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育界沸沸扬扬的“教案官司”长达两年,历经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二审审理的艰难历程,最后尘埃落定,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语文教师高丽娅要求学校退还其教案的诉讼请求被驳回。许多学校及其管理人员因此以“教案官司”为由,认为教案所有权及其著作权均属于学校,并强行要求教师上缴教案。作为法律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澄清本案引起的法律误解。  相似文献   

2.
到基层调研,常常有教师拿着教案追问,“我写的教案被学校认定为不合规范,但我下功夫很多,你给看看,是不是好教案?”“难道只有长篇累牍的教案才是好教案?”“我的教案设计都被学术刊物发表了,学校却认为不合格,你给评评理。”“教无定法,教案为何要整齐划一?”好教案到底有没莘稀示准?标准是什么?弄清好教案的标准,才有利于解决教案写作与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俊 《教书育人》2006,(3):20-22
案例 2002年,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的高丽娅老师将一纸诉状递交到了法院,要求学校归还自己的44本教案。高丽娅老师首先以“对教案的所有权”为诉求.从法院一审、二审和终审判决,到经检察机关抗诉后启动重审程序,在这宗全国首例“教案”官司中,她已经落败了4次。随后,心有不服的高丽娅老师改变诉由,以主张“教案著作权”为由,第五次走进了法院,誓要讨回“公道”。  相似文献   

4.
教育界沸沸扬扬的“教案官司”长达两年,历经上诉、发回重审、再上诉、二审审理的艰难历程,最后尘埃落定,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语文教师高丽娅要求学校退还其教案的诉讼请求被驳回。许多学校及其管理人员因此以“教案官司”为由,认为教案所有权及其著作权均属于学校,并强行要求教师上缴教案。作为法律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澄清本案引起的法律误解。高丽娅诉讼请求是要求学校返还她上交给学校检查的特定教案(本),而并非是教案的著作权,作为教案著作权载体的教案(本)的所有权应该是谁?众所周知,教案(本)是学校发给教师备课用的教学工具,尽管其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应该说各学校在开展教案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教案的“工整”、“统一”、“实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如何鼓励教师充分张扬个性,创新教案却做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多注意形式的统一而忽略了内容的个性化;二是教师个体缺乏探索个性化教案的主动性。教案非要一个“模式”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单从形式上来讲,的确没有错误。学校以评比的方式对教师的教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应该肯定。但在形式上不应过分“格式化”,退一步讲,有个格式也可以,但绝对不能过于细化,否则所有的教案从形式…  相似文献   

6.
教案漫谈     
在教学管理中,“狠抓常规”几乎是每所学校的基本管理原则,年年写教案,年年查教案。当我一本本翻看完以后,不禁对多数千篇一律的教案书写方式,又一次产生了质疑,同时也为有些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意识的觉醒感到些许欣慰。从70%的教案中不难看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付出的无为劳动,以及为应付检查而一贯采取的被动,无奈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应该说各学校在开展教案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教案的“工整”、“统一”、“实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如何鼓励教师充分张扬个性,创新教案却做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多注意形式的统一而忽略了内容的个性化;二是教师个体缺乏探索个性化教案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广西教育》2015,(8):30
教案是证明教师备课“足迹”的文字材料。一名老师说,许多地方中小学教师每年都要准备一本有别于往年的教案,由学校教导处检查教师教案的完成情况。很多学校硬性要求老师手抄教案,记入年终考核并与奖金挂钩。于是,临近期末,一些帮老师“代抄教案”的广告开始频现网络,8000字的教案要价至少600元。(2014年12月12日《贵阳晚报》)  相似文献   

9.
教案是教师授课前准备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工作方案,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如何提高教案的实效性?如何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编写教案?如何以教案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经验为例,提出人性化管理与执行力结合,破解教案改革难题。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自我诊断与改造“六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与改造过程大致包括六个核心步骤,前三个步骤揭示了学校“实际运行中的组织”,第四步描述“理想中的组织”第五,六两步构建出“自主选择的,可实际运行的新组织。”  相似文献   

