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经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有关资料表明:1966-1976年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4.4元,1978年为138元,2000年为2253元,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后  相似文献   

2.
张建 《科协论坛》2013,(8):21-22
为了改变朝阳地区干旱少雨、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201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投入10亿元资金,在朝阳实施百万亩设施农业攻坚工程,把朝阳设施农业建设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三年奋战,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经达到185万亩,实现了"农民户均一栋棚",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日光温室基地,开启了由"无霜期农业"向"四季农业"转化,农民的增收方式也由不稳定增收转型为持续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近几年,中央更是明显加大了“三衣”工作的力度,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重中之重”、“多予少取放活”、“两个趋向”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一系列重要方针,实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持“三农”政策措施。例如: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农民直接受益451亿元:2005年中央对农民“两减三免”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2004年基础上又增加了251.4亿元。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下,最近两年,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进一步好转,突出反映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建城、强工、兴商、扶农、富民”的要求,打破就农村抓农村、就城镇抓城镇的定势,深入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新跨越。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6元,其中非农收入占76%。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2004年初,我县推行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我作为一名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人员,有幸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两年多来,围绕我县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花椒规范化建园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全力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工作,我认真履行了作为一个科技特派员的神圣职责,进村入户,抓点示范,辛勤工作,任劳任怨,努力把科技导入农村,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以科学规划为起点,布局新镇村;以提高科学素养为根本,培育新农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设新项目;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产学研联合为平台,推广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13,(10):26-26
<正>2013年上半年,内江市林业局继续以惠民、富民、强民为突破口,克服人均林业资源占有量少和冬干春旱、4.20芦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发展民生林业,农民人均从林业获得收入330元,同比增加40元、增长13.8%,预计年底将超过640元,同比增加76元、增长13.5%,林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将由去年的7.6元提高到9元,林业在农民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高。市政府出台了《内江市人民一是发展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清流县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目前全县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0个,注册资金1745.977元,入社社员344人,带动农户7566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是提高农业合作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使农民得到实惠,企业得到便利,产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瑞华 《内江科技》2003,24(5):24-24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内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年平均增长速度12.4%),年均增加额保持相对稳定(121.00元)。要完成2003年内江农民人均增收130.00元的目标,困难较多,阻力较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5个加强"三农"的1号文件。文件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腾冲县饵丝专用稻谷产业化技术开发示范》项目为载体和切入点,保山市科技局认真组织实施腾冲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体现了区域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依靠科技,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建设2667hm2无公害优质饵丝专用米基地,总产饵丝稻谷14000t,按68%出米率计算,年产饵丝米9520t,年产量增加2000t,新增产值396万元,农民增加收入276万元。——支持企业科…  相似文献   

12.
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事关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阐述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现状,分析了其制约因素,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隹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农村科技进步,把星火计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全市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星火科技培训行动,截至目前共举办市、县和基层培训班800余期,受训农民近30万人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920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160亿元,农产品出口创汇8.7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21元。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三农”科技服务网的作用,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经济信息、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务必加强县级乡镇村屯科技信息网的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陈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1,(17):216-216,219
加大力度发展各类农民号业合作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捉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认知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产业化的形成,继而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是强农、富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但依然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制约了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事关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7.
兰为 《内江科技》2003,(1):35-35
四川省资中县把发展山羊生产作为畜牧产业化来实施,走科技兴牧之路,实现了山羊生产数量大幅度增长。2002年1月至11月,全县出栏山羊19.2万只,同比增长17.6%;存栏山羊17.1万只,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增收160元以上。 为使纯农业县的农民走出粮食增产不增收困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随着中央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国“三农“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农业连年丰收,农民连年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勃。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安徽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加之在整个农业生产期间,天气条件总体较好,除去年秋种涝害、春季部分地区风雹灾、秋季局部地区旱灾以外,基本上是风调雨顺.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全省预计年粮食总产达到550亿斤,比去年增产100亿斤,增长23%以上,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作物平均单产655斤,  相似文献   

20.
汪蕙 《华夏星火》2014,(11):28-31
近年来,海南省澄迈县以"商标富农"为切入点,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完善产业组织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精心建设品牌农业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推介,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商标战略 “注册商标前,桥头地瓜的销售价格一斤才0.8元,而现在的价格是8元左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谈起澄迈发展品牌农业的成果,澄迈人无不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