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欣浪 《科学中国人》2006,(9):112-112,F0003
专家档案刘泽寰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现任暨南大学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主任。1991-1995年,攻读华侨大学生化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5-1998年,攻读暨南大学遗传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2001年,攻读中山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6月,留校中山大学医药分子生物实验室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飞行力学博士袁建平,出生在壶口边上的土窑洞里.面朝黄土,痴情蓝天.1974年,袁建平一步三回头,告别黄河岸边的父老乡亲,来到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攻读.贫瘠的黄土地给了他聪慧的头脑和顽强的毅力.学士、硕士、博士,他一步一个脚窝;破格为副教授、破格为教授、破格为博士生导师,他一个脚窝一支歌.攻读硕士期间,袁建平悉心研究一种运动参数——四元数.他修  相似文献   

3.
陈坚,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1984—1990年在无锡轻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分别在日本大阪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韩国仁荷大学等进行合作研究两年。陈坚博士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成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江南大学副校长。 陈坚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鸣图教授(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相热处理专业,198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获博士学位,也是当时我国汽车行业首位博士。从大学毕业至今,除先后到美国、日本、西欧有关大学、科研单位和公司进行访问、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外,他一直  相似文献   

5.
牟海津中国海洋大学教授。1996年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起师从著名海洋药物学家管华诗院士攻读博士,并于2003年6月获得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学位;2004年3月获硕士生导师资格,2005年作为我国首批公派博士后人员赴英国Reading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美国ASLO会员、中国农学会理事会员。  相似文献   

6.
正贾旭东有一份丰富多彩的职业履历,大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搞技术搞到工程师,做企业做到总经理,读书读到博士,教书教到教授!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从纺织工程、企业管理到行政管理,他在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了3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使他有了横跨理工文科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到总经理,这一近乎完美的企业管理者任职经历,将他塑造成了一位不可多得的集深厚理论与丰富实践  相似文献   

7.
谢远景 《科学中国人》2006,(6):F0003-F0003
规范的财务管理、合理高效的资本运营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多年来,邓明然一直致力于对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付出了心血,也收获了成功。邓明然,1953年生,管理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跨世纪会计学科带头人。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  相似文献   

8.
郑时龄,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分配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1978年起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师从黄家骅和庄秉权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1990年起师从罗小未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6,21(8):F0002-F0002
朱伟林,男,生于1956年5月,江苏苏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1978年-1982年,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学习海洋地质专业;1986年-1987年,进入挪威工学院石油勘探专业学习深造;1998年9月,进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院古环境专业学习,攻读博士学位。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经理;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石油地质协会会员等。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10.
田素贵,1952年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7年起在重庆大学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学习,1992年在沈阳工业大学攻读材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韩国材料与机械研究院从事合作研究。田素贵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材料热力学”、“材料现代检测技术及分析方法”、“高温材料学”、“蠕变物理”等研究生课程,主讲“现代表面技术”、“合金设计及其熔炼”等本科生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39人、博士研究生15人。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河北省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他苦心孤诣30年,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硕果累累。他是著名工业废水处理专家马中汉教授的关门弟子硕士、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教授的开门弟子博士,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指导的博士后。他34岁破格晋升副教授,36岁破格晋升教授。  相似文献   

12.
王涵 《科学中国人》2014,(10):64-64
生于斯长于斯,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安成邦与很多科研工作者有共同之处,从1998年在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他的人生注定与兰州大学有了千丝万缕割不断的缘分。安成邦在这里攻读完硕士、博士学位,实现了学生到老师的转型。然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选择驻扎的兰州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资源、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存在一定局限。几十年如一日,他无悔付出,将青春挥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栾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法国政府的奖学金。他先就读于法国贝藏松市费朗什——孔泰大学哲学系。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的知名教授们慧眼识珠,组织了特殊考试,破例录取他为该校攻读法国国家级博士学位的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人文学科的工作者。 “转益多师是吾师”,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栾栋先却动辄数百,乃至上千法朗。后来他在西方高校执教,买书的支出更加庞大。回国时,两大箱资料,十六箱书籍,是他的全部行李。 1989年7月4日,法国5位权威人士与他举行了长达4个半小时的国家级博士论文答辨。法国著名的美学家莱芜·达隆教授和国家学部委员拉斯科赞叹说:“这是一位真正的学识渊博的博士!”此后,他又  相似文献   

14.
人物名片     
<正>龚晓南,土木工程学专家,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是浙江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博士。1988年聘为教授,199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研究方向:地基处理及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倾和土工计算机  相似文献   

15.
<正>生于斯长于斯,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安成邦与很多科研工作者有共同之处,从1998年在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他的人生注定与兰州大学有了千丝万缕割不断的缘分。安成邦在这里攻读完硕士、博士学位,实现了学生到老师的转型。然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选择驻扎的兰州大学地处我国西部,资源、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存在一定局限。几十年如一日,他无悔付出,将青春挥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相似文献   

16.
钟志华,1962年7月生,湖南湘阴人。现任湖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勤奋刻苦的爱国学子 1978年,16岁的钟志华从高一跳级直接考取湖南大学。在大学,他一如既往地刻苦攻读,多次受到学校和系里的表彰。1982年7月,钟志华本科毕业时,考取了出国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1984年1月,他远赴瑞典攻读研究生,并于1988年5月从瑞典林雪平大学毕业,获取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陈东 《今日科苑》2007,(19):22-23
在台湾的建筑界,成功大学建筑系主任傅朝卿教授是相当特别的一位。他并非以建筑设计而广为人知,而是以扎实的基础研究,在海峡两岸的建筑界建立起他在建筑史与文化遗产专业上的权威地位。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写一部历史傅朝卿,1957年2月24日出生于台南。1979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在学期间受贺陈词教授鼓励,开始专研建筑史。1980年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建筑系攻读硕士学位,受教于美国著名的学者史摩尔教授及建筑史家詹斯顿,学成后回台湾担任成功大学建筑系讲师,教授西洋建筑史、近代建筑史及建筑设计。1986年,他深感所学不  相似文献   

18.
洪德元,这个普通农民的儿子,1936年生于安徽绩溪县的一个山村。1957年他怀着发现新植物,开发祖国植物资源的志向考上了复旦大学植物专业。在大学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还大量阅读有关的俄语杂志和书籍。他的论文“RNA的动态与茎尖组织活动的关系”深得王凯基教授和老师们的好评。1962年毕业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著名植物学家钟补求教授的研究生,攻读了四年的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并刻苦自修英语,经考核通过了所有课程。  相似文献   

19.
因为热爱化学,他专科毕业后锲而不舍,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因为倾心科研,他在艰苦条件下矢志不渝,一步一个脚印做研究;因为恪守职责,他在教学岗位上20多年春蚕吐丝诲人不倦,他就是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沈小平教授。沈小平教授1992年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2005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2008年至2009年在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相似文献   

20.
<正>轨道时代,正把中国带向崭新的时空。在我国轨道交通大力发展的历程中,涌动着一群忙碌的身影,无论烈日酷暑,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依靠在轨道管理和轨道检测领域领跑的专业优势,默默地为轨道交通建设做着贡献。这其中,就有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许玉德的身影。无心插柳的求学历程许玉德教授1965年9月出生于山西省左权,1980年考入上海铁道学院就读铁道工程专业。许玉德说,他当时只是遵从父母的建议。四年后,他在导师的建议下,又继续攻读了该专业的硕士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