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故事新编》和郭沫若的《豕蹄》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通过对两者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中探寻到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位新文学大师在历史小说创作上的个性和共性,以及他们在推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的认识并不一致。其焦点集中在对《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之处的认识和评价。我们认为《故事新编》中的“油滑”之处,是作者运用现代美学范畴中“怪诞”的艺术表现方法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在历史小说中出现古今重叠的人或事。这种漫画般的夸张、变形,甚至有些幻想化了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某种畸形、混乱和荒唐,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特征,因而它是可以体现艺术美的。  相似文献   

3.
《阿斗》是一部近似鲁迅《故事新编》的历史叙事类文本,它对三国历史别具一格的重写,与《故事新编》对传统"故事"的"新"说如出一辙,反映了不同时代作家对"历史"共同的思考与理解。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文化语境和个性气质的差异,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策略并体现出不同的叙述风格。同时,《故事新编》是启蒙精神对传统思想的全盘否定,而《阿斗》则是对传统与启蒙的双重批判与继承,主张用道家自然主义精神疗治启蒙的"现代性"弊病。  相似文献   

4.
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的历史小说并没有拘泥于真实的历史故事,比起重视历史的真实来,他更重视通过历史题材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些故事注入新的生命,达到借古喻今,针砭时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前后发生的关于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论战,是一场曾关系到中国向何处去的深刻广泛的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论争中,郭沫若先后写了《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论中德文化书》、《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太戈尔来华的我见》、《论诗》等多篇论文,对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西方近代文化及新文化的建设等问题作了不少重要论述,见解独到,不同凡响,不但在当时新文化运动中产生过巨大反响,就是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对“五四”前后这场论战进行历史的反思,探讨郭沫若这一时期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建树,很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了他前前后后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八部作品.通过对《采薇》和《出关》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分析,旧式封建知识分子的言行乖离、道德观念和学说的矛盾悖论以及话语权和生存空间的缺失都得以展现,并反映出当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环境与之存在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年郭沫若同志创作历史话剧《武则天》,一九六二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把《我怎样写武则天》、《重要资料十四则》、《诗五首》、《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作为附录。这些附录是对历史上的武则天作研究的。历史剧应如何写我是外行,当时只觉得《武则天》这个剧本在艺术上是高水平之作。至于对历史上的武则天,郭沫若同志所作的研究似难令人满意。当时由于其他原因不曾撰文和郭沫若同志商榷。现在,武则天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重新引起争论,《武则天》剧本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因此我也想把自己的看法如实写出来,供研究历史的同志以及对评价武则天有兴趣的同志考虑。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与郭沫若曾先后就认为系“先汉纪录”的一条史料,研究过司马迁的生平。这条史料出自唐人司马贞《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所引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其文称: 太史公,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二位学者分别在其著作《太史公行年考》和《<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中,都认为这条“先汉纪录”所说的“三年”,当为汉武帝元封三年,当时司马迁始任太史令,这条史料是指司马迁而言,文中的“司马”下所夺者应是“迁”字。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八年夏天,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鲁迅先生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了《呐喊》、《徬徨》中的二十五篇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撼了文坛,“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以后鲁迅一转而从事杂文写作,写下了一百三十余万字,共收为十六个文集。其小说数量不及杂文的十分之一。在中外文学家中,这种现象是极其罕见的。为什么鲁迅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同志在五十年代写了一篇短文《关于司马迁之死》(《历史研究》一九五六年第四期),说“司马迁之死是有问题的.”所谓“有问题”,就是说“司马迁死的有点不明不白”,是寿终正寝还是“下狱死”的呢?本文目的不在于想进一步论证司马迁到底是怎样死的,因为限于文献不足,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而想通过研究司马迁之死这样一个问题,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更确切点说是如何理解古代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1.
1921年1月鲁迅以一年前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名的小说《故乡》。探究这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闰土的巨变及其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典型形象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题为唐白行简撰的《三梦记》这篇传奇小说,保存在元末陶宗仪编纂的《说郛》里。明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曾提到它,没有对它产生怀疑。鲁迅先生的《唐宋传奇集》、汪辟疆先生的《唐人小说》也都把它作为白行简的作品收录进去。其实,这篇传奇小说是后人编造,假名白行简的伪作。开始发现这篇传奇小说有点问题的,还是鲁迅、汪辟疆两位先生。这篇传奇小说在讲了刘幽求妻、元稹、窦质三个做梦的故事后,附带讲了一个长安光德里张氏女做梦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行简云”开头,以“会昌二年六月十五日也”结尾。《唐宋传奇集》  相似文献   

