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用彩色笔,增强直观性。教师板书课题时,主要运用白色粉笔,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运用彩色笔,便能使单调的板书骤然生动起来。如讲朱自清的散文《绿》,教师在板书课题时,用绿色粉笔写了个“绿”字。这种对课题的着色很具有艺术性,很自然,它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正是阅读分析《绿》一课所必需的。再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师同样可以用红粉笔书写“红”字,而另外的文字则仍可用白粉笔书写。这时,“红”字在课题中就显得醒目,这“红”字恰恰也是课文所要着重说明的重点。运用显示法,逐步使课题完整。运用显示方法板书课题,是随着讲课的进行,逐步完善课题的一种艺术方法。钱梦龙老师在教《驿路梨花》时,先写了课题,再分析课文,最后在课题上补了三个字,成为“驿路梨花处处开”,文、题融合,突出了主题。再如,有些课文的课题往往是偏正结构,像《中国石拱桥》《、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限制词是逐一叠加的,板书时可抓住中心语,逆着写,逐步完整课题,既分析了短语,又突出了中心语。采用符号法,帮助理解课题。任何符号都表示一定的意义。板书课题的时候,教师要运用符号的这种表义性帮助学生理解课题。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在“的”字下面加上一个...  相似文献   

2.
课文的板书设计是作者思路的浓缩,是教师思路的体现,是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假如教师能在板书课题时花一些功夫,适当变换课题板书的形式,合理安排课题的位置,较好地把握课题出现的时间,就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心中的疑团一层一层地解开。同时,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借用彩色笔,增强直观性。教师在板书课题时,主要是运用白色粉笔,如果教师能适当地运用彩色笔,便能使这些单调的字骤然生动起来。初中生对彩色比较敏感和好奇,色彩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可以…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彩色粉笔板书课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学课文标题,有不少是由色彩词构成的。如《“绿色的办公室”》、《蓝树叶》、《青山八月山丹红》,其中“绿”、“蓝”、“青”、“红”都是色彩极强的词语,如果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用相应的粉笔板书,刺激学生感官,学生一接触这些标题,眼前就会立即呈现出色彩鲜明的画面,视觉信息迅速输入大脑,产生疑团:“办公室”怎么是“绿色”的?又哪来的“蓝树叶”呢?学生想象的翅膀随着“彩色”飞起来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往往比教师苦  相似文献   

4.
<正>一、粉笔粉笔,是传统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现后,逐渐被年轻教师忘却。课堂上手执粉笔,在黑板上认真板书的教师形象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可是,以粉笔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信息传递过程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听、说、读、写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优美的书写可以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还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手好字。我们知道,在学生眼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的榜样。而借助粉笔,在教学板书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教师对书写的认真和认真书写的效果,因此这种身体力行的教导更能有力地教会学生们书写工整  相似文献   

5.
李再湘 《教师》2013,(7):9-10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跟粉笔打交道。粉笔是教师课堂教学时用的笔,尽管黑板与粉笔作过多次改良,但粉笔书写的功能仍然不变,"拿粉笔的"成为教师职业的别称。课堂教学的教师信息传递有多种途径,其中语言表达与板书则是最基本、最快捷的。古人云:"字如其人""字乃人之衣冠"。正因如此,粉笔字更是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涯的重要"门面",凡在黑板上书写工整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我们学习《拉萨的天空》。看老师写课题,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师板书课题,“拉萨”两个字写得大,“的’’字写得小,“天空”两个字用蓝色的粉笔写)师:谁来说说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相似文献   

7.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整洁、美观的板书,而成功的板书离不开彩色粉笔的运用。粉笔尤其彩色粉笔作为板书教学内容的基本表现工具而言,如用之不当,则使板书花花绿绿、零乱繁杂;如用之得当,则使板书美观整治,具有艺术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议教师的板书镇原县三岔镇教研中心李正邻板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粉笔在黑板上的书写。它是教师讲授知识的重要辅助方法,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怎样板书才合格呢?首先,内容要与教材息息相关,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其次,字要写得正确、规范(不乱写...  相似文献   

9.
一、板书的设计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分析题目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板书设计的艺术化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题的含义。而且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目的。常用的板书方法有:显、着色法。教师一般使用白色粉笔,为使单调的黑板空间骤然生动起来,可根据课文内容适当选用彩色粉笔,这样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情感倾向。2、符号法。标题用符号这种表象性来帮助学生理解课题,这种符号的表象根据符号不同可分几种:①指向符号,用“箭标”表示。②语法符号,通过对课题的语法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课题…  相似文献   

