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例放学了,家长们都来接自己的孩子。天天站在一旁,迟迟不肯跟妈妈回去,眼睛看着另外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玩具。原来他很想玩那个玩具,希望能把他的玩具借回家,再多玩一会儿。父母不当的做法妈妈丝毫没有察觉到孩子的眼神:“有什么事吗?”天天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妈妈。妈妈说  相似文献   

2.
采访人:您觉得您的孩子升入中学以后的变化大吗? 受访人:记得在孩子10岁那年,我和他妈妈去上海打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嘘寒问暖,要他好好学习,孩子也挺懂事的,没什么问题,没事也会打电话给我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过了年把,我们打工忙,打电话就少了,孩子给我们打电话也少了,再后来我们感觉孩子好像变了,性格有点孤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说他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太一样,不爱学习了。当时我和他妈心里很难受,感觉很凄凉,我们父母打工到底为了啥啊?去年升入中学后,孩子不一样了,他每周定期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讲他学校的事,说班主任对他们很好,学校也很关心他们,还对我们说“辛苦了”,自己上初中了,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那晚孩子跟我们说这话的时候,他妈妈都哭了。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别把"回家反省"当成摇钱树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由于犯了点小错误而"回家反省"了一天。他怕孩子继续停课反省,跟不上功课,因为我认识那个班主任,就让我跟班主任通融通融,结果班主任没有给我"面子"。孩子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爱源于感动班主任工作的真谛是什么?是博大无私的爱,这种爱寄托着未来,孕育着腾飞的希望;这种爱使生命焕发出神奇异彩。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几年前我接了一个班,这个班学生的学情很复杂,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还有智力不健全的朱同学,他对人情世故的理解比同龄的孩子差,经常与周围的同学发生冲突。打起人来不计后果,我经常想给他个下马威,结果都失败了。有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说感谢我,我一头雾水,再细问才知道今天我批作业时,为了不让他影响别人,我让他帮我看着谁说话了,结果他回家就特别高兴,告诉妈妈  相似文献   

5.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6.
赵莉莉 《家长》2011,(Z1):57
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和学习,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开学后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和学习,他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开学已经一周了,儿子小明还跟假期一样,晚上不睡,早晨不起。早上要他妈妈叫很多遍才起床,他妈妈还得跟在他屁股后面帮他整理书包,如果让小明自己收拾,他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下  相似文献   

7.
不想回家     
周五下午照例又是幼儿自由选择玩具活动的时间。他们有的在拼图 ,有的在插塑 ,玩得十分投入。由于是周末 ,不少家长都陆续接走了自己的孩子。“龙龙 ,妈妈来接你了!”“老师 ,我不想回家。”“为什么?”我有些不明白 ,要知道平常他总盼着妈妈第一个来接呀!“老师 ,玩具我还没玩够呢。平常我们要识字、学画画 ,没时间玩 ,只有周五才可以玩个痛快!妈妈一接我回去 ,就让我没完没了地练琴、听英语 ,双休日好去上课。一点意思都没有。”“你这孩子 ,真不懂事 ,妈妈还不是为你好 ,将来有个出息!”龙龙最后还是不情愿地跟妈妈走了。龙龙的一番…  相似文献   

8.
晏红 《家庭教育》2008,(11):26-27
鸣鸣15岁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妈妈的烦恼也增加了。妈妈说这孩子越长大越冷漠,小时候跟自己无话不说,现在,孩子的话越来越少,问一句答一句,问多了还不耐烦,可是同学一来电话,他有说有笑能聊上一个小时。更让妈妈伤心的是,儿子知道关心自己却不关心父母。有一次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儿子饿了自己出去买了吃的,还在外面玩了很长时间,回家之后既不问妈妈的身体怎么样,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做母亲的都知道,孩子跟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在自己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  相似文献   

10.
聪聪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可喜欢妈妈啦,每到快放学的时候,他总是伸头望着窗外,盼着妈妈来接他。咦!今天怎么啦,聪聪的头老是低着,一句话儿也不讲,妈妈来接,他也不愿意回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老师刚宣布了六一儿童节绘画比赛的结果。班里的明明、琪琪、乐乐都获了奖,聪聪也参加了比赛,可什么奖也没得到。比赛前,聪聪天天起早贪黑地在家练习,不知道画了多少张画,才选了一幅自己满意的参加比赛,还得意地告诉妈妈:“这次我一定能拿一张大大的奖状回家!”可现在呢,聪聪别提有多难过了。  相似文献   

