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7月26日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92岁寿辰。这一天,启功先生的六种新书在北京师范大学为他举行的简短而热烈的庆祝会上同时首发,计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启功口述历史》《启功韵语集》(注释本)《启功讲学录》《启功题画诗墨迹选》启功跋《董其昌临天马赋》,中华书局出版的《启功丛稿》第四卷“艺论卷”。六种书的出版说明启功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笔耕不已,这不但是启功先生之幸,也是学术界之幸。稍有遗憾的是,启功先生的目力有所减退,大部头的书稿很难一一亲自操觚,必要时需要别人协助笔录整理一下。我作为“文革”后…  相似文献   

2.
知识与趣味     
为《北京晚报》、《郑州晚报》和《南宁晚报》题报头的是毛泽东,《今晚报》是邓小平,《羊城晚报》是叶剑英,《长沙晚报》是胡耀邦,《乌鲁木齐晚报》是郭沫若,《科学晚报》是方毅,《合肥晚报》是茅盾,《福州晚报》是赵朴初,《泉州晚报》是胡乔木,《齐齐哈尔晚报》是启功,《西安晚报》和《南昌晚报》是舒同。上海《新民晚报》的报头是从孙中山先生遗墨中选出的,昆明《春城晚报》报头是用几位古代大书法家的遗墨拼集而成。其中“春”字从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亭云馆法帖》中选出,“城”字取自《中华书法大字典》所录古代伕名者书法,“晚报”两字则是根据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拼集而成的。《贵阳晚报》、《兰州晚报》、《钱江晚报》、《新乡晚报》和《沈阳晚报》等报头都是从鲁迅先生的遗墨文稿中选辑加工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张琴 《晋图学刊》2005,(4):92-94
绝句是我国古代诗体之一。它短小精悍,尺幅千里,字少而旨深,语约而意远,在古代众多诗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也颇受诗选家的青睐。历代出现的绝句选本和研究撰述不少,其中选唐绝和探索唐人绝句诗艺的专书较多,自宋至今,出现过不少影响显著、价值较高的选本。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古典诗歌绝句系列》丛书力图通过选本的形式整体反映唐至清代绝句创作的概貌,向读者介绍、推荐古人绝句精品,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学术工程。这套丛书对于进一步推动古代绝句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已经读到该丛书的《唐人绝句选》和《宋人绝句选》二书。前不久,…  相似文献   

4.
刘辰辰 《今传媒》2016,(8):154-155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其独特的书学思想以及汉字所具有特殊的结构形态是作为书法延续至今的基本载体,规定并制约了书法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书法论著也日益丰富,篇章渐长。其中,孙过庭《书谱》在历代书学著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广博宏富,见解精辟独到,通过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论、书体论、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等方面来进行叙述,并分析其主要表达的书学思想和书法理论框架的构建,阐述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想念启功》一书寄托了对启功先生深切的哀思,书籍装帧考究,开本大气,颇有一种厚重感。但遗憾的是,书中存在许多字体、字号、版式、标点等技术性差错,还存在明显的纰漏和失误,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相似文献   

6.
刘熙载在《艺概》中有语:“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汪良先生是著名的播音艺术家。70年代,即以小说播讲知名全国。著有《小说播讲艺术》,有对艺术创作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吸纳与阐发,以多学科的知识为基石,建构播讲艺术的理论,论述有声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规律。汪良的论著,睿智与机锋迭出,幽默与情采泉涌,取博用约,左右逢源,其学也博。他的书法与其学养相表里,与专业书法家的书法不同,而具有文化人书法的共性:以情见胜,意多于法,解衣?礴,以书畅志。如他的书法《把酒临风宠辱皆忘》…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未名湖畔三雅士、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已驾鹤西去。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无论对先生有无亲炙之人,都敬佩先生厚德之风、雅致之文。随着先生的远去,“五四”最后的遗韵也渐行渐远,令人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晚辈如我者,与先生素昧平生,我是看了《读书》杂志的介绍,才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师的。但1994年2月5日,一次偶然的机会,竟使我有幸见到了张中行先生,并蒙他厚爱,亲笔题字送我一本他的新作《顺生论》。说起那次机遇,还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陈复尘给我提供的。彼时我还在报社供职,复尘兄告诉我说,北师大出版社有一个启功先生著作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傅增湘先生的生平,从其自述的视角展示傅增湘先生的藏书校书事迹。以《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傅熹年先 生提供的傅增湘先生的日记为资料来源,详细论述傅增湘先生赴日访书的背景、经过和成果。  相似文献   

9.
刘勰(约公元465年——公元520年),南北朝齐梁时代人。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史上一部较全面阐述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的重要著作。尤其是书中谈到的创作理论,至今仍有许多可取之处。为供同志们学习借鉴,我们特将陆佩如、牟世金所著《刘勰和文心雕龙》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的“刘勰的创作论”一节,选载于此。  相似文献   

