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童心飞扬"雅慧课程体系为基础,积极开展"童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培养具有雅慧品质的现代儿童的育人目标。"童心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和实施,不仅唤醒了儿童天性,更丰富了学校文化成果与品牌内涵。  相似文献   

2.
儿童世界是一个美丽的王国,童心是人世间最透明的场所。一方面,我们对儿童赞美不止,对童心向往不已,现代人梦想做回孩子,然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进步速度越来越快,竞争的惨烈已经蔓延到孩子的世界,当下的孩子日益失却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在这种情势下,儿童文学的价值因此而突显。呵护童心,保留童心,会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相似文献   

3.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认识到儿童精神的本性,复归儿童生活的本真,发现作为善之奠基的童心哲学.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第一小学从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入手,以守护童心为教育理念,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培养等角度予以贯彻实施,旨在让儿童说儿童的话,做儿童的事,过快乐的生活。在这样的教育实践下,学生"会思慧玩",快乐成长,这所本以乒乓球为特色的传统学校,成功转型为多方面都受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新优质学校。童心具有一种天然自由的生命状态,蕴藏着蓬勃的生命能量和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应更加重视儿童立场,守护好童心,从而让儿童更好地发展。具体地,要做到:读懂童心,包括读懂儿童的原初认识和疑难困惑,从而让儿童的数学学习自然生长;解放童心,包括让儿童大胆地提问、充分地尝试、自觉地交流,从而让儿童的数学学习充满活力;滋养童心,包括培养儿童的数学眼光、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锤炼儿童的数学语言,从而让儿童的数学学习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公认的具有"童心"的作家。儿童式的叙述语气,作品中时常可见的"童心主义"倾向,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作用,构成了萧红独特的"童心书写"。  相似文献   

7.
李敏 《中国德育》2017,(11):25-30
儿童本位或童心本位其实是人本主义的内芯,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原则。儿童本位并不是西方独立发现的,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童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童心主义其实就是中国的儿童本位观。  相似文献   

8.
丰子恺的童心信仰使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进行童话的创作。在为数不多的童话作品里,他描绘了纯净的童心世界。在他笔下的童心世界里,他竭力表现的不是他作为成人对儿童的某种俯就或训诫,而是他对童心世界的虔诚仰慕以及对构筑理想国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儿童绘画的魅力在于其稚拙,其纯真。一起走进儿童的世界,用心去解读童心,用童心去引导课堂。美术课堂即是童心的课堂,而童心启发、延续的关键在于教师。美术教师,是童心启发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10.
教师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挚情感的心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动力之源。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甚至形成不可逾越的代沟。这样就需要老师常怀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  相似文献   

11.
斯霞的童心母爱是关怀儿童的自然情感,是关乎儿童身心人格长远发展的情感教育。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深具小学教育专业特质的教育爱品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集合。斯霞的精神性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黄耘 《广西教育》2009,(25):24-25
童心是儿童拥有的本纯之心,拥有童心就意味着拥有了纯真、好奇、想象力、探索心……对于童心的可贵之处,德国儿童文学之父凯斯特纳就曾说:“只有拥有童心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因为拥有童心的人拥有了人最本质的品性,也拥有了人最诗性的眼光。从教育领域而言,儿童的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发现、了解并理解儿童发展的特点,就掌握了教育引领儿童自然成长的密码,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1898-1975)对儿童独特的见解体现在他的书籍、绘画等作品中,他提倡成人应该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守护儿童的"童心世界"。丰子恺的"童心"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还有着重大的启示,本文在简要阐述其"童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热爱儿童,延展童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解儿童,发现童心;对社会教育提出呵护儿童,回归童心。  相似文献   

14.
感悟童心     
李迪 《班主任》2010,(9):14-14
李镇西老师所说的童心,据我理解,并不专指七八岁孩子的儿童之心,而应该是所有纯洁、晶莹、真诚、善良之心。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就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小学生的感情、兴趣、思维、纯真;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  相似文献   

15.
孙青 《考试周刊》2011,(84):25-25
儿童诗是童心的诗意传达,解读儿童诗的关键是体验童心,去诗中感受儿童单纯的情感,体味儿童特有的情趣,欣赏儿童式的丰富想象,咀嚼儿童般天真形象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习作是属于儿童自己的,是儿童自己的一种生活需求,是儿童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再现,是儿童自己情感的一种自然流淌。如何让孩子们写出富有灵性的文章,让他们的童心飞扬?本文从“在细节中呵护童心,为童心飞扬奠基石;在故事中创意表达,为童心飞扬丰羽翼;在文本中放飞想象,为童心飞扬展风采”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童心     
于晓琳 《山东教育》2005,(5):121-121
童心,是雨后天空的彩虹,绚丽夺目。童心,是小荷尖尖的一滴露珠,晶莹剔透。童心,是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映着白白的云、蓝蓝的天。童心,是一棵小树,根植于沃土,摇动着嫩绿的枝条。  相似文献   

18.
童心教育 一、引言 小学教育是对人的童年成长实施的教育。在这一成长的过程中.“童心”是万万不可缺失的。童心的宝贵在于何为童心。《辞海》解释:“儿童的心情,孩子气。”引申为真心,真实情感。明代思想家李贽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又云:“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相似文献   

19.
美育·童心·创造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童心绝不是婴儿般倒退的标志,它是生命力和创造潜能存在的来源和证明.然而,在个体成长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束缚、外诱动机、逻辑思维、从众行为的影响,个体的童心大多衰退,甚至丧失了.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在呵护儿童童心的同时,也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连贯性的美育可以使个体在成年之后仍然保持快然活泼的童心,并使其创造力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怿 《学语文》2007,(3):37-38
一、纯真自我——“童心说”的历史涵义与现代解说“童心说”是明代文学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主张。他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所说的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他认为凡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文学写童心,其实质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对表现受儒家礼仪束缚的“伪情”。李贽的童心说,推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