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档案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在档案馆参与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流行和重视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文化部启动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最近公布“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等行动反映了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决心以及我国开展这项工作的成绩。但客观地说,目前这项工作在我国尚处在起步阶段,保护什么,如何保护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特别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如何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似乎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作为以收藏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己任的民族类博物馆,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在博物馆界过去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行动,给民族类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民族博物馆界应抓住这大好时机,丰富完善民族博物馆学理论并付诸于实践,大力发展民族博物馆事业,为保护传承我国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实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政府已向全世界承诺“将保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适度利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被中国政府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工作已经被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4.
视野     
《陕西档案》2012,(2):17-19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它的消亡也就意味着特定民族的消亡。从这一角度出发,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意义重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经营则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关于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湖北档案》2010,(1):38-4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档案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在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并提出应对策略显得较为迫切和重要。本文试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分工协作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和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对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思考,以求有益于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凝聚力量的源泉。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展现和继承的媒介与载体,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于文化的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所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最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笔者就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明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的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的基础日渐狭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许多已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项目,进行正确的抢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作为保存和传播最广泛意义上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不得不重新找到自己的基本坐标,审视自己作为各民族文化特性和多样性守护者,新的文化创造的催化器的社会角色,可以预测,进化的文化遗产理念将可能引发一次新的博物馆巨大变革,博物馆应当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武陵山片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的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在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新宁八峒瑶族"跳鼓坛"这种独特民俗文化的历史文化源流、仪式、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和保护现状,并对其原生态的保护传承及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开发中如何寻求利益平衡点而和谐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提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探索新的保护方式、加强文化传播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等建议,以期构建适合时代发展的非遗保护新模式。希望以此为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何秋 《文化遗产》2014,(1):41-46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笔者就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明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的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我国的大力实施,东巴文档案作为纳西族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不可忽视地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开展科学有序的、快速及时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抢救与保护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纳西族东巴文档案是否归于我国民族文化遗产这一质疑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分析,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视角下,通过剖析纳西族东巴文档案的保管现状,提出一系列适用于其抢救与保护的实施策略,以便有效地传承这—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这是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开展的一项极其伟大的文化传承工程。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它深深地植根于民间,融入人民的生产生活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和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农耕文明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在逐渐削弱,包括芦墟山歌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冲击,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紧迫使命.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征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世界意义。正如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所指出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人类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谭宏 《文化遗产》2016,(4):65-73,158
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建设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这个名录体系的建立,对于中国丰富的各地、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样式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但同时,十多年的名录体系实践,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系的问题和挑战。解决和协调好这些问题和挑战,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其文化价值、文化多样性、文化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地展示和体现,更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是世纪初国际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事项,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的同时,还鼓励地方社区利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机会,担负起文化多样性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在现有的以社区为主体的保护框架中,建立乡村社区图书馆,使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以及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中作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濒危现状的需要,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漳州市文化底蕴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应当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加强保护工作的组织和制度建设,在保护实践中既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又要兼顾创新,做好保护工作还要注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