13.
近来年,在郭沫若研究领域里先后有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出现,但关于他史剧理论的研究,除有一些论文发表外,尚未有一部专著问世。我校中文系傅正乾副教授撰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史剧·现实——郭沫若史剧理论研究》一书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里的一项空白,是我国研究郭沫若史剧理论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专著。该著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全面系统性上。众所周知,郭沫若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史剧创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丰富的史剧理论家。他史剧创作上的贡献在现代无人匹比,但在史剧理论方面却没有一部系统的专著。研究郭沫若的史剧理论,必须从大量散见的文章、讲演、书信等并结合刨作实践去发见和总结。该书著者经过多年的细心研读,在掌握尽量齐全的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了郭沫若史剧理论的十多个重要问题,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这些问题包括历史剧的基本性质、处理历史题材的基本原则、史剧创作方法、历史悲剧观、史剧民族化、史剧语言、艺术构思与创作心理的关系、戏剧艺术手法等,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郭沫若史剧理论思想的丰富内涵。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找到了郭沫若“史剧理  相似文献   

14.
鲁迅从事小说创作往往带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或者说其小说创作与现实的关联更加密切,《铸剑》这篇历史小说也不例外。从鲁迅的生平经历,结合《铸剑》的复仇母题,对小说中的人物和意象进行细致的解读,可以剖析《铸剑》中鲁迅的复仇与孤傲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同学,杨红樱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她是当今最走红、最热门的儿童文学作家,你读过她写的校园小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以及“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吗?那么,你一定熟悉《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的米兰老师和六(3)班的H4了———他们是肥猫鲁云飞、米老鼠米奇、豆芽儿黄豆豆和兔八哥战小欧,还有“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那个淘气顽皮又活泼可爱的马小跳。每一位读过这些书的同学无不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你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吗?虽然杨红樱写的是小说,是她根据生活经过艺术创造编写的故事,但这些生动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杨红樱曾做…  相似文献   

16.
陈秀端 《职大学报》2011,(3):51-56,7
《伤逝》是中国近代新文学大师——鲁迅,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作品。本文拟就台湾方面,学者以《伤逝》为题材的研究著述,或期刊论文中探讨《伤逝》相关问题者,简要综述之。一方面,呈现《伤逝》在台湾的研究概况;另一方面,则藉以了解台湾学者对《伤逝》的性别研究。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瞿秋白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光照日月,传颂千古。 早在一九二三年十月,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初版刚三个月,瞿秋白就在他写的《荒漠里》对鲁迅极其仰慕,并推崇地说:“好个荒凉的沙漠无边无际的!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只有空阔里的回音”。后来他又提到《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等。一九三一年,瞿秋白受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排斥于党中央领导机关之外,来到上海养病,他在读了鲁迅给他的  相似文献   

18.
1922年11月23日,郭沫若的独幕剧《孤竹君之二子》写讫。此剧载1923年2月上旬《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初收入同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星空》。这部作品发表后,我国早期共产党人、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之一邓中夏曾批评它“命意”不好(《贡献于新诗人之前》)但这“命意”何所指?邓中夏并未作具体说明。对于这一点,郭沫若后来在《创造十年》中说:五四运动以后几年间,他在政治上“有些比较进步的想法,”如认为“中国的现状无论如何非打破不可,要打破现状就要采积极的流血手段,”而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两位大师,是飘扬在我国文化战线上的两面光辉旗帜。他们两人虽因一时误会而“或曾用笔墨相讥”,但能“同气相求”,在大战斗中,“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郭沫若与鲁迅确曾有过“笔墨相讥”,即文字之争。这主要是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36年鲁迅与周扬、夏衍等同志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创作了收集在《呐喊》、《彷徨》里的小说.他那些史诗式的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他那些作品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他那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光辉.“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开始了新文学创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小说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针见血的揭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和礼教的弊端”的小说,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