11.
教案检查,是很多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与形式。然而在实践中,它未能产生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湖南教育》曾刊发一组文章,就教案检查进行讨论。有的教师直陈“教案检查的负面影响”[1],有的教师呼吁“教案检查当休”[2];检查者也慨叹“教案检查:不得已而为之”,“检查老师的教案……吃力不讨好”[3]。时至今日,教案检查仍是多数学校一项令一线教师反感的教学管理常规。教案检查为何会处于尴尬境地?为什么会在实践中陷入令人反感与无奈的窠臼?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备课的理解存在失误,对教案的功能定位存在偏差。追问一:备课同于写教…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去一所学校参观教师的教案展览,发现教师的教案一本比一本厚,一本比一本装潢得漂亮,外行人看了,确有“美不胜收”之感。翻开教案,有学校检查教案的记录,非常醒目,其中“书写认真、备课详细、步骤齐全”很是打人。但是,我却有疑惑:许  相似文献   

13.
教师写教案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制约着教学过程,影响着教学效果。如何使教案适应当前的教改理念,真正落实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张扬教师个性,走“实用”之路。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研究课题,曾对不同学校(市、区、乡)、不同教龄的教师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14.
代保民 《教书育人》2008,(10):16-17
此文所言“抄教案”,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一些名家教案的全盘“复制”或“粘贴”。笔者刚当教师时,就在一些刊物上看到了对“抄教案”的声讨,转瞬过了近25年,可为什么“抄教案”之风并没有减弱?为什么教师还“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就要备课和书写教案。可是,执教几十年,写惯了教案的我,现在按照学校要求写“学案”,冷不丁的还真有点不适应,因为“教案”与“学案”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差别和改变,而是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快开学了,学校又要检查教案了。教案其实不难对付,因为,我们发有两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案,其中一套还是素质教育教案。但是,检查教案的事还是让很多老师感到痛苦——为了应付“查”,自己必须“抄”,因为抄得省心又规范。而抄来抄去,时间不少用,可对教学的作用不大。尤其是语文,因为教案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审理中的重庆市小学女教师高丽娅的“教案”官司,给法学界、教育界出了一道难题:教师的教案是归学校所有,还是归教师个人所有?由于没有“标准”答案,这桩官司近一年来多次开庭,至今没有结果。在从教的十余年间,高老师每年都按照学校要求将自己写的教案交给学校,前后共计48本。2002年4月,因撰写论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制作电子教案是救师日常教学工作之一。典型教案大都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过程等固定标题和相关样式。“模板”和“样式”可实现教案的规范化,从而使同一学校、教研组或教师的同类文档具有相同风格,提高工作效率,而“格式”等功能可使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实现教案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在局团委组织的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我有幸拜读了油田中等职业学校及高校部分教师书写的教案。在与几位教师座谈时,他们流露出书写教案的烦恼,认为现在书写教案太占时间,太累人,而作用却不太明显。本人在几年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体会,应该把教师从书写教案中解脱出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书写教案主要是为了评比,过分注重教案的外部“形象”,而忽略其本身的作用——实用。出现了许多学校过分注重教师的书写认真不认真、美观不美观、项目全不全、书写的多不多的问题,而忽略了教案的实际用途。由于教学管理层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9期张梅、张李顺的《教案检查该“叫停”》一文(以下简称张文),觉得“叫停”教案检查的理由并不充分。张文的理由之一是,目前教案检查的诊断功能弱化,评价功能凸显,而且评价多以教案书写工整、规范等表面化和形式化的东西为标准。我认为,这是教案检查工作不到位的结果,不能作为“叫停”教案检查的理由。因为工作不到位而舍弃工作本身,不是因噎废食吗?张文的理由之二是,学校领导因为时间、精力、专业背景等关系,无法对教案内容进行精心检查。我认为,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案是备课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