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去年伊始,编辑部要求我们每个记者要拓宽报道领域,努力采写一些“带响”的新闻。采写“带响”新闻就要增强宏观意识,抓有普遍意义的典型。农民现在致富门路增多了,有些地方的农民便把种地当做“捎带田”,出现了荒田的现象。去年5月7日,“小满”已过,全市大田播种已结束,但我在下乡采访中,发现海洲办事处新东村有一片60亩地仍是白茬。地里只有一位74岁的宋老汉在他分得的  相似文献   

2.
我采写的一篇新闻作品《农民徐大松办起垃圾加工厂》继去年7月获浙江省1990年度好新闻一等奖后,12月初又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同事中有人戏言:这是篇拣来的新闻。我并不否认,采写好新闻有机遇因素。但偶然性中有必然性,“拣”的过程本身就是现实的劳动和过去的经验的结晶。不然,这个新闻事实,也会在我面前不经意地滑过。“得来全不费功夫”?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写是项艰苦的工作,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几年来,我采写的一个个先进人物的思想行为给我以启迪和鼓舞。去年冬季,我在团工会整理“双先会”典型材料时获悉:18连女工李玉琴解放思想,广开致富门路,在弃耕碱地上创办开发性林场。次日清晨,我冒着严寒骑车十几公里前去采访。李玉琴告诉我:“80年代了,光凭干劲是搞不好生产的,要学科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采写了3篇新闻,这3篇新闻在《川东南报》发表后。均被新华社采用,我从中悟出了如何采写全国性新闻的“秘诀”。一、在比较中找新闻新闻界一位老前辈说过:“新闻没有同全国比较,就不能说明问题。”作为地方报的记者,要使自己采写的新闻跳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场,就得善于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采写的《人·狗·贼》、《当了父母,你就要多操心》和《你、我、他都有哪些责任》三篇社会新闻分别被《阿勒泰报》、《工人时报》、《新疆军垦报》采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有人问我:对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怎么样才能写得引人重视?我结合个人的实践谈点肤浅的体会。我觉得,要写社会新闻,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社会新闻不是生产动态、工作经验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人们普遍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这就要求作者在采写实践中,既要重视新闻题  相似文献   

6.
当记者几乎天天都要写新闻,若要问一年写了多少新闻,恐怕连自己一下子也回答不出来。别看新闻写得不少,但要获个大奖却真不容易,所以,有的记者把采写出获奖新闻形象地叫做“沙里淘金”。如果每年都能淘点“金”出来,对做记者的来说,可算是可喜可贺之事。我做记者10余年,也淘得一点“金”,这其中1996年采写的《农民出资奖园丁》,荣获河北省好新闻二等奖,奖项虽不算高,但给我的感触却很深。我觉得要写出好的获奖作品,唱好“识金”、“抢金”、“掘金”的“三部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7.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8.
读者之声     
广西贵港市湛江镇二中刘涛:我是一仕初中语文教师。平时喜欢写新闻报道。去年,我到当地邮电所订阅了全年的《新闻与写作》。《新闻与写作》的栏目,像磁石吸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尤其爱读“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体会”、“当好通讯员浅谈”这三个栏目。由于有《新闻与写作》这位良师月月指导,我的新闻采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去年,我在地市一级广播电台播出稿件32篇,在《贵港市报》发表文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平时爱看报纸,爱收听新闻节目。时间长了,自己也萌发了写新闻报道的念头。买了几本新闻业务书拜读,可还是不知道写什么,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请编辑给予指导。 陕西扶风 王衡 王衡同志: 你初学新闻报道,不知道该写什么,总感到“老虎吃天,没处下爪”。这是很正常的,许多通讯员都有这样的经历。 写新闻要求固然很多,但说简单些,要采写一件新闻事实,起码要用三个方面去衡量,一是这件事新鲜不新鲜,二是这件事有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三是这件事典型不典型。如果说这件事情新鲜,有针对性,比较典型,那么就说明它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就可以进行采写。比如,我采写的现场短新闻《喜看农民来春游》,这篇报道就具备了以上说的几个方面。春游,对城里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什么新鲜的。但是我观察到这几年到城里春游的农民多起来了,这就很新鲜,它说明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开花结果,农民兄弟丰衣足食后,已开始追求较高层次的精神娱乐生活,因而也是很典型的,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于是,就可以着手进行采访,到旅游点、街道和售票窗口采集一些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存在着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这就是记者与通讯员稿件的不一视同仁。若将其戏称为不平等的“条约”,我觉得并不为过。笔者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先做通讯员,后当记者,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1982年,笔者在鲁中某县做基层通讯员,闻知一公社试行土地转让承包制,这在当时可是“重磅新闻”,可笔者将精心采写的消息寄往数家新闻单位,竟杳无音讯。不久,某省报刊登了这一“重磅新闻”,虽然  相似文献   

