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丽娟 《教师博览》2010,(10):F0002-F0002
实践知识"理论化"和理论知识"实践化"是仲丽娟一直的追求。她运用校本课程理论,聚焦课程开发,规划和设计了学校的教师研修制度,主持科研方法培训班和研究型课程教师培训班。她十分关注教师发展。分别从职业生涯中期、学校家庭社区合作过程、校本研修、学科教师等多个视角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找准文化自觉实现的切入点、文化自觉实践的着力点以及文化自觉发展的新基点,探索校本课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开发湖笔文化校本课程,在创设适合学生的课程的同时,又能够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进行实地考察等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湖笔文化开发研究现状和学生现实需求,开发研究适合湖州的湖笔文化校本课程,具体展开湖笔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构想。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古村落"文化自觉"的交汇点上,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既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有学校层面全新的自主开发。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具有原生综合、实践探索、动态创新等特性,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到学校全新开发,这些特性依次增强。在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开发主体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文化视界,依循合理的视界,选择适切的课程实施方式,并有效利用古村落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现代大学作为一个生命组织体,具有社会责任、学术自由和文化自觉三重特点。在现代大学的发展理路中,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的本土根基与外来经验之间数不清理还乱的关系,严重制约着其自身的有效选择。在回应"钱学森之问"、"李约瑟之题"和"许智宏之问"的过程中,现代大学的建设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批判精神,在从"依附"走向"自主"的转变中,寻求适合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学校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个性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和目标,是民族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借鉴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提升本土文化认同感、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形成文化反思和体验文化创新等途径实现学生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是指学校形成、实施与完善以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农业技术等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过程.技术取向下的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割裂了该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联系,致使该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深层价值被遮蔽,实践的高度与力度不够.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强调课程的文化品性,视课程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有着其超越技术层面的理念与假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该类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以及特色学校形成,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培育引领着当前课程改革深化的脚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更要在这一本体功能的指引下不断进行修正、补充、调整以及创生等价值应答建设。这样的建设过程,必须在学校文化主题的关照下,从外延层面应突出校本课程的文化品格与实践形态;同时,又必须从内核层面进行价值取向和体系建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校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和实施,使校本课程更好地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校本课程逐渐走向常态化等方面做了一些实践与探索。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以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中心,以家乡的文化、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开放性、自主性为原则,让家乡文化走进课堂,走进生活。就我校校本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策略谈谈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校本课程"常态化"实施要依赖于领导及制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课题简介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自筹经费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区域推进与有效实施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本课题以县区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层面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圆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元范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及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与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封建集权思想及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目的都有很大的关联。在文学实践中这种"圆意识""圆文化"凸出地表现为"月亮"意象和"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后者既有其民族性、大众化的一面又有其封闭性、保守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文字溯源、生态文艺学、合成构词、人文内涵、文艺实践等角度立体展现"圆"的丰富内蕴。  相似文献   

12.
教师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与学校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紧密相关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教师在“讲教学设计”,“讲教学过程”和“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反思”中,不断感悟新的教育理念。“新基础教育”研究为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进一步深化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召开第六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年会。研讨会的主题是"课程理论与实践创新";研讨专题主要有四项:"课程研究与文化""课程改革与反思""教师与校本""教学与评价"。与会代表的发言和建树,将对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比较经济有效的形式之一,也直接服务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改对高中教师及其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培训正是顺应了这种新的要求,并且有力地推动着新课改的发展进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然和应然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承认差距,更重要的是要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15.
西方背景下的"学校本位"源流极为复杂,代表了教师教育的一种整体转向,表述的是在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思潮中衍生的一种以市场为本位追求教师质量的制度化的实践。我国实践中有"学校本位"的要素,但是,政策和研究层面上大规模的中国化历程并非教师教育领域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辅助策略。辨析中西语境中的"学校本位",产生了中国的"学校本位"之问,是顺理成章还是顺水推舟?顺水推舟的学校本位,没有教师教育连贯的制度设计和权力关系的变化,"学校为本"有可能面临"反反思"的危险,它们维持与巩固的或许正是课程改革力求打破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为线索,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丰富发展了的、被实践检验正确的、形成体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成熟和理论自觉,内在地体现出中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同实践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单具有名称、概念的性质、属性,而且更加彰显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普遍强调道德教育的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但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其中不乏有德育课程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本文首先对校本课程做了概述,然后论证了进行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过程及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路遥小说中的不同婚恋类型、女性形象、两性间权力关系的分析,文章认为路遥小说中“菲勒斯”意识是一种“乡下人”的“菲勒斯”意识。它与传统文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作家的创伤性婚恋经验相关,因此表现出其具体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19.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意义,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它们又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体现在二者的一致性,发展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有论者主张要像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学习前苏联教育学那样,来开展"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同时宣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科学"汲取的是前苏联教育科学的糟粕——凯洛夫教育学",它应该并已经被"抛弃"。这是否具有充分的事实和科学根据?值得认真研究。课程教学论当前面临这个现实重大课题。这两件事情或两个"运动"不能等量齐观,不可同日而语.很难相提并论。凯洛夫教育学反映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规范,是现代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历史成果。虽然它本身有局限和缺陷并时过境迁,但具有基本合理性,至今仍有意义。"新课程理念"反映了对现代学校教育局限性的忧虑和改革设想,有一定思想启发性和积极成分。但是它矫枉过正,本质上不符合现代学校教育基本规律,且思想驳杂,含混模糊,缺乏实践操作性,不能指导课程改革。基于理论和实践品格、意义和历史命运的强烈反差,两者在中国的境遇也截然不同:建国初学习凯洛夫教育学过程中虽有缺点,但主要产生了积极正面效应;"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并采取"大破大立"的激烈方式,不符合教育改革特点。因而时间或短或长,代价或小或大,人们终究不会完全接受。其理论是非和对实践的消极影响需要严肃反思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