11.
张博涵  王艳 《早期教育》2000,(10):17-17
聪聪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可喜欢妈妈啦,每到快放学的时候,他总是伸头望着窗外,盼着妈妈来接他。咦!今天怎么啦,聪聪的头老是低着,一句话儿也不讲,妈妈来接,他也不愿意回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老师刚宣布了六一儿童节绘画比赛的结果。班里的明明、琪琪、乐乐都获了奖,聪聪也参加了比赛,可什么奖也没得到。比赛前,聪聪天天起早贪黑地在家练习,不知道画了多少张画,才选了一幅自己满意的参加比赛,还得意地告诉妈妈:“这次我一定能拿一张大大的奖状回家!”可现在呢,聪聪别提有多难过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 ,许多完整的家庭解体 ,许多幼儿要面对父母的选择 ,要失去一方的关爱。我园中班有一名幼儿叫席×× ,其父母离婚后 ,他判给父亲 ,他的父亲不准他跟母亲来往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被母亲悄悄地接走 ,第二个星期一下午到幼儿园接幼儿时 ,父母都没有来接 ,本班老师打电话通知他父亲 ,他的父亲来接孩子时 ,得知孩子感冒了 ,非常生气 ,对老师 :“我不接他 ,你们老师叫他妈妈来接。”甩手就准备离开 ,席××看见父亲来接时 ,边哭边喊 :“不跟他走 ,我要妈妈。”最后 ,在老师的劝说下 ,这名幼儿哭着被他父亲抱走了。看到这一幕 ,…  相似文献   

13.
伤心的陈陈     
离园时,平时看见妈妈就忍不住欢呼雀跃的陈陈,今天却嚷着:“我要爸爸接!”怎么也不肯跟妈妈回家。我走过去,奇怪地问:“陈陈今天怎么了?”他低着头一副委屈的样子。 原来,陈陈昨天回家后,一直躲在卧室里。妈妈叫他吃饭时,等了一会儿他才开门。看见他两只手藏在身后,并神秘兮兮地瞅着门后面,他妈妈感到很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沟通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最近我在整理网上电子邮件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两年前与一位学生家长的“电邮”沟通。那时候我们沟通内容涉及至的小主人公刚上小学二年级,他的妈妈工作特别繁忙,孩子住宿在学校,每周末回家,就是这样孩子的妈妈仍然不能保证每周来学校,及时与老师沟通有关孩子的情况。于是,我和这个学生的妈妈有了特殊的约定,每周通过电子信箱相互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位妈妈每次发来的邮件,都会在给我写信的同时,也给孩子写一封信。我还记得当时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妈妈信中有些字他还不认识,我就把妈妈的来信读给他听,  相似文献   

15.
杨征 《辽宁教育》2013,(2X):83-83
<正>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林立峰的孩子。他特别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他会经常无意识地在课堂上撕纸,每节下课我都要到他那里打扫卫生,因为他的周围肯定会有碎纸和杂乱无章的学习用具。时间一长,同学和各科老师都意识到他这个"毛病"了。另外,每天晚上回家,他都要在妈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每周末妈妈都要陪他去补课,家长和孩子的压力都比较大。可以说,他是我班学得最多的孩子,每次他错一个字,妈  相似文献   

16.
我家二小子自小性格内向,不愿多跟人说话,常愿意自己玩。他有一个爱好,愿意画画,捏泥人儿。看了电影《七品芝麻官》后,就用泥巴捏个小县官,看了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官》,就捏出个孙悟空。虽然不是那么逼真,却还挺像那么回事。我们常称赞他伶俐,邻居们也常夸奖他。上小学以后。放学回家他还是经常画画捏捏。孩子的妈妈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只想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所以,看到儿子  相似文献   

17.
在和家长的交谈中,常有家长反映说他的孩子又说谎了。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说谎的是孩子,根子却在家长身上。 星期五,明明的妈妈休息。明明想留在家里玩。妈妈不同意,就答应明明说中午去幼儿园接他回家吃饭。幼儿园开饭了,妈妈还没有来。明明哭着告诉老师说妈妈是“骗人精”。那一天,直到很晚妈妈才来接明明。见到妈妈,明明撅着  相似文献   

18.
放学     
动物幼儿园放学了,小动物们都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接他们回家。袋鼠奶奶来了,小袋鼠坐在奶奶的袋里,像坐汽车一样走了;山羊爷爷来了,小山羊跟着爷爷回家去,他一边走一边听爷爷讲故事;兔妈妈也来了,小兔子跟在妈妈后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去;长颈鹿爸爸来了,小长颈鹿骑在爸爸背上,高兴地喊:“你们看我,多高啊!”公鸡爸爸来  相似文献   

19.
问:五岁的小美,经常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不知道是真是假。比如,她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就说肚子痛,要妈妈来接她回家。她不想练习拍皮球,就说自己腿痛、手痛。不想睡觉,就说自己头痛,要妈妈陪着、抱着。妈妈觉得很为难,又不能骂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当然,有时是真的,她确实生病了, 但有时就不是了。该怎么对待这样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20.
朋友说孩子最近有"社交恐惧",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他女儿晚上总和邻居几个伙伴在院子里玩,看上去很开心.但有天回家后,她悄悄告诉妈妈,其实她经常不高兴,因为小伙伴总让她干这干那,越来越不想跟他们玩了. 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矛盾:肢体冲突、抢占玩具、拒绝合作、争夺输赢……其实,这是因为自我意识开始悄悄萌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