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昆明的方言电视节目入手,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昆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对本土方言电视节目的语言态度进行考察,有利于了解昆明地区人们对方言电视节目中方言的认知倾向,进而探讨方言电视节目对方言文化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方言电视节日看传媒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作为大众文化的方言文本,与具有多功能大众传媒特性的电视“联姻”,各类型的方言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方电视台播放。本文以方言电视节目发展的历史为背景,梳理方言电视节目由开始的兴盛到语言标准化后的沉寂;从市场竞争、电视传播的本土化和分众化、娱乐至上的时代文化精神、消费社会中的新闻认同形式等多个视角剖析这种“联姻”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受众背景和传媒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从传媒生态角度解析方言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媒介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要素:以收视率为指挥棒的媒介环境因素、以地域文化为代表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关注民生的受众环境因素;指出在媒介生态环境中方言电视节目面对的生态失衡风险,进而提出方言电视节目如何有效地调整并适应生态环境各要素,从而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金蕾 《东南传播》2014,(11):91-92
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在当前的电视节目行业发展过程中,方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尤为快速。方言节目由于其更贴近观众的当地文化风俗,节目风格更为生动、活泼,因此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方言节目应该如何基于当前发展的现实基础来提升自己,成为当前方言电视节目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受到越来越多栏目的重视。本文从方言电视节目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了长久以来方言电视节目赖以生存的基础,并对方言电视节目的长久发展的措施以及方向进行了具体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马燕 《新闻爱好者》2010,(10):118-118
近来,方言类电视节目已经在荧屏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深受国内电视观众喜爱、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方言类电视节目也因此成为一些地方频道竞争受众眼球的一张王牌。方言类电视节目形式已从方言相声、小品发展到方言电视剧、方言栏目、方言新闻等多种电视节目类型。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方言是电视传播符号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罗昕  陶丽 《新闻知识》2012,(7):47-48,51
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在中国大陆各省市纷纷兴起。如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文化,以凸显电视节目多样性文化发展,已成为各大电视台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绍兴方言电视节目《师爷说新闻》为例,分析该节目的生存现状,探讨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各大电视台制作方言电视节目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孙玉凤 《新闻知识》2012,(2):104-106
当今,方言版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电视节目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具体表现为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版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武汉媒体方言栏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陈静 《东南传播》2011,(12):147-149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借助方言电视节目,方言和地方文化得以借助电视这一媒介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运用传播学和语言学知识分析了方言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孙米密 《今传媒》2012,(6):91-94
"大嘴咥西安"这一方言电视节目深受西安群众的欢迎。以方言为电视语言对白,宣传、介绍了陕菜、西安小吃以至陕西地方饮食烹饪文化,显示了方言电视节目贴近地域观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传承着陕西这块地方"雅言"中的文化源流,同时也彰显着方言电视节目的固有价值。但是现在方言电视节目的播出有诸多限制,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方言电视节目横空出世,吸引了大量本地受众的注意力,引发了空前的收视热情,把电视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方言电视节目在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今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由沿海扩散到内地,  相似文献   

11.
方言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兴的运用方言播报的电视节目样式,这一节目形式在不同的地方电视台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但是方言电视节目一直以来也颇受争议。使用方言播报的电视节目一直以来广受受众的欢迎,但是方言播报在受到受众肯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及隐患。本文主要就方言电视节目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方言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为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缪言 《传媒观察》2012,(6):34-35
方言电视节目是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方言电视节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发展至今已进入相对稳定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方言电视节目呈现许多新异的传播特性,也暴露出收视率增长后劲不足、观众审美疲劳等弱点;本文通过"苏州电视现象"中多个方言电视节目的对比解析,总结出兼顾受众的广泛性、贴近性、娱乐化、平民视角、互动性等是使方言电视节目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魏刚 《今传媒》2014,(7):133-134
如今,方言节目俨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极具特色的个性播报使得地域文化不断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更加细节化的表现形式。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使得它的弊端慢慢显现。本文以方言节目为例,对方言播报这种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郑云 《新闻采编》2009,(3):27-28
当人们厌倦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节目之后,方言版电视节目的崛起顿时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用方言播报电视新闻、方言版家庭系列情景剧、方言电视小品节目、方言电视综艺节目、方言电视剧与配音电视剧等等不一而足。作为一种原生态的电视文化节目形式,方言版的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类型日趋多样化。这种基于本地方言特色,蕴涵当地文化习俗,节目风格生动活泼、娱乐搞笑,让观众轻轻松松获得愉悦,是方言节目所以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5.
李东 《新闻界》2012,(3):23-26
方言类电视节目从出现之日起就引起业界人士广泛争议,虽然各类方言节目经历过兴旺与萧条,但因其独具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人文环境的浓郁特色,因其轻松幽默的节目风格,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尽管存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依然成为电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点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通过对方言电视节目的媒介生态环境分析,揭示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生态失衡的风险,进而提出方言电视节目如何有效地调整自身所处环境,并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方言电视节目是目前电视节目的一大特色,本文从语言学视角出发,分析方言电视的语言学特色,探讨方言节目中新老方言的选取、对普通话推广的影响等问题,指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方言电视节目最近几年逐渐开始活跃在各地方电视台的屏幕上,成为地方台差异化竞争的又一优势。在"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大背景下,留一席之地给方言节目,是各地方电视台吸引收视的需要,也是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最近这几年,电视方言节目陆续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地面频道纷纷上马,成为了现在各地电视节目中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而方言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应运而生了,由于方言节目的备受欢迎,也使得方言节目主持人成为当地炙手可热的明星主持人。  相似文献   

20.
陈雪 《新闻界》2007,(3):80-80,96
方言电视栏目是中国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它用地道的方言展现着受众周围的日常生活,它是媒体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索本土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尝试,它也使得以普通话栏目为主体的电视行业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然而,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思考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