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文霞 《山东教育》2000,(25):49-49
一、复习   1.复习简单应用题。   (1)学校买来 100千克白菜,吃了5/8,吃了多少千克 ?  (2)学校买来一些白菜,吃了 80千克,是这些白菜的5/8,学校一共买来多少千克白菜 ?  2.微机显示一小朋友和复习题,由小朋友陈述:我们家买来一袋大米,重 40千克。吃了 5/8,同学们知道还剩多少千克吗 ?  二、新授   1.教学例 6。 (第九册 P123)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师: (出示例 6)比较一下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都是吃了5/8;单位“ 1”都是买来大米的重量。   不同点:复习题是…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存在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应用题复习时,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就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进行“换一种说法”的训练,即改变关键句的叙述方式,转换成其它类型的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比较,从而系统地掌握知识。我们把这称为应用题复习中的“变式”教学。例如:教学分数、百分数、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复习时,先出现应用题:(1)食堂有大米200千克,面粉的重量是大米的114倍;面粉重多少千克?学生练习解答:200×114=250(千克)答:面粉重250千克。这…  相似文献   

3.
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是学习解答两步计算复合应用题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可采用画解题分析思路图的方法。例:食堂原来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要求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就要知道食堂原有大米多少千克和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这两个直接条件。原有大米多少千克题已直接给出。又买来大米多少千克,题里没有直接给出,所以不能直接把这两部分的总数求出来。怎样求出又买回大米多少千克?根据已知又买了4袋,每袋100千克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要求食堂一共有大…  相似文献   

4.
有的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除法应用题,往往分辨不清,那么怎样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判断该用什么方法解答呢? 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题中只有一个量 (一)已知总量,求部分量 如:“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还剩多少千克?” 1、根据线段图来分析 吃了 ,就是把40千克的大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吃了其中的5份。根据线段图,吃了5份,还剩3份,而题中要求的是还剩多少千克。只要求出每份是多少千克,就可以求出剩下的3份是多少。8份是40…  相似文献   

5.
我在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教学中,为了帮助差生掌握“中间问题”,采用了以旧引新,由一步应用题向两步过渡的办法,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帮助差生较好地掌握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如在教学“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这一问题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出示准备题:(1)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千克,用卡车运的千克数是大车运的3倍,用卡车运来化肥多少千克?(2)供销社运来一批化肥,用大车运了150千克,用卡车运了450千克,一共运来化肥多少千克?这两道题是…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2能熟练正确地解答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点: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揭示解答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分析中间问题  (1)商店有72千克苹果,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商店有9筐苹果,每筐8千克,卖出4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2)题,要先求什么?  …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应用题”一节中,编排了一类可以应用不同知识、不同分析思路、探求多种解法的开放题。这类开放题的结构是:已知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及其中一个数量,要求两个数量的和或差。由于两个数量间倍比关系的表述形式变化多端,教师不可能一一介绍它们的解法,而应教会学生解答这类开放题的一般策略,达到教一题、带一片之目的。例题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现在有350千克铜,可以制成这种铜锡合金多少千克?教学时,教师先摘出题中条件“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  相似文献   

8.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揭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中间问题呢?下面以六年制第五册应用题例1加以说明。首先,教师设计一道一步计算的准备题:食堂原有大米50千克,又买来大米400千克,食堂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让学生作复习旧知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点的认识。其次,出示由准备题扩充  相似文献   

9.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题时,由于概念混淆,造成解题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对比”解题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的对比 例 1 4千克汽油用去了后,又用去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 学生常误解为: 4-- =2(千克 )。 对比分析:题中的第一个是指 4千克的,它表示分率,即把 4千克汽油平均分成 4份,用去了其中的 3份。而第二个表示的是具体数量,因为后面带有重量单位千克。因此题中的“”和“千克”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把表示分率的也当作具体数量进…  相似文献   

10.
何谓“整体把握、关键突破”?就是说不论是教学两步应用题或者教学三步应用题 ,都要从整体上抓住关键的基本数量关系 ,进行突破 ,从而布列方程解题。这样学生对列方程解应题就不至于有“剪不断 ,理还乱”的感觉 ,使问题变得简单、明朗。如教学“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 ,卖出7袋以后 ,还剩40千克 ,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袋饺子粉?”所列的数量关系式 :每袋的重量×原有的袋数 -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5千克x袋5千克7袋40千克以上关系式中虽然将条件和问题一一列出 ,进行逐个分析 ,但用这种方法显得烦琐 ,也不易…  相似文献   

