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亚东 《兰台世界》2016,(24):107-110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禁烟禁毒运动清除了危害民族达百余年的烟毒之患,使中国获得了"无毒国"的美誉。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这次运动的研究不断深入,无论在总的禁毒历程方面,还是在专题性禁毒方面以及区域性禁毒斗争方面都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但是,在研究领域、研究模式和资料运用方面禁烟禁毒运动研究仍然有待深入,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猖獗,大臣们纷纷上奏支持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揭开了禁烟运动的序幕。本文拟对道光皇帝应允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的原因进行初步考察,以史鉴今,以期对今天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益。  相似文献   

3.
阿生 《湖北档案》2007,(5):35-38
严禁鸦片烟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发布了《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以后,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烟禁毒的群众运动。武汉市的禁烟禁毒运动,遵照中央和中南局的指示精神和全国的统一行动部署,  相似文献   

4.
田牛 《兰台世界》2016,(10):121-122
清末新政是中国财政制度近代化的开端,以往研究多关注财政体制变革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对财政制度本身的变革成果关注相对较少。预算作为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近代化的标志性变革之一。在清末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预算是立宪的前提与要素。因此,对清末预算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对新政时期财政制度的变革和宪政改革具有一定的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对禁烟禁毒一贯高度重视。陕西省档案馆馆藏史料证实,早在苏维埃政府创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了禁止鸦片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抗日战争开始以后,由于日寇在华北纵毒,极少数贪图重利之徒,不顾政府的禁令,偷运、贩卖和私种鸦片,致使陕甘宁边区吸毒现象死灰复燃。1941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陕甘宁边区政府联合发布禁烟布告:“为保护边区人民福利,维持政府禁令,对此业已根绝之毒物,断不容其重见于边区。”随后,边区政府设立了专门禁烟机构,发布了一系列查缉烟毒的法令法规,在陕甘宁边区境内持续不断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运动。  相似文献   

6.
正中山大学历史系关晓红教授的《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一书,2019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设学部变隋唐六部架构",第二部分"改科举与停科举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新政期间的外官制变革",第四部分"速成新政与清廷覆亡"。清末新政是我国近代社会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其制度变革具有牵涉面广、中西新旧缠  相似文献   

7.
陈竹君 《兰台世界》2012,(22):19-20
袁世凯是清末创办地方警政的代表人物。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被清政府委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重任,在直隶创办警政,内容包括设立警察机构、制定警察规章、举办警察教育等各个方面。在此期间由袁世凯创办和提倡的各种形式的警察教育成效显著,对我国近代警察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一、袁世凯在直隶创办警察教育的背景清末直隶省警察教育,是在新政初期清  相似文献   

8.
陕甘宁边区政府查禁烟毒史料选(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对禁烟禁毒一贯高度重视。在陕北,曾采取坚决措施,根绝烟毒。但抗日战争以后,边区极少数贪图重利之徒,不顾政府的禁令,偷运、贩卖和私种鸦片,使陕甘宁边区吸毒现象又有死灰复燃之势。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边区政府的声誉,边区政府专门设立了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查缉烟毒的法令法规,在陕甘宁边区境内开展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运动,基本遏止了毒品在边区境内的蔓延。现从馆藏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档案中选辑了部分禁毒史料,予以公布。文件标题为编者所拟。  相似文献   

9.
由于共同受到中英禁烟条约十年期限的制约,清末民初的禁烟运动实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毕竟改朝换代,清末禁烟运动与民初禁烟运动又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本文着眼于民初的禁烟运动,力图勾勒其从高涨走向低落以至逆转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商标立法与商标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毓坤 《历史档案》2003,1(3):119-124,133
商标不仅是商品身份的证明,也是一种特殊的工商权利。因此,保护商标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也是保护公民物权的一种表现。近代我国商标保护始自清末新政,是为初创时期;民国继其后,为发展时期。清末新政为时短暂,其商标保护的实际成果不多,但其在中国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