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今天的中国在发展壮大中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因而,1861-1865年美国迫不得已通过南北战争的形式粉碎了南部同盟的分裂叛乱。今天我们把不同历史时期中美统一中面临的相似问题进行比较,并对美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进行研究,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创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中,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破天荒的解决办法 “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的迫切要求和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曾经这样指出:统一问题“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见学习出版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80页)。不仅如此,邓小平同志在谈及祖国统一时进一步强调,统一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相似文献   

3.
试论西方列强分裂中国的阴谋陆家希,王风君,罗瑜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前赴后继、为维护国家统一与西方列强斗争的历史。经过将近110年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把西方列强赶出了中国大陆,实现了除港、澳、台外的祖国统一。然而,西方列强...  相似文献   

4.
祖国统一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愿望,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创建了现代中国统一体制,在实现港澳回归和争取解决台湾问题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中国统一的理论和政策。历史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统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扬中华民族全民族的爱国积极性,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完成。  相似文献   

5.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我国人民面临的中心任务是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振兴中华,必须实现统一。今天,“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已成为一切炎黄子孙、海内外同胞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人们期待着祖国统一强大,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名实相符的与其国际地位相称的富强国家,使每一个中国人民在世界各民族中成为值得自豪的一员。  相似文献   

6.
完成祖国统二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实现和平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出了“和平解放”的思想,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分裂和统一.在中外历史上不胜枚举。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统一总是与国家兴盛相伴,分裂总是与国家衰落同在。历史上的兴衰固然有许多原因.但是.统一是国家兴盛的前提条件.分裂往往造成国家的衰落,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细心地研究各时期各国家造成分裂的原因.对于今天我们更好的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祖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了密切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尽管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各族人民对安定统一、和平往来、互相依存的愿望,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我国民族关系的这些史实是客观存在的,只  相似文献   

9.
吴洁 《初中生辅导》2023,(Z4):91-93
<正>中国古代史是一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史,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若干次分裂的局面,但都是短暂的,最后总是归于统一。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主要纽带有:国家的长期统一;各民族相依并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经历了分裂,但在分裂中又酝酿着新的统一,同时这一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进一步加强,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中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实现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历史愿望。邓小平顺应时代潮流,逐步形成了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也是历史的责任。在祖国统一大业中,香港是第一站,后面还有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但香港回归的过程已充分显示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于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解决台湾问题,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邓上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指出:“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而“一国两制”作为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德中两国二战后其领土被分裂为两部分。由于被分裂的原因不同 ,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不同 ,制定的统一政策不同 ,最终形成了“两德模式”与“一国两制”。“两德模式”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一国两制”才是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是自新中国成立起各族人民都一直关心的问题。几十年来,台湾与大陆一海之隔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人民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一直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切肤之痛。尽快结束这种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是十二亿大陆人民和二千万台湾同胞的心愿,是民...  相似文献   

14.
《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法律,它体现了维护台湾人民的福祉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台湾民意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台湾人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力量。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争取台湾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冼夫人的历史功绩在于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融合。冼夫人文化流传很广 ,其精华就在于坚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今天 ,我国处于祖国统一的重要时期 ,应积极宣传冼夫人文化中的这一精华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6.
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宏毅今年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细读这一讲话,体会最深的一点是祖国必须统一,统一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整个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重要保证。讲话指...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举世瞩目的盛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进一步解决澳门问题树立了榜样,也将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今,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值此之际,我们不能不怀念孙中山——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心愿,是中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孙中山先生正是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如果追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我们就…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有过短暂的分裂,但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的主旋律。一、中国古代分裂与统一的关系"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精辟概括了中国古代分裂与统一的关系,具体理解为:  相似文献   

19.
李登辉经过精心谋划,于1999年7月9日公然抛出了“两国论”,这是他分裂祖国、抗拒祖国统一、推进台湾独立的政治本质的暴露。李登辉的“两国论”与历史事实相悖,于法理不容。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李登辉的分裂企图最终只能为历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相似文献   

20.
反对、遏制分裂国家的不法行为,包括运用法律武器打击分裂势力的猖獗活动,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国家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恰恰就是一部这样的法律,它体现了国家意志,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