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窗外的世界     
几年前我作为知青子女返回上海,住在常见的石库门房子里,左邻右舍都是上海人。我自然而然地认为我那间小屋窗外的世界便是上海。于是,我坐在窗前用眼睛、耳朵去认识上海。但上海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好。上海的马路狭窄,老是堵车;上海的住房条件很差,往往一家几代人挤在一间房里;上海人的火气很大,常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一场。上海人的坏习惯很多;抢占住房公用部位,乱扔垃圾,坐车不  相似文献   

2.
上海很早就进入了文学作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反映的是晚明时期的上海,可以说是上海的前传,呈现了上海在开埠之前的历史。这部小说的书写把上海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这部小说的完成可以说阐释了上海之所以成为上海的原因。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天香》以上海"天香园绣"从闺阁走向民间的过程为线索,反映了乡土时期上海文化的特质,书写了开放、博大、务实的上海精神,丰富了我们对于上海的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安忆始终将视线定格在上海这个魅力非凡的城市,并因为书写上海的独特角度备受关注。在她的“上海往事”系列中,《长恨歌》、《妹头》和《富萍》是三部影响较大的作品,也是对上海的书写相当成功的作品,并且这三部作品可以见证作家书写上海决心的逐渐坚定和逐渐游刃有余的过程。王安忆以自己对上海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开阔的视野和细腻的笔触相结合,将以女性为主角的琐细的上海世俗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本文试从上海印象、上海的女人、上海的男人以及王安忆的上海与张爱玲的上海的比较几个方面把握王安忆笔下独特的上海面貌,提取她的作品中的上海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先谈谈这次来到上海,对上海的印象如何吧?有没有品尝美食呢?刘仁英.以前看过很多中国的电影,所以对上海的印象都是电影中的那些,这次来到上海,我发现上海真的非常繁华,风景也很漂亮,虽然因为时间关系秘殳有吃到多少上海的美食,不过我知道上海的小笼包和大闸蟹很好吃,我很想去尝一尝。  相似文献   

5.
美琪大戏院、山阴路大陆新村、田子坊……这些上海人熟悉的街景、建筑,被老上海人黄石用彩色铅笔呈现出来,别有一种风情;而生活在上海的作家们深情书写的有关上海的文字,则勾勒出许多人心中的上海形象.  相似文献   

6.
范敬宜 《科技文萃》2000,(10):157-158
从上海出差回北京,"上海老乡"总爱问一问:上海这几年变化真那么大吗?我告诉他们, 上海确实变得连我这个"老上海"都认不得了,不过我觉得最新鲜的,还不仅是城市面貌的大改观,而是上海人"脾气"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不久,上海便结束了单一封建制法制的状况,出现了多种法制的局面,直到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按当时上海地域的划分,旧上海的法制主要有华界法制、租界法制、日伪时期法制。还有上海小刀会起义军和上海市民代表会议政府两个革命政权的法制。华界法制。除租界以外,其余的大多数上海地域都属华界。旧上海华界法制存在的时间最长,除  相似文献   

8.
我对上海感情很深,因为我奶奶家在上海。从小我就习惯吃上海的零食、上海的菜,所以一到上海来,我常要点菜泡饭,因为那是奶奶家饭菜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上海基础教育承担两大历史性使命 上海基础教育在上海国民教育体系中是领头羊,上海义务教育的完成率和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办学的基本条件、课程教材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都在全国走在前列。可以说,上海教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最有条件领跑的就是上海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上海服饰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中西合璧、趋新求变、个性鲜明、意识超前。徐华龙的《上海服饰文化史》对上海服装文化进行了全新解读和历史建构,成为认识上海民俗和上海文化的一把钥匙。在作者看来,旗袍无疑是最能体现上海服饰文化特点的代表性服饰。因此,在徐华龙先生新著的开头部分,首先对旗袍的文化元素进行解读,勾画出上海服饰文化变迁的基本轨迹;在对上海服装文化史的历史建构中,以上海开埠为起点,将近代上海服饰文化史分为四个重要阶段,概括其特色,阐述其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初步建构起了上海服饰文化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1.
它是巨龙,正在腾飞;它是骏马。正在奔驰:它是雄鹰,正在高飞;它是腊梅,正在吐蕊;它是彩虹,正在夺目。它不是别的,正是我的家乡——充满活力的上海。多样文化——你我共事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它广泛地吸收着东西方各种各样的文化。上海有许多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上海茶文化节等,享誉国内外。另外,在上海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网站,大家可以在网站上交流学习。上海让世界了解了正在阔步向前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音乐世界》2014,(22):66-71
这一次来到上海,觉得上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最想吃到的上海美食是什么呢?初珑.这次是我们第一次集体来上海,没想到上海是那么大的一座城市,我觉得上海的夜景非常漂亮,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南珠,我们都很喜欢吃辣的东西.所以一到上海我们就去吃了火锅。昔美.而且火锅的调料可以自己配,我觉得很新鲜。  相似文献   

13.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其后党中央所在地几经变迁,大致变迁路线图是上海→武汉→上海→瑞金→陕北地区→西柏坡→北平。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立于上海,主要原因是:1.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心和工人阶级的聚集地,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地和较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城市。2.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者和联络中心的作用。3.共产国际的作用。1920年4月俄共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来上海,参与…  相似文献   

14.
我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我也喜爱我的第二故乡——中国上海!"上海是一个文明大都市。"在韩国读书的时候,我就听过这句话,但我还是觉得韩国是最美好的地方。两年前,我跟随妈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上海。以前,我在韩国的时候,常常听到父母提起让我到上海学习中文的事情。因此,我对上海有着许多美好幻想,我一直很想到上海去,看看上海是什么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一、上海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郾符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定位的要求,满足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办园体制的改革,使优质的学前教育成为上海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标志之一,成为上海优化投资环境,引智、引资,育智、育才的重要基础之一;成为上海作为“最适宜居住城市”,吸引国内外居民入住上海、青睐上海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为上海教育闻达于世界教育的理由之一。2郾作为上海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老年远程教育在各区县、街镇、居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重视规范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完善的组织体制和管理体制。1995年,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三个单位联合创办了"空中老年大学",1998年又创办了"网上老年大学"。2006年,"空中老年大学"和"网上老年大学"被合并为"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并开通了"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上海远  相似文献   

17.
弄堂是上海民居的特色建筑,它记载着上海的故事,透露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可以说,曾经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弄堂房子组成了上海,构建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弄堂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弄堂似乎慢慢从上海人的视野中淡出。上海的弄堂文化和北京的胡同文化一样,悄然发生着变化;但是上海人的弄堂情结也和北京人的胡同情结一样,剪不断,理还乱。上海作家沈善增经历了弄堂的变迁,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和实行简政放权的重要举措。论文以上海设立自贸区对我国的影响为研究视角,分析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背景,指出上海自贸区为进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促进了我国外贸格局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海外英语》2004,(2):34-35
50年前的上海已有“东方的巴黎”之称,和国际大都会伦敦、巴黎齐名;今天的上海被视为“全世界的商业城”,迟早会成为“东方的纽约”。上个月笔者首次到上海,在5天4夜的短暂逗留中感受到现代上海的大都会动力。上海人口近1700万。人口之众,决定了市场潜力。在上海,上中下各阶层各有消费天  相似文献   

20.
上海永远是中国的话题城市,上海人永远是中国人的话题族群。不夸张地说,在上海以外的任何一张酒席饭桌上,拿上海和上海人来开涮都是司空见惯的。然而不管怎样,上海人历来部是你骂你的,我行我素,大家几十年如一日照样你来我往,生意照做,人情照交,就如同周立波与郭德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