10.
毛笔宇、钢笔字和粉笔字,学校里习惯上称“三字”。这“三字”对教师来说,如三轨并行,无优劣之分,无高下之别。但就实用功能来看,就书写现状而言,很有必要重申粉笔字如下的三个特点,以引起某些教师足够的重视。其一,使用率高。教师一旦从教,就与粉笔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学生看出了教师“吃粉笔灰”的甘苦,借写《粉笔的赞歌》和《粉笔的情操》来称颂教师的献身精神,其道理盖出于此。试问,凡作教师的,哪一个人不写粉笔字呢?又哪一堂课不写粉笔字呢?纵然是自诩“一支粉笔上课堂”的教师,也认为可以不用教案,不带课本,却断乎离不开那小小的“一支粉笔”。  相似文献   

11.
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一位教师板书课题后用醒目的红粉笔在“错”字下面画了一道横线问:“这句话是方志敏同志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小段,并板书了重点词语。接着教师又在“错”字下面画了第二道横线,问:“为什么说敌人想‘错’了呢?”随着教师的指点,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并回答问题。黑板上出现了描写敌人第一次搜身的两个动词和两组表示结果的关联诃语。最后教师又在“错”字下面画了第三道横浅,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边划边议描写敌人第二次搜身的动词和方志敏同志痛斥敌人的言语、神态,  相似文献   

12.
略谈板书设计康保县东井子小学特级教师邵秉和板书按呈现时所运用的手段可称为直接板书、间接板书、特殊板书三种形式。一、直接板书。黑板上书写的称直接板书。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常采用的重要手段是粉笔和黑板,它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桥梁”,是教师讲课无声的长时间...  相似文献   

13.
曾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讲的《我国古代的车马》一文.板书课题时,他将“车马”写成了“马车”.写毕,老师一言不发,学生在下边小有骚动。有的学生带着颇为惋惜的神情给老师递眼色,打手势,示意老师板书错了.这时老师好象恍然大悟似地用红粉笔将“马车”改成“车马”.这一场短暂的哑剧结束后,老师才开始了他有声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技术的广泛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变化。但作为一般大众化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粉笔板书,仍然是被普遍地认可和接受,并生生不息,延用至今。板书,通常指黑板字,是以粉笔为书写工具,应归属于硬笔的范畴。教师通过板书,更好地强调自己的授课内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因而,板书也就上升为一门艺术——板书艺术。它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是注重实用性的艺术,首先是实用,然后才是艺术。掌握好板书艺术,将使课堂生辉,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板书艺术的研究和经验的总结,对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本人根据近年的实践,从“粉笔字的书写”和“板位的布局安排”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孝春 《陕西教育》2001,(10):34-34
课堂激趣方法很多,常用常新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板书课题时“画蛇添足”,在其后面用彩色粉笔醒目地写上了“?”“。”“!”“?”。  相似文献   

16.
直观解词,就是运用直观方式解释抽象的词语,使学生既易于理解和记忆,又利于发展观察、思维能力。一、实物解词这种方式就是利用实物来表现词义。如讲《美丽的树叶》中的“半红半绿”时,一位教师把课前采集的一片红杏叶,一片绿杏叶和一片绿中带红的杏叶举起来,问学生:“看看,哪片是半红半绿的呢?”学生立刻答对了。教师又问:“那么,‘半红半绿’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大连第61中学历史教研组在开展课题教材教法研究过程中,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教学原理,一改传统板书的固定模式,为《唐朝的衰落和唐末农民战争》一章设计出一套网络纲要信号教学实验样本(本文略有改动)。该试验样本以大十字纲要信号为界,分前后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复习提问与讲授导言的师生双边活动中,由教师用白色粉笔依次书写于左档副板书部位的旧知识纲要信号组,它把618年高祖李渊建唐、“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武则天的业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等百余年唐朝繁盛时期的重要历史线索,用简明的文字、符  相似文献   

18.
案例片断一:谈话导入,铺垫揭题师:(板书“小”字)这个字,念——生:小。师:(擦去“小”的钩,用红色粉笔,在“小”字底下,添写“隹”用红粉笔写的这个字,读什么?生念不出。师注音:zhui师:这个“隹”字,指的是“短尾巴的鸟”。“小”和“隹”俩字合起来,念——生:雀。师:雀字,从“  相似文献   

19.
名句的来历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常常发现,许多名句部是有来历的。仔细探讨一下名句的来历,能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下边试举出几例:a、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可谓“半仙体”的精品了。据《容斋续笔》载,作者在选定这个“绿”字时很费了一番斟酌。其实,“绿”的这种用法在唐诗里已屡见不鲜了,如: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讲究教学艺术,但这种艺术不像银屏艺术那样容易被人们发现,只有通过精细地挖掘和探讨,才能体会到。板书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之一,艺术性较强的板书,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清楚透彻、记忆牢固,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一种艺术美的感受。如教《奇特的激光》一文,可用白、蓝两种颜色的粉笔写出题目,让学生说哪个颜色的板书最醒目,学生答是白色。这时老师提示:因为白和黑是一组对比色,以黑衬白,使白的更醒目,这便是“对比”的效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说明方法就是“对比”。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