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词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出现的,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用来交际的词或短语。新词语与词汇体系中的既有词语处于动态的转化过程之中。外来词语、方言词语、行业词语与新词语的交融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新词语与流行语的区别是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地域的广泛程度等。汉语新词语是汉语词汇体系的一部分,是汉语词汇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文革”时期产生了大量政治性新词语,经济、社会类的新词语数量及少。随着文革的结束,大量的“文革”词语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政治宣传语不具备生动性和俚谷性;新词语所指称的事物隐退了新词语也随之隐退;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导致一部分词语的潜藏和隐退。文革词语的隐退启示我们:尽量淡化社会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同时增补汉语词汇要慎重。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碑刻语料在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中数量相对丰富,时代印记鲜明,尤以北朝数量为最。正确释读南北朝碑刻文献词语,对疏通碑刻文献的文意,补充辞书的用例和释义,客观反映共时词语的面貌,丰富汉语词汇史,具有积极作用。这里“望菀”“归首”“孤融”“平反有悦”“婚母”“一湌之惠”等条碑志典故词,就是该时期碑刻文献词语的重要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应变性.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从而完善和丰富起来.新词语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社会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新义大量产生,更加丰富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谓新词语,这里采用公认的看法: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的固定短语.近年来,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新词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快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碑志语料在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中数量相对丰富,时代印记鲜明,尤以北朝数量为最。碑志中的典故词以简练的词形涵盖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正确释读典故词,对疏通墓志的文意,补充辞书的用例和释义,客观反映共时词语的面貌,丰富汉语词汇史,具有积极作用。这里所释的“?门”“罢祖”“澄挠”“献剑”等条碑志典故词,就是该时期碑刻文献词语的重要词例。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最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在语言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具有与社会联系最密切、离散性最大、发展变化最快的特点.一个社会、一个地域、一种文化的变化总是最直接、最快速、最全面地在该语言的词汇中体现出来.词汇对社会的这种依赖性、应变性使得新词语不断地涌现、旧词语不断地消亡.  相似文献   

7.
赵越 《华章》2011,(27)
词汇意义是动态发展的,学界方家对词汇意义的动态发展多有论述.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新词语随即大量产生,在新词语产生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词语意义的产生是由构成新词语的语素意义决定的,很多新词语的构词语素在原语素义的基础上泛化为新的语素义,或衍生出全新的语素义,这一点应引起语言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它不仅对研究新词语意义的变化,而且对辞书编纂都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名词性构词语素“客”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8.
如今,我们无论打开网络还是翻开报纸,经常会发现一些“面生”的词语,如“丁克家庭”“月光公主”等。这些词语内容新、形式新,在原有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我们称之为“新词语”。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应变性。它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从而完善和丰富起来。新词语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社会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新义大量产生,更加丰富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谓新词语,这里采用公认的看法: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从本民族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的固定短语。近年来,新词产生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它以简约、新颖的面貌给我们的语言应用带来新鲜空气。新词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发展快的时期往往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0.
在汉语语法史的视角下,探讨了“就是”词义上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在使用大量语料库的基础上,考察兼类词“就是”多种词性的共时表现及历时演变轨迹。采用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尽地解释了“就是”从先秦两汉时期到明清时期语料历时演变特征,考察了“就是”共时平面的语义、语法表现。通过分析“就是”作为副、连、助兼类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展示“就是”从短语到助词整个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作认为,汉语中的词汇对社会变化最为敏感。即词汇系统不断地生产出层出不穷的新词语去反映新事物、新观念,而在这“层出不穷”中存在着“规范”与否的问题,本从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入手,着重论述了词汇规范的必要性以及规范化的原则问题,提出了规范化原则究其实用是“约定俗成”原则的观点,同时批判了新词语中反映不良心态的词语现象。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了解词语与时代的关系,理解词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2.辨析新旧词语更替的原因。3.理解新词语来源、基本特点。4.新词语的规范使用——既要宽容,又不能失之于轻薄。  相似文献   

13.
沈雕 《考试周刊》2009,(11):42-43
词汇作为一个系统。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该系统进行观察。传统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共时角度对单个词语的考释.本文将从历时的角度分析词汇语义变化的原因。词汇语义变化和万物变化一样是内外因共通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词汇语义变化的内因是人的认知思维尤其是隐喻思维,外因是社会历史因素、外来词等。  相似文献   

14.
“share”被译借进汉语后即迅速语素化,短期内便以“晒”为“词语模”的“模标”滋生出了近百个新词语,在结构类型、语义特征、滋生来源、衍生机制及流行原因等方面表现出与其他网络流行词语十分不同的特征。“晒”族新词语的快速衍生和流行彰显出了“典型范畴”、“转喻”等语言认知心理及当代社会独特的文化思想对词汇变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史记》中采用了大量方言,特别是关中方言词语。在前辈时哲的基础上摭拾“禳”、“刳”、“傭”等6个《史记》中所见的关中方言词语,从民俗等角度进行考释,并从共时平面分析关中方言对宁夏南部山区方言的影响,对《史记》词汇的研究和汉语方言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迅速涌入现代汉语词汇库,有些新词语已在我们日常交际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探讨一下新词语的界定问题,一方面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词语;另一方面要把新词语与瞬息词语和生造词语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和任何事物一样,语言也需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说语音、语法相对稳定,那么词汇就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词汇中基本词是内核部分,较为稳定:新词语则属于外围部分,相当活跃。基本词和新词语两部分密切联系,共同为人们的交际服务。基本词当初就是新词语,而新词语又是基本词出现的前奏,是汉语词汇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生命和源泉,汉语词汇就是通过它的不断推动而向前发展的。可以说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嬗变的产物。每当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时,就会诱发新语新词新用法的大量产生。新词语的活跃程度,是社会活力的指标,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如果一个社会长期没有新词语的产生,则可以断定这个社会是死气沉沉、没有发展的。与之相反,大凡新词语层出不穷的时代或社会,往往充满了活力。比如,港台、广州和上海一带新词语产生数量多、速度快,许多新词语都是先流行于港台或沿海一带,随后再传入内地的,因为那里的经济发达,文化活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进行,“鸟巢“、“水立方”、“福娃”等专有名词已经成为人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其实,每年社会中都会产生许多新词。而今年恰好是奥运年,使得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词语成为使用最多的词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白长茂介绍说,最近10来年国家语委每年都会编制一部《新词语词典》,收录当年最热门的词语。白长茂预计,按照目前的情况,很多奥运词语都将被收入《新词语词典》。“但奥运词语要进入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还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科学的评审。”  相似文献   

19.
战浩 《文教资料》2014,(6):22-25
在汉语史中,“有些”经历了一个从短语到词的发展过程。本文系统梳理“有些”的词汇化过程,并根据“有些”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平面中的反映,分析不同用法下的“有些”的词汇化程度及等级。探讨其词汇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出现的一类新词语--外文字母词语,人们对它是否是汉语词汇,认识不一.本文从词语理据的角度去分析外文字母词语,从而判定其是否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