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甘肃东部的陇东庆阳涌现出了一批女作家,形成了一个作家群落.她们以女性的生活为表现对象,体现了新时期以来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庆阳地方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的风貌.本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作品来分析这个作家群的创作共性及现状.  相似文献   

2.
丁玲与萧红同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她们都以女性作家细腻的笔墨来写她们笔下的女性,在体验人生、寻问人生中都发出了孤寂的心声,但丁玲是以女性在叛逆中寻求生命的火花作为她创作的主旋律;萧红则是以女性在孤寂苦难中呼喊人生成为她创作的主旋律。其原因在于:作家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思想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古代的女性作家,始终处于男权中心文化的控制下,正统儒家的礼法教条限制了她们的生活范围、束缚了她们的情感表达,使其文学创作不可避免沾染所谓的脂粉气,题材狭窄,意旨不高。同时,儒家正统文学批评中的以作家群体的气质批评个体作家创作风格的心理习惯,一方面使部分优秀女性作家受到忽视与遗忘,另一方面也影响她们在创作中呈现拟男心态。  相似文献   

4.
徽皖地区何以出现占明清女性戏曲家总数四分之一强的女性戏曲家,她们所生活的地域、家族环境对戏曲创作有何影响?文章对徽皖文化作总体观照,认为徽皖重视女学的文化背景,女性家族的一门风雅,戏曲文化的浸染构成女性戏曲产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徽皖文化赋予女性"尊礼重德"的文化理念,成就了女性戏曲风雅之颂.徽皖女性的戏曲创作,既是对时代戏剧思潮的呼应,也标举出她们对前代男性文人戏曲创作与女性戏曲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丁与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她们都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婚恋观以及她们作品人物着手,比较两者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当代东北女性文学在开放的文化语境中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地域精神,显示出独具丰采的地域风格与民族特色。它以兼有女性自觉与地域品格双重性的文学视野,以母性情怀与民间视角相结合的创作意识,既书写着以黑土地为代表的东北文化,又从女性视角出发,表现出对女性生存境遇与命运的恒久关注。地域家园与母性温情成为当代东北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不尽资源与内在动力,也使得她们在人生情态、艺术追求、创作动因、情感观照以及创作视野等方面呈显出随性洒脱的自由精神、牵扯不断的恋土情结、温婉悲悯的女性情愫以及博大宽宥的民间情怀等共通的地域性品格。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女性文学写作成绩斐然,从写作主题到创作艺术都有了新的突破.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小说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用多样化的手法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表现女性特有的性别体验,成为20世纪文学创作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的作品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女性文学写作成绩斐然,从写作主题到创作艺术都有了新的突破.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小说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用多样化的手法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表现女性特有的性别体验,成为20世纪文学创作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的作品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与王安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独特的女性作家,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表现了许多独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着柔弱的外表,但是却有一颗坚强的心,读者可以读出她们身上彰显的生存意识。她们的生存意识表现在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也表现在面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奋力反抗。但由于两位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个人创作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她们笔下女性体现的生存意识也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早期女性作家的散文创作,五彩缤纷,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达到很高水平,评述她们的文章,领略她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同她们的审美理念,有益于加深时生活的认识和繁荣新的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是张爱玲和苏青.她们的创作以表现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见长.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成为她们的叙述对象.本文试从张爱玲、苏青笔下男性形象的特点分析,对两位作家的认知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私人化的"身体写作"在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处是一种人性自由的张扬,是人性平等和尊重的争取。杜拉斯笔下的女性是其独特创作思想与生活哲学的形象体现,她们特立独行地游走于杜拉斯的文本世界,形成一定的互文性,也系统地反映了作家的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女性文学创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活跃在文坛的老、中、青三代女性作家不断探索进取,以女性特有的艺术感受、生活体验和女性视角,创作了大批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她们凭着高超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得了文坛的"半壁江山".异军突起的女性文学,愈来愈呈张扬之势,引人瞩目又倍受争议.正视其创作现实,追踪其发展流脉,探索其成败得失,对于深入了解当代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对我国作家玛拉沁夫的创作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茫茫的草原>中的莱波尔玛与<静静的顿河>中的阿克西妮亚在性格特征、爱情生活和悲剧命运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她们共同彰显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王新梅 《文教资料》2007,(25):65-67
冰心、丁玲、张爱玲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她们的女性立场与关照视角各有特点,流动于其文本创作和个人生活中,表现出了复杂的性别意识。本文对三个作家的女性书写进行分析,以此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女性文学的书写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方方、池莉小说创作中不同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活跃着的两位女性作家,方方和池莉,由于同一文化地域,同一创作源泉,同一时期发表作品产同时享有较大声誉的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一直以来被很多人混为一谈,但她们又因为人生经历不同,艺术风格文化熏陶各异,在小说创作中的价值取向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8.
萧红与杜拉斯艺术风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红与玛格丽特·杜拉斯,是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由于生活背景与创作时期的不同,形成了两位作家作品不同的思想深度.但是,由于天性中艺术气质的接近,形成了两位作家作品相同的结构特色.萧红生于一九一一年中国黑龙江省的一座小镇,杜拉斯生于一九一四年法属印度支那.虽然生存环境截然不同,但她们是同一世纪中人,所承受的政治气氛是一样的.战争和家道中衰,这种双重的惘然无措和奋力挣扎,同样逼迫着她们.并且,她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情感经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封建道德展开了全方位的抨击.五四女性作家用她们的创作表达她们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批判态度.她们的小说为妇女解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活写作是一种突破传统文体界限的关于个人经历的写作方式或文体。二战后,社会的进步给予了澳女性作家前所未有的创作空间,她们渴望更自由、更真实地言说自我,生活写作逐渐成为澳女性文学的一大主流。研究二战后澳女性作家生活写作对研究澳女性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