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这些传教士们在教会和本国政府的支持下,在思想文化上极力推行西方宗教观念和价值观。为了达到传播基督福音的目的,他们针对中国女子教育空白的现实,在各地兴建了许多教会女子学校。其中,1884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镇江银山门设立的女子学堂,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女子学校。该校最初名为镇江女塾,又称镇江教会学堂,后更名为镇江崇实女中。它是近代以来长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开办医疗事业协助传教工作,尽管其初衷是为了服务于传教事业,但在近代东北历史发展进程中,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教会医院的创办及其传教活动 开办教会医院,是基督教在东北早期传教活动之一.1900年以前,在东北开展医疗传教活动的传教上来自爱尔兰长老会、苏格兰长老会和丹麦路德会三大差会.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于1904年,基督教会将贝满学校改建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女子大学,此后教会办的华南女子大学(1908)、金陵女子大学(1915)和福州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是近代中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1917年,北  相似文献   

4.
董志薇  王冬艳 《兰台世界》2016,(22):107-109
在中国古代,广大女性并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直到近代女子学校的创办,中国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女子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子教育观念的变化也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梁丽英 《大观周刊》2011,(32):26-26
蔡元培终身投入在教育事业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对女子教育在近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蔡元培的女学思想主要有主张设立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教育;女学的设立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主张实现女子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新教差会在近代山东传教的同时,为了启迪民智,扩大基督教影响。先后在山东建立起了烟台博物院、青州博古堂、济南广智院、成章博物馆等10余处教会博物馆。教会博物馆因其中西结合建筑风格、丰富的展品及免费开放,吸引当时大量民众前来参观。教会博物馆尽管带有传播福音的功利性,但其在对当时普及西方文明、开阔民众眼界方面有积极意义,对近代山东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着重从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8.
范启标 《兰台世界》2015,(5):131-132
本文分析了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着重从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与综合性两个方面对中国近代教会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进行了考察论证。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传入我国后,基督教青年会在全国范围影响力日益加深,在东北地区发展尤为蓬勃,基督教青年会对东北近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0.
西什库教堂(北堂)藏书是世界瞩目的16-19世纪文化遗产,其教堂地点的数度迁移,映射出了近代中国由强渐弱的国势走向;而教会文献的合流及至西什库教堂文献的形成,则凸现了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教史上被禁遏直至被迫放任其播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