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一种近似的方法,计算高频时趋肤效应对于圆柱导线电阻和电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频率大于1kHz时,导线电阻增大,而电感减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讨论两个电容器并联时的能量损失,证明能量损失仅与两电容器充电电压及电容量有关,与联接导线的电阻、电感无关。  相似文献   

3.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l/S),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4.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l/S),只要测量出金属导线的长度l和它的直径d,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并用伏安法测出金属导线的电阻R,即可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5.
1 直接法 从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入手,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例1.根据电阻的概念,在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B)铁导线的电阻可能比铜导线的电阻大 (C)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粗的电阻一定 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若长度相同,则 细的电阻大 解析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及温度有关,在材料相同不考虑温度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跟横截面积成反比,故应选(B)、(D)。  相似文献   

6.
电学实验中电阻是很重要的物理量,节点电阻对结果的影响,连线电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量技术包括了对电流、电压、电阻、电感、及其他各种电磁量的测量。实验是修正误差的依据,本文针对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导线节点电阻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列举三个典型电路进行探讨论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讨论了在含有电阻、电容、电感导轨电路上导体的运动规律,发现接电阻、电容和电感时导体棒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对于接电阻时,最终导体棒将作匀速直线运动;接电容时,导体棒最终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接电感时,根据电阻的不同,导体棒最终也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8.
1.一维无穷电阻网络例1一根电阻率为常量、粗细均匀的无限长金属导线上有A、B两点,A、B间的一段金属导线的电阻为r,试求当A、B作为端点时.此无限长金属导线的等效电阻R.  相似文献   

9.
做电路连接实验时,连接导线的电阻虽然不大,有时也会对实验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小由于连接导线电阻带来的误差,往往只需改动一、两处导线接线点,就可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这一点,常常不大为人们注意。下面列举几例予以说明。 1.把一只100微安的电流表改装成10安的安培表。设电流表内阻为1000欧,由计算可知,需要跟电流表并联一只约0.01欧的分流电阻。  相似文献   

10.
谭存凤  潘常宪 《广西教育》2010,(36):126-127
本文建立了分流器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分流器电阻以及电感随频率变化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高频条件下,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是增大交流电阻和减小电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电子小设计、小制作,以及维修教学仪器等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手中没有相同值的电子元件的情况.这就需要将我们手中的电阻串并联、电容串并联、电感串并联,以达到我们需要的值.这时候,我们往往是用串并联起来进行计算,考虑怎样利用手中的电子元件来完成制作.在需要电阻串联、电容并联、电感串联时,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所需要的电子元件值.但是,在需要电阻并联、电容串联、电感并联而且这些电子元件的需要值又是带小数的时候,利用公式计算就比较麻烦,作者制作了一个直角坐标尺,可以较快地求出需要的电子元件值.  相似文献   

12.
在直流电路的计算中,经常需要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电路,由于难以直接判断出各电阻间的串联关系,所以要先进行电路变换,画出其等效电路图,才能顺利计算等效电阻。我们知道,电路中任一电阻的连接关系搞错,都会造成整个电路的计算错误。因此,能否正确画出等效电路图,成为电路计算的关键,采用“等电势法”画较复杂电路的等效电路图,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等电势法”的基本原理  在电路中,通常认为导线没有电阻,所以导线上各点的电势相等。同理,由多条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的某一电路区域各点电势也相等,…  相似文献   

13.
电阻R、电感L和电容C是交流电路的三个基本元件。当它们接到圆频率为ω的交流电路上时,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元件对交流电的阻抗分别为R、ωL和 1/ωL。事实上,交流电路大多是电阻、电感和电容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复杂电路,由于交流电压、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这使得整个电路的阻抗、电压、电流的计算就比较复杂。然而,借助于复数运算或矢量图解可以简化这种计算,特别是矢量图解法更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本文将谈谈如何画出交流电路的矢量图以及简单交流电路的矢量图解法。  相似文献   

14.
1改进演示实验的思考 基于学生已经具有“电阻对直流电有阻碍作用”的认识基础,学习电感和电容对直流电的影响时,只须将电阻替换为电感或者将电阻替换为电容进行对比,通过表现的现象认知电感和电容对直流电的影响。同理,学习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时,再把直流电源用交流电源替代进行对比,还是通过表现的现象认知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总之,设定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归纳法。根据教学方法的需要,教学中采取了同一时刻将电阻、电感和电容对电流的影响的现象同时表现出来,并进行对比。达到了实验现象对比度非常鲜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 改进演示实验的思考 基于学生已经具有"电阻对直流电有阻碍作用"的认识基础,学习电感和电容对直流电的影响时,只须将电阻替换为电感或者将电阻替换为电容进行对比,通过表现的现象认知电感和电容对直流电的影响.同理,学习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时,再把直流电源用交流电源替代进行对比,还是通过表现的现象认知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总之,设定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归纳法.根据教学方法的需要,教学中采取了同一时刻将电阻、电感和电容对电流的影响的现象同时表现出来,并进行对比.达到了实验现象对比度非常鲜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整个初中阶段我们所接触的电路,分为实验室电路和家庭电路.这两种电路的本质区别是实际计算时实验室电路可不考虑导线的电阻,而家庭电路必须考虑.随着近几年中考,尤其是竞赛试题的生活化,对家庭电路的电阻的考查已成为竞赛试题中的一大靓点,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如图1,电桥平衡时下式成立 (1)应用合分比原理可进一步得到 (2) 由于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存在,给测量带来很大误差,尤其是测量低电阻时(低电阻用双电桥),误差更大。为了消除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给测量带来的误差,我们利用电桥的多次平衡法测量,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电子小设计、小制作,以及维修教学仪器等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手中没有相同值的电子元件的情况。这就需要将我们手中的电阻串并联、电容串并联、电感串并联,以达到我们需要的值。这时候,我们往往是用串并联起来进行计算,考虑怎样利用手中的电子元件来完成制作。在需要电阻串联、电容并联、电感串联时,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所需要的电子元件值。但是,在需要电阻并联、电容串联、电感并联而且这些电子元件的需要值又是带小数的时候,利用公式计算就比较麻烦,作者制作了一个直角坐标尺,可以较快地求出需要的电子元件值。我们…  相似文献   

19.
在讲授方程组时,可用“三根导线”的故事引入.一个电工发现在地下室控制10层以上房间空调的温度不准,原因是连接地下室和空调器的三根导线的长度不同,因而电阻不同.如何测量这三根导线的电阻呢?用万用表无法量这样长的电线的电阻.这位电工想到了数学:一根一根地测很难,但是将三根导线在高楼上两两连接,然后在地下室测量两根电线的电阻是很容易的.设三根导线的电阻分别是x,y,z,测得的电阻分别是a,b,c,则有方程组:x y=a,y z=b,z x=c!###"###$.解这个方程组,就可知道每根导线的电阻了.用这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方程组,学生便能感受到方程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如何识别电路? 解电路问题的方法是 1.搞清电路结构,对电路进行简化,画出等效电路图. 2.画等效电路时,一般情况下连接导线的电阻为零,因此导线可任意伸长缩短变形,如果电路中有电表,要分析电表电阻对电路是否有影响,如果是理想表时安培表可以用导线代替,伏特表直接拆除,即安培表RA=0,伏特表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