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假设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本文就“运用假设法,巧解数学题”谈点体会。一、运用假设法。巧解抽象文字题例如:“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2/5。那么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道题难在条件中的两个分率的单位“1”不统一,且两个分率的对应量也未知,运用假设法可顺利化难为易。假设甲数的3/4和乙数的2/5都等于1,则甲数是:1÷3/4=4/3,乙数是:1÷2/5=5/2。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小字数字第十一册分数应用题配套练习中有这样一组题:(1)甲数是乙数的3/5,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比甲数多它的()/(),甲数比乙数少它的()/()。(2)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它的2/5,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它的()/()。学生对将标准量看作单位“1”的解答方法不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听课中,教师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 甲乙两数的比是3:4,乙数减甲数得10.5,乙数是多少?(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04页) 绝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画图: 先求出:甲乙两数的对应分率分别是3/7与4/7。然后求出:10.5的对应分率是4/7-3/7=1/7  相似文献   

4.
分数应用题中类似“甲数比乙数多1/5,则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的题,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在解答时常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难以顺利解答。教学中我运用设“1”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收到良好效果。例1.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方法:已知条件是“甲数是乙数的4/5”。乙数是单位“1”,这时设乙数为“1”。根据甲数是乙数的4/5,得出甲数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一次评讲试卷时,出现这样一道判断题:如果甲数的3/4和乙数的5/6同样大,那么甲数大于乙数。在评讲时我这样说:我们已经学过分数应用题,占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在这道题中,甲数的3/4,甲数是单位“1”的量,列式是甲数× 3/4。乙数的5/6,乙数是单位“1”的量,列式是乙数×5/6。题目中说甲数的 3/4和乙数的5/6同样大,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等式,甲数×3/4 =乙数× 5/6,接下来怎样比较两数的大小呢?同学们很快四人一组,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接着小手一个个举起来,看着教室里举起越来越多的手,微笑早已爬上我的嘴角,我让学…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路。 我在教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一题多解。 如:甲数是乙数的3/7,如果设甲数为“1”,则乙数是甲数的3/7倍。所以除法应用题变换“1”的量后,即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 例:小营村有棉田648公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5,全村耕地面积是多少公亩? 解法一:648÷3/5=1080(公亩) 解法二:设小营村有棉田为“1”,则全  相似文献   

7.
分数应用题与整数应用题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分数定义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出发,可将一类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转化为整数应用题,而用整数乘、除的方法来进行解答。举例如下: 例1:甲数是乙数的3/4。甲数是120,乙数是多少? 解题思路:“甲数是乙数的3/4”,可把甲数看作3份,乙数看作4份。又,甲数是120,相对应3份,  相似文献   

8.
<正>在乘法、除法文字题或应用题中,要注意区分“倍数”。【例1】甲数是6,乙数是甲数的5倍。乙数是多少?【分析与解】这道题里,一个数是已知的,“倍数”是已知的(已知“乙数是甲数的5倍”);要求的是另一个数(乙数)。求“乙数是多少”,也就是求“5个6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解答为:6×5=30答:乙数是30。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在学到分数、百分数的除法中的分率、百分率时,有一个问题往往弄不清,那就是:甲数比乙数多几(百)分之几,并不等于乙数比甲数少儿(百)分之几。因为在这以前学的都是“如果甲数比乙数多几,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几”这个概念对后者产生了负迁移,所以他们对分率、百分率的概念模糊不清。针对这个问题,我在一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中,专门设计了一些这类习题,引导他们抓住整体“1”这个关键,去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学习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对解“甲数的4/5是乙数的3/4,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题感到棘手。尽管教师反复讲解,画图分析,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学了比和比例后,我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6比8少几分之几?号题一:8比6题二:。,、.,,、30只汤IJ二卜.,二~, 奋18比6多几分之几?题三:甲数比乙数多粤, 0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题四:甲数比乙数少粤 O乙数比甲数多儿分之儿? 解这一类题时,通常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大数一小数)*标准量=几分之几。(大数一小数)标准量(大数) 移打名+几解一:,.’8一6_会_1 6 63解一‘’一6,*8=,令卜佘奋解二:“5一6’+6二”令6二普二会8一66+2一迁一。解二:,.’ 显然,在解题三、题四时,上述方法是难以直接得出结果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假定法假设出标准量,再求出比较量,方能用上述方法求出答案。 能…  相似文献   

