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绿色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作文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中的阅读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我们也不妨把这种理想中作文教学称之为“绿色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绿色作文是发展作文、发展生命、发展智慧、发展个性。应该通过教学和评价,引导学生明白:文章是人生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通过习作的练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2.
“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 ,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绿色作文”教学的艺术在性于营造气氛 ,创造心灵的共振 ,拨动心灵的琴弦 ,做好空间的文章 ;“绿色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追求思维的创新 ,提高习作的效率 ,做好时间的文章。“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力求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师生互动零差距 ,作文评价零功利 ,指导优化零损失 ,读写结合零脱节 ,情趣开放零约束。一、情感交流零距离“绿色作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 ,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  相似文献   

3.
孙会莲 《甘肃教育》2008,(12):36-36
绿色乃生命原色。要摒弃矫饰,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真情实感倾注于字里行间,在写作中历练文笔、提高认识、升华灵魂,这就是“绿色”作文的真谛。“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因此,开发学生的“绿色”潜能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绿色作文”概念借用于“绿色食品”,是指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教学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的情思从笔尖自然流淌。“真”、“实”、“趣”是绿色作文的价值追求,即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绿色作文倡导动态开放的教学系统,努力使课堂成为孩子演绎生命的场所,使作文课堂铺陈生命的绿色。绿色作文教学的策略则是:情趣为先,生活为本,个性表达为的。  相似文献   

5.
陈静 《成才之路》2011,(35):85-85
单调的训练手段,狭窄的训练空间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贫困”的深渊,虽说个性作文、绿色作文、生活作文、新概念作文等一些新兴作文教学的出现,给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针”,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作文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绿色,我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淳朴自然的农庄,想到生气勃勃而又郁郁苍苍的农田。那什么是“绿色作文”?“绿色作文”之意即象征春天的作文,是指用优美的文字表现生活艺术的作文。“绿色作文”的本贡是“真”,即摈弃刻意的矫饰,还作文以真实,以自己的手写我的真实思想,写原本我的文章。新课改有许多新的理念,倡导“绿色教育”、“绿色课堂”,“绿色”仿佛是一种理想,一种希望,更意味着是一种价值!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生动而有效地在农村小学这块纯净、肥沃的教学土壤中,  相似文献   

7.
河水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庄稼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空气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大海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可是,作文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其实,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泥淖不能自拔。于是便有了专事章法、诀窍的作文指导,于是便有了“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于是便有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现代八股。总之,师生双方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都在皮相上下功夫。到处充斥着“文字的化妆”(林清玄),何…  相似文献   

8.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审视当今中学作文教学 ,结论必然是 :作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乃至策略必须“让作文向生活延伸”。具体实践 ,首先是要改变作文教学理念 ,再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 ,使作文课堂向生活开放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小学研究性作文是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校教育总目标,结合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提出的作文新概念。在完成研究性作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自主选题、探究、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放飞心灵、自由表达,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作文王国”的“自由天使”。  相似文献   

10.
绿色,乃生命本色。所谓“绿色作文”,是指学生不受世俗的影响和某种固定思维的束缚,根据自己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实际收获,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自主地写出体现自身个性特点的作文。提倡“绿色作文”,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指导思想。那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绿色作文”呢?我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张岩  王涛 《辽宁教育》2006,(7):57-58
习作教学的试金石在于学生习作水平的验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习作教学新方案,现在理论界将这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称为“生态课堂”,而由此生发的促进学生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我们不妨称它为“绿色作文”。我们追求的“绿色作文教学”在于将学生引入生活,将作文融入生活。为了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思维的创新,提高习作的效率,我们注重在“绿色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上下功夫,并突出抓好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作文教学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为此,近年来,我努力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生活作文之探索。具体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目标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提倡"绿色教育"理念。所谓绿色视野下的小学生语文作文习惯的培养是将绿色教育与语文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而现在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水准明显不如城市学校,主要是由于学生视野不开阔,平常对文学的积累不够、教学内容单一化。本文针对农村寄宿小学生,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以绿色视野角度开发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黄光硕语)。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创新作文教学.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作文乐趣?笔者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陈霞 《现代语文》2014,(10):133-134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指导的延伸,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再次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评改的理念。然而在作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只重视学生“落笔”前写的指导,忽视学生“成文”后的推敲与评改,殊不知,这正阻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优化学生作文评改的环节呢?  相似文献   

16.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习惯于教师出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尚且能勉强应付,能力差的就苦不堪言了,“学生怕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症结所在。为了改变教师盲目例题,学生胡乱作文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将合作学习的策略运用到作文教学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式化问题严重,在明显的应试追求下,作文教学往往仅与考试挂钩,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致使学生作文中鲜有自身情感和体验的流露与描写。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剖析,及对我国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归纳,进而在“以人为本”指导下提出了优化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18.
霍淑艳 《考试周刊》2012,(19):41-41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当素质教育在中华大地扎根生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人们的思想中不断扩展的时候,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了一套写作方法,即“作文六步走”——积累、叙述、倾听、记忆、共享、点评。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空泛、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怀特海的过程理论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文章提出“作文教学过程化”的理念,分析了“经验交互的对话过程、再现生活的体验过程、生成资源的动态过程”的特征,最后提出作文教学过程化在于实现“扩展写作思维、再现内容情境、生成教学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一直是语文学科中最使师生感到困惑的。传统的作文评价存在着诸多弊端,笔者认为作文评价从“突出人本化的评价理念”“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活动”“构建激励型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来进行。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