传播快、范围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广播除语言外,还有音乐和音响。音乐在文艺节目中是大量的,在新闻、专题性节目中也经常使用,如配乐节目、节目间奏等。音乐本是一门古老的声音艺术。如果音乐运用到广播中,应该叫广播音乐。“广播音乐”有音乐艺术的结合,但又不是生硬的拼凑和填充,它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可循。一般地讲,广播音乐是一个总概念,它包括了从广播中播放出来的一切音乐。广播音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整的器乐、声乐作品。这些作品要通过广播这一独特的传播形式来播放,这就有别于舞台演出。这一类包括音乐会实况、综合文艺节目和中外音乐名作配以介绍和解说的节目。另一类是广播剧和通讯、散文、小说、诗歌等中的配乐。这种音乐是作为听觉艺术的一个表现手段出现的。这一类的音乐创作、选择与应用,又不同于一般音乐的许多特点和规律。笔者在这里想谈一谈这一类音乐在广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缪婷婷 《大观周刊》2012,(51):409-409
声乐是语言和旋律结合的艺术,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的重要基本功,是准确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载体。在学习声乐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规范、科学的发音技巧,还要加强正确的咬字和吐字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孟景 《新闻世界》2010,(6):221-222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popular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众多的波普艺术家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他的作品,突出一种嘲讽与冷静。作为波普艺术的主将,安迪·沃霍尔可谓是将摄影艺术充分利用于现代领域的第一人。在他的早期丝网印刷作品中,他将溶解染料表达的热烈的现代情感和新闻照片产生的麻木效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段学光 《大观周刊》2011,(6):251-251
情感对歌唱技巧和艺术美感的创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情感因素是声乐教学的动力,调控好教学中的情感状态,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