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晨霞 《科教文汇》2011,(36):131-131,150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从营造宽松环境、运用变式教学、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合作学习、指导实验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周学锋 《科教文汇》2008,(29):180-180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生物学课堂上针对学科特点.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金创新;而且要改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玮 《科教文汇》2007,(2X):129-129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人从启发求异思维、创设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本人从启发求异思维、创设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引入竞争等方面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艳红 《科教文汇》2007,(9S):70-70
只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6.
只有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才能实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开放题的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7.
陈咏梅 《科教文汇》2010,(29):85-85,9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要将过去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美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氛围、教给学习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裘伟 《科学中国人》2014,(7S):173-17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以鼓励为主,激发兴趣,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实现师生和谐互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学生的学习观相整合,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究与改革,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综合实践操作及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变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阵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能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有益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并提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人才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人,科技创新要依靠人,科教融合发展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抓手。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亟须改变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建立科学教育与创新教育协同发展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社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给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将课堂教学方式由陈旧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  相似文献   

15.
冯雪冬 《科教文汇》2011,(24):127-127,138
中职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尊重、信任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研究改进教法,提高显著的教学效果;认真钻研业务,实现教师的自我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永远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自主探究,即阅读中学生通过主动探究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从语言的自主探究入手,渗透自主探究理念,培养自由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其次,点击内容,由局部到整体,由“扶”到“放”,逐步实现自主探究阅读,鼓励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是看不到希望的民族。创新精神需要激发,创新能力需要培养,而反观我们传统初中化学教育对初中生的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在传统教育理念下进行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行为,还对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阻碍作用。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我们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解放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力量,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营造自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在创新之中让孩子学会思考,做智慧的老师,育智慧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葛正凯 《知识窗》2011,(4X):53-53
<正>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处于成长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为他们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创造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化的年代,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查找资料或搜集信息。而教师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