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网络流言的演播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双峰 《今传媒》2006,(10):15-17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日渐强大,很多媒体在采集新闻素材的过程中,往往会从网络上挖掘线索。有的媒体对一些网络流言不加辨析、求证,一味求快求新,进行转报,让流言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世界,成了网络流言的放大器和演播场。从王小丫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的“成婚”,到超级女声比赛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日显紧要,稳增长、调结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各行业所受影响不一,有的行业要压缩,有的行业则面临着扩张的机遇。行业的变化,势必对媒体的经营产生影响。媒体经营如何适应形势变化,是摆在媒体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09,(9)
传媒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几年前,就有人如此惊呼。近年来,随着中国平面媒体市场政策逐步宽松,专业纸媒也得到疯长,在汽车、钢铁、石化、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甚至包括新兴的物流等领域,都有众多纸媒。但是作为行业媒体境遇却截然不同,有的媒体年经营收入过亿,有的则生不如死,尴尬生存。如何看待当前专业纸媒体?新市场环境下的专业纸媒体如何谋发展?  相似文献   

4.
于风 《记者摇篮》2010,(3):56-57
近来媒体讲的最多的莫过于影响力与公信力。有的认为两者合二为一,谈的是一回事儿;有的认为公信力涵盖影响力,等等。说法颇多,似乎讲的都有道理。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是重叠胶合,属于包含的关系,公信力是核心,体现媒体主体价值,是媒体的灵魂。影响力外延大于公信力,是公信力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5.
媒介"已经发展到了卖活动的阶段".这话是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首先指出的.我理解喻先生的意思,是说了不少生活类报纸的实际状况,并不是力推"卖活动".近年有的媒体策划的活动和对活动的报道越来越多.如何把握好媒体搞活动的报道和媒体公共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读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惜,有的媒体看不到、瞧不见、瞅不着这点。尽管自己是大牌媒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我国突发舆情风险事件频发,给舆论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些舆情风险事件传播中,有的主流媒体也表现出专业失范、社会责任缺失等行为,从一侧面助推了风险事件的传播与扩散.本文将对主流媒体责任缺失的表现以及需要承担起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媒体公信力的话题比较引人注目。这大概与一些媒体及记者职业操守缺失有关,也和某些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2005年赢利水平滑坡分不开。对此,有的专家侧重阐述纠正媒体行为失范以提高包括报刊在内的各类媒体的公信力,也有的专家则认为在电子信息时代纸质媒体颓势难免,大  相似文献   

9.
赵青 《青年记者》2016,(9):57-58
大众媒体不仅是大众感知世界的精神桥梁和物质介质,更担负着引领社会舆论、优化公民素质、营造良好公众环境、维护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职责.但是,我们有的媒体在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文化和娱乐需求,传递文化政治资讯、丰富公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的媒体应该是智媒体,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提供多方面、多层次、个性化、小众化信息服务。目前,智媒体产生的条件远未成熟,但从发展趋势、从部分媒体的努力来审视,可以说已经露出了些许端倪。例如断点阅读或浏览,用户在PC端或智能电视中看视频节目,之后从手机端接着看,点开视频后可立即从断点位置往下看。这是识别用户、记忆断点的一种能力,只是极初级的智能。还有如"今日头条",后台采用个性化的智能推荐机制,这可以视为智媒体的端倪。智媒体,需要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相结合。这需要用户让渡某些个人信息的使用权,个人信息的合理应用是智媒体的前提。未来的智媒体,最突出的一点是个性化服务,每个人、每一  相似文献   

11.
李新东 《今传媒》2012,(5):8-10
韩国中文媒体为在韩国的华人提供了生活的便利,其中有的杂志还专门开辟了文学随笔之类的专栏,成为在韩华人自抒胸臆、展现自己文学才华的舞台。韩国中文媒体的出现,也为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提供了实践和学习汉语的新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中文媒体又成为联系中韩文化交流的一种桥梁。可以说韩国的中文媒体充当了中韩之间的媒介作用,即向韩国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的发展概貌,有对中国进行了针对韩国的客观描述。  相似文献   

12.
郭明全 《今传媒》2007,(11):77-78
媒体对企业而言,是个很特殊的角色,是企业外部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关系. 我问过一些企业如何与媒体相处,大都说不清.有的说我们每年花很多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媒体和我们关系很好,他们都听我们的;有的说我们不需要做广告,不和媒体打交道,也不考虑如何与媒体相处;如此等等,答案都很幼稚.还记得央视广告标王"秦池"酒是怎样被《经济参考报》文章《滚滚川酒入秦池》拉下马的吗?还记得一向躲避媒体的德隆系唐氏兄弟是如何倒台的吗?  相似文献   

13.
马钰荟 《新闻世界》2014,(4):319-320
近年来,少数媒体以无道德底线的方式打搅新闻当事人的生活,有的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名誉损失,有的甚至危及当事人的生命;由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维方式不仅受之前的传统媒体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被自媒体绑架。本文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媒体的品味     
前不久,一部舞台剧,仅仅因为其中几分钟的裸戏,便成为了一些媒体争相炒作的“焦点”。部分媒体断章取义地对该剧作“新闻报道”,有的甚至以“60万元买一脱”作为新闻标题,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据报道,该剧在四川演出时,“大部分观众都带着负担去看这部戏,情绪很紧张,以致该笑的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2月24日,广东多家媒体对我国游客在巴黎老佛爷店购物受辱事件作了报道,有的在一版倒主打位置刊发新华社消息,有的在国内新闻版就事件的来龙去脉发专题,有的在A叠封底版主打位置刊发通讯,各报  相似文献   

16.
竞争无处不在,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市场氛围中尤为激烈,而近几年各地媒体数量增多,竞争白热化,如何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恐怕是诸多媒体考虑的问题。增强媒体竞争力的手段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受众、媒体本身、以及媒体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三种增强媒体竞争力的运营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无论是广播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或是网络媒体,都还不能声称自己是十全十美的传媒。这也是在一定时期当中各种媒体能够并存的理由。但生存的危机使各种媒体始终都没有停止过彼此间的竞争,有的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面对网络等媒体的新闻竞争强势,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要稳住脚跟,只有采取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策略,才能巩固电视媒体已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张海燕 《新闻窗》2010,(6):70-71
近年来,综观见诸于各级业务期刊的以新闻策划主体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似乎过多地强调了编辑在新闻策划方面的作用:有的说"编辑是记者的老板,才是实际上的办报人”;有的讲“媒体的竞争也就是编辑水平之间的竞争”;有的提出“编辑策划本位论”;有的力推“编辑中心制”……毋庸置疑.编辑“上承”领导、“下启”记者,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作为我国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不仅表现在媒体的融合态势,同样促进了各类媒体语言的接触碰撞。媒体语言作为融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融媒体背景下的媒体语言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管你是亲近它,还是冷淡它,互联网已不可抗拒地日益“侵入”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其它一切领域。近几年来,许多新闻媒体都开始陆续实施从传统媒体向“第四媒体”进行战略转移。 从现状看,处于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相当一部分传统媒体都已在网上安家落户,有的已颇具影响力。而一些经济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