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平民阶层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其"兼爱"思想更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兼爱"内涵的分析,来了解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深究其意,进而寻求它的现实意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平民阶层思想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其"兼爱"思想更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兼爱"内涵的分析,来了解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深究其意,进而寻求它的现实意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周婉莹 《大观周刊》2012,(12):188-188
“节用”观是墨子治国方略中重要经济思想之一。《墨子·节用篇》记载了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的脉络,墨子提出了以“国家人民之大利”为基准的节用原则,与现代设计中反对形式主义,倡导功能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墨子的主要观点,对于处理设计应用中美和效用、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战国后期诸侯混战,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从治国思想到政治立场都持有不同的见解。这些政治见解的不同,一方面影响了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音乐特征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思想、治国理论等。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04,(3):24-25
原理化之一 先进生产力 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形成,生产关系的变革总应是追逐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变化. 具体到浙江省新华书店,所谓先进生产力就是通过集约化经营,增加企业实力,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周学熙的经营管理思想具有彰显爱国之情、重视对外学习、强调学研产相结合的特点。其经营管理思想对打破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陈旧格局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创了民族企业的现代经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欢欢 《大观周刊》2012,(31):12-12,65
先秦农家经济思想可分为“平民农家学派”和“官方农家学派”,两者固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提出了不同的经济思想和政治主张。“平民农家学派”提出反对剥削、要求平等的经济思想。“官方农家学派”在其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一种手段。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对封建社会“均贫富、等贵贱”的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和“重农抑商”的统治思想分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4期,刊载陈永忠的题为《怎样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一文,文章指出:按生产力发展水平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是不妥当的。一、划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不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只表明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社会发展质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王萍 《新闻前哨》2005,(10):97-97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巨大动力;人才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才是治国兴邦、创世立业的栋梁,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因此,国家提出了树立科学人才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0.
要学习、宣传、贯彻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教育、鼓舞、团结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在新闻宣传的实践中就应力求三个“一致性”。宣传好“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力求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与寻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墨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兼爱""、非攻"思想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在构建和谐、健康、有序社会关系的大环境下,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习惯于用生产关系的变化来划分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却忽视了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当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之后,出人预料地进入信息社会的时候,我们才猛然醒悟: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强调生产力作用的同时,强调了生产力中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进步取决于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正是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社会关系而首先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才提出了发展科学、发展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等等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书推荐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种批判性的研究》作者:[英]S.H.里格比出版:译林出版社定价:47元作者认为,对马克思思想遗产正确的解读,是强调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具有首要性,强调经济基础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发挥生产关系功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唐律疏议》是一部专制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法典,代表了传统社会以礼治国思想的高度,蕴含着系统而完整的古代礼治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从而成了了解古代伦理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因为整个人类历史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矛盾运动发展的历史.在这个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都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而且是愈来愈重要的趋势.时至今日,人们提出"知识经济",正是这种趋势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转型,是全世界的媒体人、文化人、技术人都在探索的前沿课题,是世界性新事物.相对而言,体制是社会中最不活跃最追求稳定的部分.而体制改革和创新又是关乎广电是否能够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发展、壮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媒体融合转型,需要改革体制,更需要媒体实践的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社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加快了人类生活的节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以及消费方式,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而由生产力和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而对旧有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造成冲击与影响.这就要求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将其民生管理思想、法制管理思想、礼教管理思想具体地应用到治国理政的过程中,缩减了政府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商业经济发展,修复了遭受战争破坏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正是政治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抨击封建帝制、总结借鉴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孙中山提出了"政在养民"、"以法治国"、"五权制衡"、"主权在民"等一系列治国思想主张,并在其具体的治国理政过程中践行了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