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正经历了2014考研初试的洗礼,在成绩公布的一刹那,天之骄子们将面临新的挑战,此时我们距离理想的学府还有一步之遥,研究生考试的复试正在不远处迎接我们。对于有淘汰率的考研复试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艺术品",只是在最后这一刻,谁将会有资格被精心雕琢。有人认为复试很简单,因为没有定数,无法复习。有人认为复试很难,因要准备的内容太多,而自己连复试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考研初试早已结束,相信已经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考研复试,但是依然有很多同学现在仍在积极的复试备战状态中,和刚刚初试结束时的状态不同,现在这个阶段的同学们还是相当重视考研复试的,尤其是如何能在考研复试中展现优秀的自己,如何让自己在复试面试中脱颖而出,如何让导师中意自己?是很多同学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对于如何能够提升复试面试中的表达能力也就成了同学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
2007年考研笔试已经过去,对于众多通过初试的学生来说目前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准备复试?复试过程中通常会问哪些问题?怎样迎接即将来临的新一轮挑战?同时,复试也是考生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复试发挥出色,可以弥补先前笔试上的一些不足。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很多时候,只要有准备、有勇气,机会就能争取来。  相似文献   

4.
历经近一年苦行僧式的复习,走过一月份炼狱般的考试,又经过了长达两个月的焦急等待,考研成绩终于出来了!对我们来说,取得复试资格,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自2003年起,考研复试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复试不再是走形式,我们可以把复试看作万里长征的第二步。这里结合我和同学的经历,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走好这第二步。改革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规定,复试比例不低于1:1.2。就是说,如果录取10个人,至少有12个人有复试资格。复试的难度加大了。对于初、复试的分数,各个学校有所不同,有的学校是把初试和复试的分数直接相加,有的则是把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按照一定的比例相加。但是随着考研改革的进行,复试成绩在总成绩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2003年北大各院系的这一比例为20%到30%。对考生而言,这种变化利弊兼有:有利的一面是多了一个被选择的机会,初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实现由考研者向研究生的转变是摆在每一位考研同学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期关注为读者奉上有关考研复试(面试)、读研前学习准备与心态调整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即将成为研究生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终于迎来了春节长假。对于考研学生来说,他们刚结束半年甚至一年艰苦的备考生活,有的准备通过这个假期养精蓄锐,为来年复试做准备;有的则想通过兼职打工,为开学后的春招积累实习经验。而对于一些已经步入工作的职场人来说,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除了大部分人会选择回家过年,陪伴父母外,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继续工作,等过段时间后再回家和父母团聚。  相似文献   

7.
就像很多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读大学一样,同样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研,有的为理想,有的为高学历去找好工作,有的则是为暂时逃避就业压力。但无论怎样,既然走上了考研路,在经过了复习、考研、复试之后,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那么我们就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读研心态。  相似文献   

8.
初试成绩好坏在得知自己有复试资格以后就不要再计较了,进入复试并不意味着已经被录取,一些同学仍然会在这个环节惨遭淘汰。在复试中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数2011年考研的考生还沉浸在研考之后的放松阶段,殊不知下一场新战斗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考研复试。能够在全国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临近考研初试的最后一个月左右,很多同学比较焦虑,也容易不知所措。如何在考研冲刺阶段备考更加全面?在考研初试之前,初试内容的备考一定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备考技巧,是可以将初试备考和复试备考关联起来,既可以充分利用冲刺备考时间准备初试,同时铺垫复试准备,也可以通过交叉备考的方法,调整备考状态,做到备考...  相似文献   

10.
从大一刚刚接触到“考研”这个词,到2003年1月我正式踏入考研初试考场的时候,国家的考研政策已经有过三次“大动作”了。其中的一项,便是全国有34所高等院校具有了自主招生、自主划定考研复试分数线的资格。毋庸讳言我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尽管我的英语成绩略低于分数线,但凭借着总分和专业课成绩排名靠前,我幸运地以“破格”的方式进入复试,并最终被我的第一志愿——南京大学一国家重点学科录取。也许在那些正紧张复习、迎接考研的人看来,我是值得他们羡慕的——毕竟我终于挤过了“考研”这座更甚于高考的独木桥,由此跨入到研究生的行列。但因为“破格复试”的前提是即便录取也只能作为自筹经费生,所以“光环”背后实际隐藏着深深的无奈,遮蔽不了我心中那种包蕴着苦、辣、酸、甜等诸多滋味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找工作要过很多关,笔试、面试、复试、试用期等。考研也要过很多关,参加全国统考、专业面试、英语复试等。让很多非英语专业考生头疼的往往就是英语面试,本文就谈一谈英语复试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2012年考研调剂经验的总结.旨在对2013年即将考研的学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对于即将结束大三进入大四的同学来说,考研还是工作的选择变得更加紧迫了,由此引发的争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考研与否,不管你是听从家人的安排,还是跟随周围人的脚步,大学的最后一年都要做出决定,而最应该问的那个人其实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14.
庚子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湖北武汉爆发并在短时间内不断扩大影响范围。受此事件影响,企业复工时间延迟、春季开学时间延迟、部分地区高校研究生复试安排也被推迟……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在就业、考研等准备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波及。  相似文献   

15.
考研变高考的深层困境 一年一度的硕士生报考又开始了。哪些学校的大学生是考研的主力呢?《中国青年报》近日的一篇报道说,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名校的研究生来源,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特别是以前从师专改制的基层师范学院。为什么那些学校的学生考研特别厉害?原来,不少地方性大学像高中一样,  相似文献   

16.
对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考研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考研升学率、报考率、初试上线率、上线考生复试率以及第一志愿录取率,分析了本科生考研报考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报考研究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前天,在整理宿舍的时候,偶然间翻出了当年的复试通知。看着已经褶皱泛黄的这一张纸,不禁百感交集。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但当年考研路上的艰辛历程依然历历在目。从初试当天的漫天飞雪到复试赴宁的无声细雨,考研所带给我的点点滴滴都伴随着这张通知书一起涌上心头,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8.
想起2003年的考研,因为非典有了很多难忘的回忆。当时很多学校的复试由于那次史无前例的事件,都改为电话复试。对面寝室一位老兄,通过了上海某大学的初试,准备好行装都要南下了,突然收到通知临时改为电话复试。人们在行将运作一件筹划已久的事情时,尤其害怕出现变故,不仅原有的准备付渚东流.更重要的是本来井井有条的心绪被扰得七零八落。  相似文献   

19.
考研心得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毅恒 《教育与职业》2003,(22):22-24
对于那些追求上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莘莘学子来说,考取研究生是他们所梦寐以求的目标。报考研究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需要讲究什么策略,有些平时关注这些问题的同学可能对此有所了解,但据笔者在平时与学生们的交谈和交往中,发现也有很多同学对有关考研的程序、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还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报考,有些甚至还影响到个人的录取,这对考生来说是不应有的巨大损失。为使考研的学生少走弯路,笔者作为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将个人关于考研的一些经验和想法总结如下,供将要考研和准备将来考研的同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又到了七月流火、学期结束的日子。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家长朋友问我:对于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哪些准备.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呢?在初中阶段,孩子会遇到哪些困惑,又要如何解决呢?在这里.我愿意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对即将进入初中的孩子和家长说一点自己从教多年的感受.希望能够给家长和孩子一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