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其思维处在形象的感知思维阶段,对学习目的、意义缺乏认识。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运用直观教具,设计教学情境,组织各种数学竞赛、游戏等方法,侧重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巧妙导入,诱发学习兴趣 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兴趣,使学生从课程的一开始就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简单地说,能力、智力的开发都依赖于兴趣。如,汪“时、分、抄”的教学中,采用谜语导人送:“同学们,我们…  相似文献   

2.
肖凤英 《湖北教育》2002,(17):35-3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以下结合一年级“数的认识“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但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景,诱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杨杰 《广西教育》2012,(2):72-72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诱发学生的思维,首先要处理好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教师从实际出发精心安排新课的导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A0):64-65
<正>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呢?一、新课引入,激发兴趣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引人入胜的数学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启迪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5.
学习兴趣是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好奇心 ,诱发兴趣 ,培养能力。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往往有好奇心。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对遇到的“新异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思考 ,并有所发现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好奇心 ,必然带来一连串的思维活动 ,此时 ,教师及时地鼓励与正确地引导 ,则必将使他们的思维更持久 ,更深入 ,从而达到促进智力发展 ,…  相似文献   

6.
1.诱发动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设计的导言要有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如“胰岛素”知识比较枯燥,用科学生动的例子来设疑:切除了胰脏的狗,它的尿会引来许多蚂蚁,为什么?学生对这一问题由好奇产生兴趣,主动思考问题,掌握胰岛素知识。诱发思维动机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思考眭问题,活跃思维,诱发兴趣。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兴趣在其学习中最重要。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导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马淑芳 《西北职教》2007,(12):42-42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情绪,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内在动力。下面,结合本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兴趣在其学习中最重要。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导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兴趣在其学习中最重要.教师应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导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耍的心理因素,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直接影响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中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耍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邱学华教授曾经说过:“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必须使学生喜欢数学,数 学教师能把学生都教得喜欢数学,乃是最大的成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想 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激发来形成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处于乐学状态 ,把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活动课“古今 数学知多少”的教学为例谈谈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一、导入部分:游戏引趣,诱发思维设计导入部分时,不但内容要为新课做铺垫,而且形式要新颖、生动、活泼,这样才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诱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用好数字故事可以更好地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形态,也能促进教学质态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字故事,用数字故事巧导入,数字故事创场景,数字故事引疑问等,以数字故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产生,诱发积极的数学思考,从而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智慧,也更加有效,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忽略情感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因此 ,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必须创新语文教学 ,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一、导入创新 ,诱发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造的前提是兴趣。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导课就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 ,使知识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1.手段多样 ,直观诱发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在激发学…  相似文献   

15.
学生能否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中想法设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教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数学入了迷,才能叩开他们思维的大门,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利用问题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变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第四,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性。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产生向往和追求知识的意愿,并付诸于积极的学习活动,那就必将提高教学的实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数学这一门抽象的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显重要。 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有无兴趣是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多半来自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刘君 《新职教》2000,(7):40-40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对人的思维的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要求很高。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才成功的因素和起点。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要设疑,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导入新课中,创  相似文献   

18.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思维呢?我们要紧紧抓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教师从实际出发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可以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从而使教师轻松驾驭课堂。  相似文献   

19.
导入法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由于数学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本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导入,抓住学生的心弦,促进学生情绪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设疑导入法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  相似文献   

20.
“导入”是一节课的首要环节 ,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本课时的后继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好的导入方法 ,有承上启下 ,降低认知坡度 ,分散教学难点以及启迪思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等作用。为了让“导入题”充分发挥应有功能 ,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始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并紧扣教材内容 ,从“趣、比、动”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导入题。实践证明 ,课堂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其具体做法是 :一、情趣导入 ,激发兴趣就是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诱发儿童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较短的时间里 ,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如教被除数、除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