12.
一、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一)分数基本应用题的教学1.求—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准“标准数”,标准数在小学数学中已出现两次:一是在相差关系应用题中,“甲数比乙数少几”,乙数是标准数;二是在倍数关系应用题中,“甲数是乙数的几倍”,乙数是标准数。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常出现的错误,多由认错标准数引起。因此,教学时除从分数的意义出发,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出“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相似文献   

13.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这是小学生较难掌握的一类分数文字题。难就难在甲乙两数都没有一个给定的值。这类分数文字题,我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通过习题,提出问题。 ①5比3多几?3比5少几? ②5比3多几分之几?3比5少几分之几? ③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比甲数少(或多)几分之几? ①②题不难解答,第③题部分学生束手无策,部分学生的答案是:甲数比乙数多(或少)3/5,乙数就比甲数少(或多)3/5。错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加强画图、识图训练,指导学生用图示方法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方法。如比:“甲数与乙数相差9,甲数的1/6与乙数的1/4相等。甲数与乙数各是多少?”通过分析,可以画出右面的四种图形: 图(1)是相交关  相似文献   

15.
已知甲乙两数之差(或和),甲数的一部分等于乙数的某一部分,求乙数是多少?对此类应用题采用“掌握类型特点,抓住解题关键,反复对比训练,找出变化规律,归本还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此类应用题剖析如下:1.甲乙两数之差是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求乙数是多少?2.甲乙两箱苹果共重55斤,甲箱卖出它的,乙箱卖出它的后,则两箱苹果剩下的重量相等。求乙箱原有苹果多少斤?此类题的类型特点是:甲、乙两数各自为单位“1”,数量相等的部分对应分率不同。解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及其对应分率。例1:分析:…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有这样一道试题:甲数是6,比乙数多1/6,乙数是多少?老师的本意是想通过这道题考一考学生的分数知识和运算能力,然而学生的答案却有两种:一是乙数等于6÷(1+(1/6));一是乙数等于6-(1/6)。这两个  相似文献   

17.
假设法是将题中的未知条件假设为一个已知条件,与其他条件相配合,经推算从中找到解题途径,最终求出结果的一种解题方法。有些应用题用常规方法解,很难找到解题方法,而用假设法,就能很快获解。 [例1] 已知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4/5。求甲乙两数的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中,有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里,存在着正反比例的数量关系,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这些应用题,比较简捷易懂。掌握其解法,无疑多了一把打开这类较复杂应用题的钥匙。 [例1] 加工一批零件,甲独作需3天完成,乙独作需4天完成。二人同时加工,到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作24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解: (1)合作时间:1÷(1/3 1/4)=1÷1/12=1 5/7(天) (2)零件总数: 这道题里存在着正比例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解答。合作时间一定,两人加工的工作量和效率成正比例。甲乙二人的工作效率的比是1/3:1/4=4:3,工作量的比也是4:3。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铺垫,疏理沟通1.填空.(集体讨论后指名回答)(1)甲数是乙数的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3,甲数是乙数的( )倍.(3)甲数是乙数的25%,甲乙两数的比是( ),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2.根据“甲,乙两数的比是3:7”,在空格里填上分数.(1)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2)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乙数占两数和的( ).(3)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相似文献   

20.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2 1/2倍,乙数相当于甲数的几分之几? 用假设法解:把乙数看作“2”,那么甲数就是:2×2 1/2=5,这样乙数相当于甲数的2÷5=2/5。(五分之二)。反过来,如果知道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同理求得甲数是乙数的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