11.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分率转化”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克服难点,借用线段图,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转化单位“1”,达到单位“l”的统一.在这过程中,鼓励学生想象,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解题途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假设”的数学思想,发展他们的灵活思维能力.例如:“周小山家今年收白菜和萝卜共3600千克,已知白菜的1/5和萝卜的1/4同样多.白菜和萝卜各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2.
4.选择一题多解。要想充分利用一道习题,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答。这样既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爸爸出差回来买66个梨,小明吃了6个正好是3千克。假设每个梨重量相等,剩下的还有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台秤,感知日常生活中以千克为重量单位的意义) 师:大家观察一下白糖的包装袋,一袋白糖是多少克? 生:一袋白糖的重量是500克。 师:请同学们拿一袋白糖,掂一掂,感觉一下有多重? 再拿一袋白糖,与原来的一袋合在一起,掂一掂, 一共有多重? 把这两袋白糖全部放在台秤的托盘里,观察一下, 台秤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生:台秤的指针指在“1”上。 师:这两袋白糖的重量是1千克,“千克”是我们新 认识的重量单位。大家想一想:1千克等于多少克? 生:1千克是两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所以1 千克=1…  相似文献   

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个整体,各类应用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教师组织复习时,应在整体思想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以构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的结构体系。建议复习时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整理,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路线进行。一、整体疏通联系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三类基本题进行疏理比较,弄清各类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可以组织学生练习:1.商店运来大米5000千克,卖出了3000千克,卖出大米的千克数占运来的几分之几?2.商店运来大米5000千克,卖出35,卖出多少千克?3.商店运来一批大米,卖出大米3000千克,…  相似文献   

15.
一道会考试题的启示──谈分数应用题教学兰化二校马爱珍在一次小学数学毕业会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堆煤,每天烧630千克,烧了4天,后来又烧了剩下的,这时还有煤1680千克。求原有煤多少千克?”试卷分析表明,参加会考的四所小学千余名考生中,能正确...  相似文献   

16.
一、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一门学科。数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因此 ,在使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 ,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 ,“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化合而成的 ,5 4千克的水中应含氢和氧各多少千克?”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从氢和氧的重量比为1∶8出发 ,可思考得出 :把5 4千克水平均分成9份 ,氢的重量占1份 ,氧的重量占8份。再联系分数的意义 ,可引导学生得出水中含氢的重量占水的重量的 ,…  相似文献   

17.
分数应用题类型多 ,数量关系复杂 ,如何纠正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应找准“病”因 ,重在治“本”。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见错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意义混淆例 1 一只鸡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 56 加上 56千克的和 ,这只鸡重多少 ?错解 :56 56 =1 23(千克 )评析 :把 56 与 56 千克的意义混淆起来。其实 ,题中“56 ”与“56 千克”的意义不一样。“56 ”指鸡重的 56 ,随鸡重量的变化而变化 ;“56 千克”表示具体数量 ,56与 56 千克是不能直接相加的。正确解法 :56 ÷ ( 1 -56 ) =5 (千克 )二、数量与分率…  相似文献   

18.
多向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设想出所有或尽可能多途径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能力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路和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多向性思维能力,我根据学生所学知识,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例如:用50千克花生米可以榨花生油19千克。照这样计算,120千克花生米可以榨花生油多少千克?(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综合学生的解法,有以下七种: 解法一:要求120千克花生米可以榨花生油多少千克,可先求1千克花生米可以榨花生油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19.
李小清 《甘肃教育》2007,(11X):49-49
一、数量与分率的比较学生初学分数应用题时,很难分清什么是数量,什么是分率,再加上审题不仔细,很容易将题做错。例如:一桶油重35千克,第一次用去了3/7,第二次用去3/7要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性强。新的数学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学时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旧知识出发,通过对比类推,发现规律,顺利地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渡,使学生轻松自主地学习数学。做好旧知识的复习铺垫。这是发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实现从旧知到新知迁移的基础。如例 1,学校买来 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教学前,先出示复习题“ 20的是多少?”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明确:该题是把 20看作单位“ 1”,要求的问题占单位“ 1”的,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