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模糊语言     
长期以来,人们对模糊语言的作用认识不够,因而对它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和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本篇对模糊语言的以下几个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一、模糊语言不仅普遍存在,而且被广泛运用; 二、模糊语言的主要类别与特征; 三、模糊语言的修辞作用; 四、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模糊语言已在模糊心理学、人工智能、模糊数学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给人们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诸多便利。本文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对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语言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模糊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几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闫帅 《考试》2009,(7):79-79
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离开模糊语言。人们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完整的意思。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1.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必须首先分析模糊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2.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必须首先分析模糊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3.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4.
语用模糊是对模糊言语作出解释。此模糊言语既可表现为模糊语言,也可表现为非模糊语言。本文从模糊词语产生语用模糊,模糊词语的精确表达及非模糊词语的语用模糊三个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指出语用模糊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学界对语用模糊的定义、具有不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语言艺术大师,模糊语言是其独特语言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迅使用模糊语言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子比比皆是。本文从象征模糊、通感模糊、谐音模糊、反义模糊、语义模糊、标点模糊六方面对鲁迅作品的模糊语言进行例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语言学界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是毋庸置疑的。既有模糊语言的存在,就自然产生了模糊识别的问题。这是语言运用中的一个基本矛盾,它贯穿于语言运用的始终。所谓模糊识别,就是根据语言运用的规律和特定的话语前提、语境及话语动机,正确理解和识别模糊语言的确切含义及其色彩的一种心理活动。形象联想、情感活动和模糊推理是这种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如果只有说写者一方运用模糊语  相似文献   

7.
唐华 《文教资料》2006,(1):183-184
模糊语言“指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辞海》)。长期以来,人们在运用语言时都尽量追求精确而避免模糊表达,并认为精确是语言表达鲜明性、生动性和艺术性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说过:“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事实上,这反映了人们对语言模糊性的认识还不够。波兰语义学家沙夫在《语义学引论》中指出:“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办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就会使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其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我们用…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存在不少的模糊语言,正确合理地运用模糊语言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想象,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尤其在英语广告中,模糊用语的使用可以较好地利用语言特色来达到广告的效果,促进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本文就模糊语言的相关内容和英语广告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就英语广告中的模糊用语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无论讲话或写文章,语言都要求力准确、鲜明、生动,而且准确是第一位的,是鲜明、生动的前提和基础。这样说来,模糊语言就是要不得的了,至少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的。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不仅交际需要模糊语言,就连要求最为精确的数学还出现了模糊数学的分支哩,最讲究思维缜密的逻辑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思维与语言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揭示出模糊思维与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源于人类主、客观世界的限制,二者的关系体现在模糊语言是模糊思维的产物,模糊语言表现模糊思维,从而借助二者的实用价值即模糊思维促使言语交际成功、模糊语言的调节与和谐作用,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提供便利,取得最佳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零宏惠 《高教论坛》2004,(5):137-141,164
外交是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事务,语言是外交工作的重要载体,通常被称为外交辞令。外交辞令有其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外交辞令常常被运用在发布公告、公布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等活动中。模糊辞令简洁性、灵活性和概括性的特点恰好满足了外交辞令的要求。从语用原则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模糊辞令在外交语境下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任何形式的中外交往都必须以语言文字的沟通为前提,而中西方在语言文字上和文化心理上的巨大差异和隔阂必然导致中西交往间有意或无意的曲解和误会。晚清时期,民间的洋泾浜英语仅停留在肤浅而实用的层面上,在中西双方缺乏相互尊重、善意和理解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交往必然存在障碍,曲解和误会甚至纠纷时有发生。国人在吃尽了苦头之后,终于开始开办自己的外语学校,并开始认真研习英语及其文化,以应外交和自强所需。对英语在近代中西交往中的作用进行解构,不只是语言本身的课题,它更涉及到思想意识、社会文化乃至外交政治层面。这对于我们理解那段历史、理解语言与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当今的中外交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官科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34-135
在外交活动中人们经常会使用语用含糊这一语言策略,通过含糊的语言形式传达某种言外之力。顺应论指出语言使用者应当顺应语境做出恰当的语言选择,这为理解语用含糊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外交活动中的各种语用含糊策略顺应了交际语境,体现了使用者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年来中西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模糊语言在外交辞令中的运用,可以表示礼貌,创造和谐气氛以及达到某种交际目标。在外交辞令中的模糊语言的生成机制可以从修辞视角分为修辞性模糊和非修辞性模糊。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交际中,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既需要精确的语言,又需要模糊的语言,而在一些政治性或应用委婉语的场合,适当地使用模糊语言是委婉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英汉语的塔布现象-禁忌和委婉语词为例阐明语言模糊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黄佳程 《海外英语》2012,(5):130-131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ords in diplomacy is the central topic in this thesis.The thesis analyses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ords with specific examples with discuss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diplomatic language.The method of the thesis is taxonomic study.Politi cal words are with unique features of formalness,tactfulness and sensitiveness.Choos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political words is the key in political translation.The thesis focuses on discussing how to translate fix expressions,formal word,terms and four-char acter phrases.  相似文献   

19.
12世纪初,女真兴起,灭辽和北宋,并迫使高丽朝贡称臣,在东亚大陆构建起以金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东亚局势的转向促使国家实力凋落的南宋朝廷不得不调整对高丽政策,逐步放弃了对高丽的主动外交,不仅对高丽主动示好的外交行为不再热心,还多次拒绝高丽的入贡请求。一种防范的、封闭的、保守的高丽政策开始形成,并主导了之后百余年的宋、丽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张文彬 《天中学刊》2012,27(5):15-18
二战后,美国的最初目标是使日本解体,由美国占领日本本土,但亚洲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变化使美国调整了对日政策。1952年在美国的授意下吉田茂政府完成了《日台和平条约》的签字,彻底断绝了中日间的官方往来渠道。然而,日本并没有放弃与中国接触的思想,并形成了"政经分离"的对华政策。这一政策一直影响着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发展。虽然在最终目标的达成方面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在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维持中日关系不被美国的禁运政策束缚而中断方面,两国政府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