11.
读者之声     
解放军驻昆某部政治部邓忠开:去年初,我从基层连队调到部队政治部报道组,当一名报道员。那时,就连新闻“五个W”是什么我也不知道。采写的稿件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新闻干事向我推荐《新闻与写作》。其中的“新闻来稿评析”、“新闻选择探微”、“新闻标题写作”、“采写体会”等专栏通俗易懂,一下把我吸引住了。我把1992年至今收藏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共采写稿件95篇,被采用81篇。其中省市级采用33篇,中央级3篇同行们说我很幸运。其实,我搞报道也不过一年半时间,开始也和许多通讯员一样,稿件写好后,匆匆投寄,不注意发稿对象,结果绝大多数如石沉人海。后来,我除平时加强新闻基础知识学习和勤奋采写外,注意瞅准发稿对象,力争给稿件找个最合适的“婆家”。去年5月,我和一位中学教师相遇,问他这几天啥忙? “学校成立了护校队,把我也编进去了。”我又问为啥要成立这个组织,这位老师就详细给介绍了情况。我认为这是条有价值的新闻。就连夜采写了《成立护校队,保障学校安全》的稿件,寄给《宝鸡教育》报。既表扬了这个学校的作法,也给教育系统提供一了条治安信息。稿子很快在该报一  相似文献   

13.
我的百姓情     
1999年 11月下旬,我采写了《这样的“决议”怎能通过?!》这一调查新闻。文章发出后,很快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改革报等报刊电台采用。该文通过对“一些乡镇利用‘人大决议’具有的法律强制性,把中央明令取消的集资、摊派再次强加给农民,使乱收费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这一新闻事实的剖析和透视,揭示出这是农民负担长期不降的一个关键因素,并指出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迅速纠正,将严重损害党群关系,损害乡镇人大自身的权威和形象。回顾该文的采写过程,我认为,敢于和善于为农民说话是该文成功的关键。 1999年国庆…  相似文献   

14.
多写短新闻     
我在农村基层工作,经常采写一些乡间短新闻。自去年四月以来,我先后在《四川民兵》、《四川农民报》、《四川工人报》等报刊,及县人民广播站发表了七十多篇稿件。还分别被《南充日报》、《四川农民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通讯员。下面谈一点采写短新闻的体会。短新闻要凝聚一点,短小精悍。我开始写稿时,总想写出“大部头”,有分量的长稿。于是使劲拼凑材料,拉长篇幅,因而写出的稿子主题不突出,事例不典型,费力不小,不能采用。后来,我仔细琢磨《新闻与写作》上一些作者谈写作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讲究快和新,“马后炮”过了时辰,岂不等于“瞎火”?其实不然,我们平时大都会遇到“马后炮”新闻,而且不得不去写它。一些份量较重的新闻,通讯员写过,见了报,但因宣传效果不佳,还得记者重来。对这类新闻的采写,我的体会是:等待时机,巧取角度,精心采写,“马后炮”也能打响。 1992年春,湖北省随州市爆出一条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新闻,封江农民承包大型国营水库养鱼开全国先河。当时由于信息不畅,待通讯员一小稿到我们《随州报》后,距签合同之日十余天,《随州报》只好发了一条短消息。随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均发一简讯。这条“活鱼”就这样了事,确实可惜。我们一边收集封江农民承包水库的有关材料,一边与封江乡政府和封江水管处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11月初,我和本报一记者于首网鲜鱼起网之时赶赴现场,写出了消息《封江农民承包国营水库养鱼尝到甜头》,获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去年6月20日,山东省金乡县城郊乡党委聘请全省模范农民通讯员郝志文任报道员,使这位农民记者大展其才。仅半年多时间,这位农民通讯员就采写稿件一百五十多篇,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一百二十五篇。由此使我联想到,地方新闻部门在改革通讯体制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7.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每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要细心地听取被采写者的意见。我曾采访过一位助理工程师,用微机控制百吨锅炉节约原煤的事。写稿时我为他加上了一段“闪光”的话,文章发表后,他感慨地对我说:“本来这是篇好文章,可你加上这样一段我没说过的话,就显得多余了”。我十分尴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憾事。打那以后,我坚持每写完一篇新闻稿,都要让被采写者亲自看一看。再有就是不能强人所难。去年夏天,我采访了我厂一位优秀青年工程师。他谈到,我迷上了革新,竟  相似文献   

18.
“口子要小,角度要新”,这是我国新闻界的一句行话,本文不谈“口子”,但说“角度。所谓“角度”,这里是指的新闻角度。在《新闻工作手册》中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和写作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作者要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采写出真实而又生动的新闻报道,就必须选择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农民通讯员.生产之余,经常忙里偷闲“爬格子”,写的都是些平凡中见新奇的小事.由于我刻苦学习,勤于锻炼,总喜欢留神身边的人和事,新闻线索就多了起来,每年被上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百余篇.对于找写稿线索,我的体会是“只要多留神,身边有新闻”.有一次,我采访杨柳河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得知该村有一小女孩无肚脐,肚皮薄如纸,而且能看见内脏.我随即去采访,确有其事.于是,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奇怪,小女孩肚皮薄如纸》的消息,很快被湖北农民报刊登之后,有多家新闻单位作了转载.许多热心读者来信询问,并帮助治疗,收到一定的社会效果.今年2月19日,武汉晚报的艾杰、吴慧莉记者特意请武汉军工医院的黄教授风尘仆仆从江城赶到杨柳河村看望了这名女孩,女孩的父母很感激.我采写并被湖北农民报刊登的《像狗一样凶的大公鸡》也是发生在我身边的趣事.这说明:如  相似文献   

20.
我采写的小通讯《两副对联的苦与乐》,出乎意料地荣获安阳市1986年新闻写作三等奖。这大概归于曾使我激动不已的新闻“灵感”吧! 去年8月,我随有关单位的人员到北丰村采访养鳖专业户王敬修。攀谈中获悉他的“罗曼史”。他家,一出门就是漳河,他自幼就在河滩捕鱼捉鳖。三年困难时期,他这条光棍汉靠捕鱼捉鳖为生,整天连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