10.
刘玉凯简介     
《采.写.编》2009,(3):65-65
刘玉凯。天津宝坻人,生于1946年4月,1970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曾任河北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著作《鲁迅钱钟书平行论》、《破解鲁迅》、《谁挑战鲁迅》、《中国俗成语》、《鲁迅杂文选评与研究》、《中华民间文学史·歌谣编》。长期从事书法研究和创作,善行书草书。并以硬笔创作。书法风格继承二王、遍法怀素、钟、张、颜柳欧苏赵米黄、董其昌、文征明、沈尹默。主张法古而自然。规范却有生命的书法  相似文献   

11.
侯艳如 《今传媒》2016,(7):158-159
《论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从军事角度出发,以其对军事思想的把握和对戎马生涯的深切体会融合其丰富的书法实践经验而悟出的书法理论著作,在此篇中唐太宗以兵喻书,使两者建立了深切的联系,较同时代的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等以文学见长而无实战经验的文士而言别有一番建树,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系统,而且在书法实践上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从该篇论著入手,同时结合唐太宗其它论书著作,梳理太宗对书法和军事的相关论述,以期揭示其书学理论与军事思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美籍华裔学者孙隆基先生在其《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文集》一书中,在论及“‘世纪末’的鲁迅”一章中,根据鲁迅在《破恶声论》中的相关论述,提出世纪末的鲁迅就急于从事对现代大众传媒的批判,这是鲁迅传媒批判思想“早熟”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余年以前,当我有机会看到日本出版的有关中国书法的《书道全集》时,我的民族自尊心深深地被刺伤了。被人们称为“书法的祖国”、“书法的故乡”的中国,却未能及早地编辑出版一部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我国书法艺术进程的巨编,因而长时间地产生一种内疚的心理,终感到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正在编辑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启功作顾问、沈鹏主编)共七大  相似文献   

14.
(五)书法和绘画艺术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名家辈出,书林繁茂,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对后世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唐初,盛行江南的“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献之)书法,唐太宗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他“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唐太宗还亲撰《晋书·王羲之传论》,文中论述  相似文献   

15.
郝永伟 《出版广角》2015,(12):82-83
以草书著称书坛的刘艺先生,是中国书法领袖集团的代表之一.笔者责编的《翰墨人生:刘艺书法著述暨同行评论选集》是刘艺先生书法理论研究的精华所在,通过这些书法理论,刘艺先生对个人、时代与社会关系,对宏观视野中书法事业的繁荣昌盛、微观状态下书法创作"荒腔走板"的深情指认,令人瞩目而同心.  相似文献   

16.
严文井先生忽然问我,有没有关于八股文的书籍?《制艺丛话》之类的书手头有没有,向图书馆借,因为是线装,大抵是借不出来的。旧书店呢,不要说元椠明刊,清代刻本也已少见,只要是线装,哪怕扫叶山房的大路货,都当成了宝贝,更何况那里也根本没有什么有用的货色。恰好有一份启功先生《说八股》的复印件,写得简明扼要、通俗有趣,而且涉及到八股的源流、做法、痼弊及趣闻,便抽空送了过去。我想,严先生也未必是要对八股文作系统的研究,有此一篇,或许也就够了。 不久,收到先生一信。开头便说:“启功文收到后,当晚就读了,多少补充…  相似文献   

17.
启功先生是我们衷心敬仰的一位师长。他在中华书局参加校点整理《清史稿》的工作时,我们没什么直接的接触。依稀记得1976年春节期间,我曾陪同时任中华书局党委书记、总编辑的金沙同志到小乘巷去看望过启功先生。  相似文献   

18.
1999年第9期《新闻与写作》封底以《新闻界的书法之家》,刊登我们全家书法活动的一组照片。9年后,我带着自己出版的《书石穴位养生》一书回“娘家”寻寻故友,我发现如今的《新闻与写作》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她增加了三种意识之“花”:  相似文献   

19.
记得陈原先生在80年代曾经以《书林漫步》的书名出版过他的两本书,作者在该书续集中说,这“是一个在浩瀚书林中漫步的求知者随手写下的札记汇编,或者是被称为“杂家”的编辑工作者的读书笔记和随感录。”现在我手边的一部《书林漫步》同名书,则是资深编辑严麟书先生的书评创作结集。这位很勤奋有成就  相似文献   

20.
周来祥先生的“美是和谐说”,1961年他参与编写《美学原理》一书时就提出来了。后在1984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他的《论美是和谐》一书中,又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探讨和论述。如今《文艺美学》对此又给予了进一步的系统的阐释和解说。他认为和谐是一个深刻的美学和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