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汝健 《宁夏教育》2006,(11):14-15
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之一,是指职业教育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一、职业教育经济功能的主要表现(一)在再生产劳动力和劳动力合理配置方面1.职业教育再生产劳动力。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也要转变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果要分析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大致可有三种类型:一是职业教育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头,起引领作用;再一个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起促进作用;最后那个是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游离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或者起阻碍作用.我们希望的当然是第一种,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真正扮演了引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色的例子(所谓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复兴的火车头的说法也是言过其实的).经常的情况往往是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现象,正所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相似文献   

3.
当前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凸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和渗透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西部地区C市为例,通过调查了解职普融通的现状,发现虽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颇,制约职普融通发展的因素较多,但发展预期乐观。可以从建立保障政策与机制、提升影响力、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职普融通路径等多途径入手破解困境。  相似文献   

4.
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良好职业道德,有较高文化、技术、管理水平的各类人才的任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应采取各种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性,同时也受到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职业教育与工业化之间既有间接关系又有直接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工业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须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能力为本位,服务经济社会的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产业与经济结构变化,使职业教育升学导向与专业技能培养两者相互依偎,碰撞共存,成为一种特有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升学有政策支持与倾斜,技能培养侧中求重,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品行操守养成,校企合作办学具有一定特色。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上海职业教育要不断深化改革,突破关键的制约瓶颈,进一步凸显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和发展内涵,更好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本文围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如何高效服务地方经济这一主题,从主动对接地方产业,深化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8.
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它表现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升,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发展形态的多样化,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确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以及对学习者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服务市域经济社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文章认为:市域职业教育理应建立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市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直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作用突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的紧缺表现得相当突出。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技能型工人的需…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教育具有两个需求主体,一是经济社会的需求;二是公众的个人需求。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特征,表现为职业教育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职业人才,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职业教育是实现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研究,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办学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招生结构与就业结构、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水平等方面分析了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提出了通过政府和学校搭建三个平台来促进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所需人才的数量质量与规格,地方政府都会给予职业教育以积极的扶持与投入,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强大.虽然劳动力的流动性、职业变换的频繁性比以前更大更快,但这种就业特点并不影响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程度.所以,中职教育在制定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时,要想与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就必然要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特点,让区域的优势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长久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职业教育思想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思想和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三种,它们分别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能学习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在它们的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也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日益突出.山东省以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水平,拓展了职业教育功能.适应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要求,应当配套跟进相关措施,实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从协调发展到协同发展,是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全新认识,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将协同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评价学等多个学科、多个视角展开,着力建模型、出标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是一种研究视角的创新,也是一项极具开拓性、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神木县县域经济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一,西部第17位,全国第211位。而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为神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密切。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从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存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现实性与前瞻性、整体优化与特色发展和基础稳定与规范运行的原则使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乡村职业教育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目前,安徽省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劳动者整体素质低下,城乡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在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乡村和谐发展日益重要。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方向,明确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乡村职业教育应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为了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课题组以河南为例,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职业教育对经济的直接作用,包括教育产出(劳动力或人力资本)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和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职业教育领先各级教育发展;河南省教育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职业教育的作用遥遥领先;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还是资本推动型的增长,就业人员的贡献率在4%左右,而职业教育支出的贡献达到了8%左右。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夯实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力;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