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军 《新闻世界》2010,(6):162-163
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是广播传播形态的一次变革。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为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台网联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播网站也只有积极依托"台网联动",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汤泱 《中国广播》2016,(1):61-64
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新科技传播方式、层出不穷的文化产品类别及受众对文化产业多样化的需求,对传统媒体台网融合过程中的著作权及相邻权的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本文从新媒体运营实践出发,从传统广播电台的著作权分析入手,借鉴电视台台网融合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等著作权及相邻权的保护及开发建议,阐述新环境下广播电台如何转变思路,从运营及法律层面进行著作权的保护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山湖  吴梅红 《传媒》2006,(8):72-74
在世界范围内,广播一向被视作四大媒体中的弱势媒体.但面对网络技术带来的新信息革命,广播业自觉、及时投身其中,在新世纪初重新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和生机.据统计,到1999年初为止,世界各国建起网络广播电台1500多家.据英国BBC报道,以美国为例,12岁以上的全部美国人中有22%,即5000万美国人曾经访问过一个广播电台的网站;在广播网站的访问者中,46%的人停留长达20分钟以上.  相似文献   

4.
龚险峰 《出版广角》2021,(14):72-74
文章从"互联网+广播"视阈出发,通过对国内部分广播电台网络发展与转型的历史线性梳理,归纳国内广播电台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三种扩张模式,着力探讨国内广播电台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为中国广播业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抢占舆论引导新阵地,努力形成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网络视听新媒体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6.
吴涛 《新闻前哨》2013,(8):86-88
在传播技术数字化的今天,广播电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信息传播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并顺利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对制播技术进行数字化提升,实现广播数字化、制播网络化、播出全媒体化。本文以秦皇岛广播电台台网数字化升级改造为例,探讨广播电台数字化技术方案设计。一、概述1,项目背景。秦皇岛广播电台将建设6+1套节目的广播全台网制播分离系统,其中6套播出节目系统、1套备播系统。实现广播业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按照秦皇岛电台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赵曙光 《传媒》2014,(11):45-47
正广播媒体的初期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广播电台节目的网络化呈现,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或回放收听传统广播电台的节目。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传统广播电台对网络音频市场的开拓也逐渐从基本的"广播网络化"向"网络化广播"发展,将互联网的及时性、丰富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等更好地与传统广播相结合,推出多种网络音频平台及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010年7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国内第一个个性化、自定义的网络电  相似文献   

8.
在传媒市场风云变化的今天,传统报业及广播电视媒体面对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如何进行融合和互补,是摆在传统媒体的新课题。本文结合郑州报业集团与郑州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强强联合,在全国两会期间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除利用传统媒体形式的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之外,还利用各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形式多种途径、创新模式、全方位报道"全国两会",探索出了一条地方传统媒体全媒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邓红超 《报刊之友》2014,(11):43-44
在传媒市场风云变化的今天,传统报业及广播电视媒体面对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媒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媒体如何进行融合和互补,是摆在传统媒体的新课题。本文结合郑州报业集团与郑州广播电台、郑州电视台强强联合,在全国两会期间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除利用传统媒体形式的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之外,还利用各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形式多种途径、创新模式、全方位报道"全国两会",探索出了一条地方传统媒体全媒体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与传统媒体联姻后,广播电台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在网络广播节目播出过程中,音频与视频同步出现,这对广播编辑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广播编辑的职能在不断扩大。广播编辑要成为掌握多学科知识,具备多种技能的跨界编辑。  相似文献   

11.
徐神 《中国广播》2010,(4):72-73
我国广播电台的网络化发展才走过十几年。如今很多广播网站的新闻还停留在照搬广播新闻文本版的初级阶段。本文试图从融合新闻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为打造广播网站之“亮眼新闻”支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13,(3):22-22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多数广电媒体都在经历的“新旧融合、台网一体”的过程,即电视或广播与网络的融合过程,是电视传播形态的革命性变革。本文联系凤凰卫视网络化发展的历程,试析媒介融合环境下“台网一体”之路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徐明鸣 《视听纵横》2002,(4):106-107
近年来互联网方兴未艾,传统媒体纷纷与网络“联姻”,国内各级广播电台也陆续涉足网络,欲借网络之翼与报纸、电视等强势媒体站在多媒体传播的同一起跑线上。1999年初宁波电台尝试传统广播与新兴网络的结合,开通了《音乐之声》节目的网上广播,使宁波电台的节目第一次超越时空的局限。2001年5月,宁波电台为延伸广播宣传,拓展广播发展空间,正式建立综合网站“宁波广播在线”。一年来,网站实现了全台3套节目的实时广播  相似文献   

15.
南敏 《中国广播》2011,(7):40-42
发展新媒体、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共识。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成立,此后,国家广电总局陆续批准成立了一批网络广播电视台。与其他网站相比,网络广播电视台在发展中虽然有着依托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规模小、网络分散、体制不一、重复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影响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央视网从2006年开始打造全国电视台网络联盟,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在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总结全国电视台网络联盟的经验,对于全国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姝 《河北广播》2005,(6):33-34
当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广播面临巨大挑战.网络广播、手机小区广播以及DAB数字广播的蓬勃兴起。促使广播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步伐.打造强势平台。抢占第四媒体资源、创建自己的网站、依靠网络技术拓展发展空间.已成为目前许多广播电台事业建设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王春美 《中国广播》2014,(12):27-31
随着台网融合进程的推进,广播节目开始向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多媒体渠道延伸,广播节目影响范围不仅表现在传统收听效果上,而且进一步延伸到各种不同承载形态上。传统考核体系无法适应当前的传播形式和样态,有必要对已有评估体系加以充实和修正,建立一套客观、科学、规范的综合节目评估体系。本研究结合当今广播与网络台网互动的实际情况,提出广播节目网络传播效果的评估方向,并对其与传统评估体系的关系进行讨论,提出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广播电台在内的传统媒体都受到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其生产方式、传播形式、受众群体、市场开发等都产生了诸多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交流模式,使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传播形式逐步转变为新媒体多点对多点立体式传播形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始终重视新媒体传播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积极探索"台网共做、台网互动",将互联网作为传统广播的新平台,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广播影响力,扩展广播业务的深度与广度,搭建用户与广播实时互动的多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广播网站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创了珠江模式,揭开了广播系列台的大幕。1996年12月,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又做了我国广播电台上网的先行者,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广播媒体网站(www.e974.com)。据中国广播在线网站(www.fm.china.com)统计,全国至少有117家广播电台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域名的网站,但目前的发展现状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20.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1月21日第一时间开启《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全天候直播,中国广播网迅速跟进,同步开辟《大爱有声风雪同行》专题(以下简称《风雪同行》)。1月31日,随着冰雪灾害的加剧,网络报道小组直接进驻中国之声特别报道组,与中国之声并肩作战,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与广播合作的工作模式,打造了广播新闻二度传播平台,有效地延伸了广播触角,由台网互动向台网融合、台网一体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